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父子還是仇人?
字數:4885 加入書籤
來報信的女人是桑樹村趙氏的鄰居,名叫孫大丫,她嫁到了附近的高坳口村,因為兩家是鄰居,又是同齡,未出嫁兩人關係很好。
嫁了人後才漸漸斷了聯係。
與趙氏和娘家不來往不同,孫大丫娘家人丁興旺,最上麵孫爺爺孫奶奶,生了四個兒子,都娶妻生子,一大家子二十幾口人住在一起沒分家。
孫大丫出生四房,是四房的大女兒,下麵有兩個弟弟。
因為是四房唯一的女兒,爹娘對她很是寵愛,爺奶愛幺兒,愛屋及烏,她在孫家的地位是孫女輩的第一。
出嫁後。
她時常回娘家。
這不,昨天回娘家,聽說了趙一木報名參兵,回來沒回家直接來了紅柿村告訴趙氏。
事情是這樣的。
還是糧稅惹的禍!
去年,趙氏徹底和趙家撕破臉,如今大半年過去一次娘家也沒回。
趙大江依然不種地,好在趙一木長大了,和兩個弟弟三個人每天起早貪黑的種地,收成比以往減產三成,但在今年的桑樹村也是不錯的收獲了。
結果。
趙大江偷偷將所有糧食賣了去喝酒賭錢,收糧官來拿不出糧食交稅。
大寧朝規定,糧稅交不起,就要拉去做苦役抵償稅款,趙家交不出糧食,那就必須出一個人。
趙大江不樂意去。
趙一木今年十五歲,在鄉下已經可以娶妻生子了,趙大江讓他去做苦役抵稅。
趙一木抱怨了幾句,被他又打又罵,還好躲了出去。
一夜未歸。
第二天他帶著幾百斤糧食回了家,補上了糧稅。
趙大江逼問錢從何處來。
趙一木坦白報名參了兵,在大寧朝,報名參兵去邊境都會給銀子。
對此。
趙大江極其憤怒,大罵他擅自做主,讓他不許去,還把他鎖在了家裏的柴房裏麵。
參兵報了名拿了錢,可不是不想去就不去的,延誤了報到算作逃兵是要殺頭的,
報到時間就在三日後。
所以,孫大丫得知了這個事情,立馬就來找趙氏了。
聽完。
趙氏隻覺得眼前一黑,身子搖晃。
李木槿趕忙扶住她:“弟妹,你可要撐住,趙一木還等著你去救他出來呢。”
她心裏驚呆了。
趙大江真是一次又一次拉低她的下線。
他實在搞不懂,趙一木是他的兒子還是他的仇人。
她現在還不知道趙大江輕薄了村裏裏正的女兒,將鍋甩到趙一木頭上的事情,要是知道,恐怕會更加震驚。
“對。”
趙氏咬緊牙關,她看向孫大丫,一臉感激:“大丫,多謝你來告訴我這個事情,我之後再登門道謝。”
“我現在要……”
孫大丫理解的點頭:“我知道,你趕緊去吧。”
“既然你知道了,我也就先回家了。”
“我兒子黏人,再不回去估計嗓子都要哭啞了。”
趙氏擠出一個笑:“慢走。”
孫大丫比她早一年出嫁,可孫大丫的兒子已經兩歲了,她還沒有孕信。
對此。
她心裏是羨慕加嫉妒的。
也是因此,她故意和孫大丫淡了往來。
要是往日,聽到孫大丫這麽說,她肯定要在心裏抑鬱半天,但是如今,她滿心滿眼都是大弟趙一木的事情,根本來不及多愁善感。
趙一木是她手把手帶大的。
趙大江和孫氏都是甩手掌櫃,隻管生孩子不管養孩子,她對於趙一木真可謂是長姐如母。
目送孫大丫離開。
趙氏當即也要走:“大姐,麻煩你替我和公爹、婆母說一聲,我現在就去桑樹村。”
王氏帶著平平和安安去隔壁孫家找小夥伴兒小石頭玩了。
此刻。
隻有她和趙氏在家裏。
李木槿怎麽可能讓她一個人離開,趙大江不是好惹的,她勢單力薄過去了也討不著好。
於是,她道:“我和你一起去。”
趙氏驚訝,然後,雙眼盛滿了感動:“大姐,謝謝你……”
“一家人別說這些。”
李木槿擺手,表情嚴肅:“就咱們兩個人過去,我怕救不了趙一木。”
趙氏急得眼睛都紅了:“那怎麽辦?”
李木槿很快有了主意:“我們先去鎮上,找川貝和我們一起去。”
趙氏眼睛一亮:“好!”
小叔子天生神力,帶上他絕對可以救出大弟。
兩人駕著牛車,急匆匆往村外走。
因為走得急,李木槿猶豫了一下,放棄和王氏說一聲。
這個事情複雜,告訴她又得耽擱好一會兒,趙氏心急如焚實在等不了。
她可以理解。
雖然說,距離趙一木報到的日子還很充裕。
但是,趙一木現在被鎖在家裏,還不知道吃了什麽苦,現在情況如何,肯定是放心不了的……
大黃現在正值壯年,兩刻鍾就抵達了武館。
武館的人都認識李木槿。
沒一會兒,李川貝急跑了出來,臉色擔憂:“大姐,二嫂,出什麽事了?”
剛才,他聽師兄說大姐來找他,臉色十分不好,嚇得趕忙跑了出來。
“家裏沒事兒。”
李木槿回答:“是你二嫂家裏。”
李川貝追問:“怎麽了?”
李木槿簡單的解釋了一通:“是這樣的,……”
聞言。
李川貝又驚又怒。
“居然有這種事兒?!”
“二嫂,你別擔心,我這就跟你去救出一木。”
他和趙一木是認識的。
兩家畢竟是親戚,以前趙氏和娘家沒鬧崩的時候,逢年過節還是會見麵。
趙氏重重點頭,心裏很是欣慰。
“大姐、二嫂,你們稍等一下,我要去給館主告個假。”
兩人點頭。
站在門口等李川貝。
趙氏心緒不寧,不停地繞圈:“一木怎麽這麽衝動!趙大江混賬把糧食賣了沒糧食交稅找我啊,我拿錢去給他買糧食交了,何至於參兵,這可是可能丟命的啊!”
大寧朝國力強盛。
但,邊境的遊牧民族也不容小覷,年年冬天都會在邊境騷擾,年年都要小小的戰鬥一番 。
不過,近十年都沒有大規模作戰。
有兩個主要原因,一,遊牧民族內亂,各個部族誰也不服誰,一盤散沙;二,大寧朝風調雨順,兵強馬壯糧食充足,遊牧民族也不傻,不可能送死。
可,小打小鬧也是要出人命的!
每年,和遊牧民族戰鬥都會死傷不下四位數的大寧朝軍士。
誰知道會不會是趙一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