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供應鏈生死局:國營大廠也得聽

字數:2949   加入書籤

A+A-


    工人們看到這一幕,對蘇晚晴的態度也悄然改變。這位新來的“管家婆”,確實有兩把刷子。
    然而,更大的危機,卻在悄然醞釀。
    這天,羅陽接到南海第一紡織廠王科長的電話。電話那頭,王科長的語氣一如既往地“熱情”。
    “羅老板啊,不好意思啊,最近我們廠裏接了個大訂單,產能全開,實在騰不出多餘的布料給你們了。下次吧,下次一定!”
    話裏話外,充滿了推諉之詞。羅陽心裏清楚,這王科長,分明是在記恨上次被他冷落,故意使絆子。童裝和經典款的生產線,都急需那批棉滌混紡麵料,這下可好,一下子斷了源頭。
    王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陽哥,這可怎麽辦?眼看就要到秋季銷售旺季了,沒料子怎麽生產?要不,我們去找趙四那個孫子,從他那邊的化纖廠低價買點料子應急?”
    蘇晚晴立刻搖頭:“不行!趙四賣的那種化纖料子,質量差,穿著悶熱,我們‘向陽牌’主打的就是品質和舒適,一旦用了這種料子,會砸了我們辛苦建立起來的品牌口碑,以後再想挽回就難了。”
    羅陽也明白這個道理。他不能為了眼前的危機,毀掉長遠的發展。他想起了之前在鄰市考察時,接觸過的一家大型國營紡織廠。
    “吳大哥,蘇小姐,我們去鄰市一趟。”羅陽當機立斷。
    鄰市的國營紡織廠,規模比南海第一紡織廠還要大,但近兩年效益下滑,正愁找不到大客戶。廠長李廠長,是個精明的老頭。
    見到羅陽一行人,李廠長態度並不熱情。“哦?‘向陽牌’?沒聽過。我們廠產能早就滿了,實在抱歉。”
    蘇晚晴上前一步,從挎包裏拿出“向陽牌”上個月的銷售數據統計表,以及納稅證明。“李廠長,這是我們‘向陽牌’上個月的銷售額和納稅情況。我們雖然年輕,但增長迅速,潛力巨大。”
    她接著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合作模式:“我們不是來求您接濟的。我們想和貴廠達成長期戰略合作。我們‘向陽牌’包下您的一條整數生產線,保證每個月的最低采購量。價格方麵,我們可以比市場價上浮5%,並且提供‘保底采購’。同時,我們提出‘利潤分成’的合作方式:若月銷量超額完成預期,超出部分,我們願意再分給貴廠20%的利潤。”
    李廠長聽著,眉頭漸漸舒展。這種“保底+超額利潤分成”的模式,他聞所未聞,卻又充滿了誘惑力。國營大廠最怕的就是產能閑置和任務不達標,羅陽這等於給了他雙保險,還有額外的超額利潤。再加上羅陽背後紅星廠的資源,這筆買賣,劃算!
    “好!羅老板,蘇小姐,你們的合作方式很有新意。”李廠長終於露出了笑容,“我同意,優先供貨給‘向陽牌’!”
    回程的路上,車廂裏彌漫著輕鬆的氣氛。羅陽看著蘇晚晴略顯疲憊,但眼中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遞給她一瓶剛買的溫水。
    “蘇小姐,有你在,我心裏踏實多了。”
    蘇晚晴接過水,輕輕抿了一口,點了點頭。她知道,這隻是開始。
    解決了燃眉之急,羅陽的心卻懸得更高。他意識到,僅僅依靠外部供貨,風險依然巨大。南海第一紡織廠的王科長,不過是記了點小仇,就敢背後捅刀子。萬一以後遇到更大的對手,或者原材料價格波動,‘向陽牌’豈不是要被卡住咽喉?
    “不行,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供應鏈。”羅陽在心裏盤算著。他需要控製上遊,掌握主動權。
    接下來的幾天,羅陽像個陀螺一樣旋轉。他先是找到了那家鄰市的國營紡織廠,李廠長爽快地答應了長期合作,並承諾優先保障“向陽牌”的訂單,價格也比市場價低了一成。這筆交易,不僅穩固了基礎麵料的供應,還大大降低了成本。
    接著,他又找到了之前給趙四供貨的那家私營化纖廠。廠老板王老板是個精明人,但資金鏈一直比較緊張。羅陽直接開門見山:“王老板,你的化纖麵料質量不錯,但款式太單一。我需要你根據我提供的幾個方向,開發幾種新型麵料,比如更輕薄、更透氣的,還有色彩更鮮豔的。開發費用我出,但條件是,這些新麵料,未來一年內,隻能獨家賣給我‘向陽牌’。”
    王老板一聽,又驚又喜。這簡直是雪中送炭!他正愁技術升級困難,羅陽不僅送來訂單,還送來技術指導和未來一年的銷路保障。他當即拍著胸脯保證:“羅老板!您就是我的貴人!別說一年,三年都行!保證把您要的麵料做到最好!”
    最後,羅陽拜訪了那家專門生產高檔純棉布的小作坊。作坊老板是個老師傅,技術是頂尖的,但產量一直上不去,而且生產流程有些老舊。羅陽沒有談價格,而是直接指出了幾個技術瓶頸,並給出了改進方案,甚至提出要投資更新設備,擴大產量。
    “我投資幫你升級設備,擴大生產。”羅陽說道,“但隻有一個要求,你們最好的那批純棉布,永遠要優先,而且價格最優惠地供給‘向陽牌’。”
    老師傅被羅陽的誠意和專業性打動,連連點頭:“羅老板放心,我們一定盡力滿足您的要求!”
    僅僅一個下午,羅陽就憑借著訂單、技術和投資,成功鎖定了三家工廠的獨家或優先供貨權。國營大廠的穩定訂單壓低了成本,私營廠的新型麵料開發有了方向,高檔棉布的命脈被牢牢攥在手裏。‘向陽牌’的供應鏈,變得堅不可摧。
    解決了生產源頭,羅陽又開始優化物流。他找到之前合作的貨車司機所在的運輸公司,簽訂了長期合同,不僅價格比市場價低,運力也得到了優先保障。同時,他在臨江府以及幾個銷量大的周邊縣城,租下了小型倉庫,作為中轉和供貨點,並雇傭當地人負責管理。
    “以後,貨從南海發到這裏,隻需要一天就能送到。客戶下單,我們就能就近發貨,大大提高效率。”羅陽對吳愛國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