第111章 去龍虎山和茅山

字數:4583   加入書籤

A+A-


    吳邪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後,看著周可留下來讓自己幫助她煉製魔道至寶“血神鑒”的材料,還有煉製的方法。
    他不由是陷入一陣沉默之中。
    心中不由開口說道。
    “也不知道,答應幫助她煉製“血神鑒”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
    隨即,吳邪把材料給收集了起來。
    他答應周可的事情,肯定是說到做到。
    至於,在煉製的時候留下什麽後手?
    這一點,吳邪是想都沒有想過,他不過隻是一位元嬰境界的修士。
    而周可可是一位化神境界強者,一位不知道活了多久的老怪物。
    他不覺得自己能夠在對方的眼皮底下,百分之百的可以隱藏起來。
    隨即,吳邪直接離開自己的住處,他要準備去“龍虎山”的“正一教”。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貴溪上清鎮,道教正一派的祖庭。
    從東漢時期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在龍虎山煉“九天神丹”後。
    張氏子孫就在龍虎山開建正一派,是我國一姓嗣教時間最長的宗派,承襲了六十三代,曆經一千九百多年。
    曆朝曆代,“龍虎山”所有帝王欽封的國教,曆代天師也是被稱為“國師”。
    比如,元朝的時候,“龍虎山”天師就被元世祖忽必烈官封一品(相當於宰相官職。
    而這天師府的天師也是被稱為“龍虎山中宰相家”。
    這天師府從第四代天師開始,張氏一族的生活起居之地,還有祀神之處。
    “天師府”原稱也叫“真仙觀”,是建在龍虎山腳下。
    當年宋徽宗趙佶賜予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的私宅,可想而知“天師府”在曆朝曆代皇帝眼中的重要性。
    哪怕是現在,“龍虎山”的地位也是不低。
    雖然,六十年代“天師府”也是遭受過洗禮。
    但某些東西還是保存了下來,但也有不少東西被送到對岸去了。
    一個小時後。
    吳邪出現在了龍虎山的“天師府”祖庭之中。
    不過,他並沒有驚動其他人。
    來到藏經閣,吳邪直接使用自己的神識開始查探起來。
    一時間。
    整個藏經閣之中收藏的道家經書,還有一些法器,全部都在吳邪神識的查探之中。
    片刻後。
    吳邪就離開藏經閣。
    因為,這裏麵並沒有他想要東西。
    於是,他又來到供奉三清的大殿之中。
    使用神識一掃,他發現這三清大殿之中三清神像下麵,都藏有寶物。
    太清聖人老子的神像下麵,有一個紫檀木盒,盒子裏麵裝的東西是一本修煉功法“天師錄”。
    可以修煉到金仙境界的功法,比起吳邪修煉的功法,“上清大洞真經”品級都要高。
    玉清神像的下麵隱藏的乃是一方玉印,上麵寫著玉清神印。
    品級乃是極品道器級別,乃是使用昆侖玉髓煉製而成。
    極品道器放在如今,也是可以成為一方鎮派至寶的存在。
    而在上清神像下麵鎮壓的乃是“天師一派”另一道傳承“降魔陣圖”。
    裏麵記載了一百零八種降妖除魔的陣法,還記載各種陣法煉製和材料。
    不過,這直接是便宜吳邪了。
    不知不覺他就把這三件寶物全部都給收了起來。
    隨即,吳邪找到“天師一脈”現任掌教。
    沒錯是掌教,不是天師。
    因為,正一天師一派在六十三代之後,再無天師。
    不多時,吳邪找到現任掌教。
    吳邪直接使用攝魂的手段,開始查探對方的記憶。
    結果,吳邪從對方的記憶之中查看到,六十三代天師把很多寶物全部都帶到對麵去了。
    其中,就有正一派收藏的丹方。
    於是,吳邪從龍虎山離開,朝著茅山所在的方向飛去。
    茅山所在的城市在江蘇省。
    不過,茅山有兩座。
    一座在長江以南,稱南茅山。
    另一座在長江北岸的興化市,叫北茅山。
    不過,北茅山為三茅真君初煉道之地。
    早在西漢景帝時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稱為茅山。
    後來他們受請往江南句曲山,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但北茅山為茅山祖庭,南茅山是三茅真人行醫救人後,留在江南句容,才有南茅山一說。
    當時,江南句容一帶,瘟疫流行,聞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醫術高明,能治百病,便來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華陽洞。
    經真人救治,病愈者數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後,人們感恩戴德,建廟山巔,塑像供祀。
    此後,句曲山改稱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稱北茅山,簡稱茅山。
    所以,茅山祖庭在北茅山,南茅山是供奉三茅真人的廟宇。
    而吳邪的爺爺是茅山風水一脈的地方,放在如今的茅山,也絕對是師叔祖的存在。
    來到茅山後,吳邪沒有和去龍虎山一脈一樣,晚上光臨。
    而是直接選擇去茅山祖庭,去找茅山現任掌教。
    很快,他就來到茅山現任掌教麵前。
    掌教看到吳邪開口問道。
    “小居士,不知道你有何事?”
    “道長,您好,我是受我爺爺的遺囑,讓我來茅山稟告一聲,他仙逝,想把自己的名字放入茅山的供奉祠堂之中。”
    吳邪找了一個借口對著掌教道。
    “不知,小居士的爺爺叫什麽名字?”
    掌教聽到吳邪的話,也是來了興趣問道。
    “吳尋山,茅山風水一脈弟子。”
    吳邪直接是把自己爺爺的名字告訴掌教。
    “你...你是尋山師叔的孫子?”
    掌教聽到吳邪說出自己爺爺的名字,他一臉激動的問道。
    “嗯。”
    吳邪開口回應一聲。
    “師侄,不知道,尋山師叔是什麽時候仙逝?”
    掌教開口詢問吳邪道。
    “六八年的時候,被人汙蔑是封建殘餘思想,被人給整死了。
    我也是被牽連送到關外判了兩年勞改。
    這不,現在風頭沒有那麽緊,我就從關外回來,完成我爺爺的遺願。”
    “唉,沒有想到,師叔他老人家沒有躲過那場災禍。”
    掌教聽到吳邪的話,也是十分悲痛的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