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一萬塊砸出個新天地!南方技術
字數:4810 加入書籤
“從今天起,我們車間取消固定工資,實行技能定級和計件獎勵!”
“所有職工,必須參加為期一周的技能培訓,由我請來的兩位師傅親自授課。”
“培訓結束後,進行考核。根據考核成績,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工。級別越高,底薪越高!”
“同時,我們實行計件工資。你做的每一件合格產品,都能拿到獎金。做的越多,拿的越多,上不封頂!”
“我給大家算一筆賬。”羅陽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道,“一個普通工人,隻要肯學肯幹,一個月拿到六七十塊,輕輕鬆鬆。技術好的,一個月拿一百塊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一個月一百塊!
台下的工人們瞬間炸開了鍋!
他們的眼睛裏,燃燒起了炙熱的火焰!
這個年代的工人,最怕的不是累,而是窮!是看不到希望!
現在,羅陽把一個能讓他們靠自己雙手掙大錢、改變命運的機會,活生生地擺在了他們麵前!
“我幹!”一個年輕工人第一個站了出來,激動得滿臉通紅。
“我也幹!”
“羅科長……不,羅主任!我們都聽你的!”
工人們的積極性被徹底點燃了。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整個裁剪車間燈火通明。
所有人都像瘋了一樣,拚命地學習著新的技術,練習著新的工藝。
那兩個從南方來的師傅,被工人們的熱情嚇到了,他們從來沒見過學習欲望這麽強烈的工人。
羅陽看著這一切,嘴角微微上揚。
他知道,他已經成功地點燃了這潭死水。
一場席卷整個紅星廠的生產力革命,已經從這個小小的車間,拉開了序幕。
裁剪車間的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但羅陽的目光,已經投向了更遠的地方。
服裝隻是第一步。
他承包的,是整個車間,包括了原先的機械加工部分。
他要讓那些老舊的機床,也重新煥發生機。
紅星廠原本的主營產品之一,就是一種型號非常普通的工業軸承。
這種軸承技術含量低,生產廠家多,競爭激烈。
再加上紅星廠的設備老化,做出來的產品精度差、耐用性弱,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力,隻能靠著一些老關係,勉強維持著一點銷量。
羅陽走進機加工區,從零件筐裏拿起一個剛剛生產出來的軸承。
他用手指輕輕一撚。
粗糙,幹澀,轉動起來甚至能聽到細微的摩擦聲。
“垃圾。”
羅陽毫不客氣地給出了評價。
旁邊的幾個老師傅聽了,臉上都有些掛不住。
“羅主任,這也不能怪我們,機床就這個精度,我們也沒辦法。”
“是啊,這玩意兒做了十幾年了,一直都是這樣。”
羅陽沒有反駁。
他知道,這不是工人的問題,是技術和理念的落後。
“把這個型號軸承的設計圖紙拿給我。”
很快,一張泛黃的、布滿油汙的圖紙被送到了羅陽麵前。
羅陽隻看了一眼,就搖了搖頭。
太落後了。
這還是六七十年代的設計思路。
滾珠的排列方式,內外圈的溝槽曲率,密封的結構……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時代的印記,也充滿了被淘汰的理由。
他讓所有人先停下手中的工作。
然後,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整整一天。
他憑借著腦海中領先這個時代三十多年的機械知識,對這張舊圖紙進行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改造。
他沒有去搞什麽驚世駭俗的黑科技。
他隻是在幾個關鍵的細節上,做出了微調。
他改變了滾珠的接觸角,優化了溝槽的滾道設計,讓滾珠與內外圈的接觸麵更小,摩擦力也隨之降低。
他還重新設計了密封圈的結構,采用了一種更先進的雙唇式密封,大大提升了軸承的防塵和防水性能。
最後,在潤滑脂的選擇上,他指定了一種後世非常常見,但在這個年代卻極為罕見的鋰基潤滑脂。
當他拿著一張全新的、畫滿了各種複雜曲線和精密數據的設計圖紙,重新出現在工人們麵前時。
所有人都看呆了。
尤其是廠裏的幾個老技術員,他們圍著圖紙,像是看到了什麽天外來物。
“這……這個溝槽曲率,怎麽可以這樣設計?這不符合常規啊!”
“還有這個密封結構,太巧妙了!簡直是天才般的想法!”
“這個改動,能讓軸承的轉速和壽命,至少提升一倍!”
羅陽看著他們震驚的表情,淡淡地說道:“不止一倍。”
“按照這張圖紙,給我做出一個樣品來。”
在羅陽的親自指導下,車間裏技術最好的幾個老師傅,花費了兩天時間,終於用現有的設備,勉強打造出了第一枚新式軸承的樣品。
當那枚閃爍著金屬光澤的新軸承,被放在測試台上時。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啟動機器!
轉速表上的指針,開始飛速攀升!
一千轉!
兩千轉!
三千轉!
指針穩穩地停在了三千五百轉的位置!
而舊式軸承的極限轉速,隻有一千二百轉!
性能提升了將近三倍!
整個車間,先是死一般的寂靜。
隨後,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天啊!這還是我們做的軸承嗎?”
老師傅們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們看著羅陽,就像在看一個神。
羅陽沒有沉浸在喜悅中。
他立刻讓車間加班加點,生產出了一百個新式軸承。
但他沒有急著去推銷。
他從服裝生意的經驗裏,學到了一個重要的道理。
好的產品,也需要好的包裝。
他找人設計了一種簡潔大方的牛皮紙盒,盒子正麵印著紅星廠的標誌和“高性能靜音軸承”幾個大字。
每一個軸承,都用防油紙仔細包裹,再配上一份詳細的說明書。
當這些包裝精美的新產品,出現在那些下遊采購廠家麵前時,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在這個產品還停留在“傻大黑粗”階段的年代,羅陽的這一手,簡直是降維打擊。
“這……這是紅星廠的產品?看起來跟進口貨一樣!”
當他們得知,這款“看起來像進口貨”的軸承,性能比老產品提升了三倍,而價格隻提高了三成時。
所有采購商都瘋了。
“給我來五百個!”
“我要一千個!馬上簽合同!”
之前對紅星廠愛答不理的廠家,現在全都揮舞著鈔票,踏破了裁剪車間的門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