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葬星山脈

字數:7122   加入書籤

A+A-


    天域廣袤無垠,仙凡雖隔,然凡塵俗世之動蕩,亦如鏡中影、水中月,隱約映照著修仙界的波瀾起伏。
    那青雲山脈深處,七大凡塵國度——原國、召國、毛國、章國、博陽國、甘國、震國,宛如七頭盤踞一方的太古巨獸,相互撕咬已有數百年之久。
    此七國合計疆域四千萬平方公裏,人口二十三億之眾,然修仙者寥寥,築基不過三人,煉氣一百六十人而已。
    七國所依,乃天地間五種奇異靈脈:雷霆、流風、聖光、玄冰,及那莫測的無屬性之脈。
    各脈特性迥異,相生相克,維係著一種脆弱而血腥的平衡。
    這平衡背後,隱隱有仙門大派青雲門的默許與微弱支持,似是放任自流,又似別有深意。
    戰火綿延不絕,七國邊境之地,屍骸遍野,城池傾覆,民生凋敝如秋後荒草。
    衝天的怨氣與血煞之氣積聚不散,竟在七國上空結成一片肉眼可見的暗紅色雲靄,不僅滋養著某些陰邪之物悄然滋生,更如無形犁鏵,翻攪出一些塵封已久、不為人知的古老痕跡。
    偶有殘破的古老玉簡從古戰場深處被士卒刨出,其上符文詭秘,非當今任何一國文字;或有奇異的空間波動在能量劇烈碰撞的邊境地帶一閃而逝,轉瞬無蹤,留下些許傳聞與疑懼。
    戰亂之為災難,血流漂杵,然亦成了揭開塵封曆史的意外催化劑。
    八百年烽火,不僅重塑了七國版圖,更將無數血仇與宿怨深植於各國血脈之中。
    連年兵燹之下,黎民百姓困苦不堪。
    那衝霄怨氣日益凝結,竟在一些古戰場遺址孕育出吸食血煞的邪祟,或為風雷戾氣所化的精怪,或為冰封古屍異變的魔物,為這亂世更添幾分詭譎與恐怖。
    然奇異之事,亦隨之而來。
    去歲寒冬,震國雷騎與毛國冰裔鏖戰於永凍平原,雷光與冰霜劇烈碰撞,引發地脈異動。
    崩裂的凍土之下,竟露出一處被掩埋的遠古祭壇,壇體焦黑似遭雷擊,卻又封於萬載玄冰之中,祭壇中央插著一柄非金非玉、同時纏繞細微電蛇與散發凜冽寒氣的奇異短杖。
    三月前,甘國風斥候與章光之光耀衛隊於流風隘口發生遭遇戰,風行之力與光耀法術交織,靈氣扭曲沸騰,竟短暫映照出一座懸浮於雲端、殘破不堪的空中樓閣幻影,有奇異律動如梵音低吟傳出,聞者心神動搖,幻影消散後隻留下一片流轉光華的輕羽,輕若無物卻堅不可摧。
    此類事件日漸增多,那塵封的曆史麵紗,似乎正被這凡塵烽火以最殘酷的方式,一寸寸揭開。
    凡塵烽火,灼燒著現世,亦照亮了塵封的往昔。
    硝煙與血霧之中,新的野心與古老的謎團正在交織,預示著更大的變局,或將席卷這七國之地,甚至擾動那高高在上的修仙之界。
    青雲峰巔,雲海翻騰,仙鶴清唳。
    然而,位於峰頂的青雲殿此刻卻籠罩在一層無形卻厚重的禁製光華之下,平日裏流轉的祥雲瑞氣皆被阻隔在外,殿內自成一方絕對隱秘的天地。
    宗門十大支柱,此刻竟無一缺席,秘密齊聚於此。
    殿內地麵,複雜的符文交織閃爍,形成一個巨大的隔絕法陣,確保此間一言一語,絕不會為第六耳所聞。
    首座之上,林清霜一襲白衣,清冷如萬載寒玉,眸光卻比平日更為銳利,仿佛能洞穿虛空,她並未寒暄,指尖於身前虛空輕輕一點,周身精純靈力匯聚,頃刻間勾勒出一幅巨大而複雜的虛影。
    那虛影核心,是連綿起伏、煞氣幾乎要透圖而出的猙獰山脈——正是七國戰火最為熾烈、數百年來吞噬了無數生靈、被稱為凡世絞肉場的交界地帶,葬星山脈!
    而更為奇異的是,這片山脈的地貌竟與一幅殘缺古老的星圖交織重疊,幾處特定的山穀、峰巒與天上星辰遙相呼應,閃爍著令人不安的暗紅色芒點。
    殿內氣氛陡然一凝。
    諸位大能的目光皆被這虛實交織的圖景所吸引,修為到了他們這般境地,自然能感受到那圖影中傳遞出的混亂、古老且磅礴的能量意蘊。
    “諸位師弟師妹,”林清霜的聲音清越如冰泉擊玉,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凝重,回蕩在落針可聞的大殿內,“近年以來,此地七國戰況愈烈,血煞怨氣衝霄而起,已臻前所未有的境地。此等濁氣,竟意外撼動、侵蝕了一些深埋於大地脈絡之下的上古禁製。”
    虛影隨著她的心念轉動,放大聚焦於葬星山脈幾處紅芒最盛之地,那裏地形扭曲,能量場呈現出極不自然的渦旋狀。
    “經宗門秘法追查,並結合近期從各國戰場、乃至其國庫中零星獲得的數份殘缺古簡,多方印證、耗費心血推算,”她目光掃過莫無與陳理,“昔日鐵心大長老曾隱晦提及、卻未能尋獲確切線索的那處秘地,其指向已漸清晰——核心,便在此地,葬星山脈之下!”
    話音落下,即便在座皆是見慣風浪的宗門巨擘,也不禁神色微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清霜指尖光華再變,虛影中呈現出複雜的靈力波動模擬:“此地能量場異常混亂古老,且多變,綜合所有跡象推斷,其深處極可能隱藏著一處未被任何典籍記載的上古秘境洞天。”她語氣加重,“更關鍵者,根據波動特征推斷,其內部時間流速……可能與外界存在顯著差異!”
    此一言出,便是石破天驚!
    時間流速差異,這意味著什麽,在座無人不曉。
    “且其中蘊含的能量層級極高,精純而古老,”林清霜繼續道,每一個字都重若千鈞,“或能極大縮短突破修煉瓶頸之時日,乃快速、夯實提升我等實力之絕佳之地,堪稱無上機緣。”
    林清霜清冷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眾人,尤其在莫無與陳理身上略有停頓:“值此多事之秋,暗流湧動,異象頻生,我等需提升實力,以應對未來不可測之變局。此秘境,於我青雲門而言,不容有失。”
    大殿中央,一道水鏡懸浮半空,其中流光閃爍,正映現著七國山川與幾位築基修士的模糊身影。
    陸九淵一襲青衫,立於水鏡之前,聲音平穩如水,向在場眾人逐一剖析:
    “據最新卷宗記載,七國境內,現存築基修士,共三人。”
    他手指輕點,水鏡中浮現一位蒼老而堅毅的影像,身後似有山嶽虛影沉浮。
    “其一,石嶂,原國人,築基九層,蘊養脾髒完成,人稱‘不動磐石’。他是三人中最年長之人,亦是原國風雨飄搖中最後的定海神針。”
    陸九淵語速徐緩,仿佛每字每句都承載著歲月的重量,“他曾親曆原武卒時代的輝煌,亦見證其隕落,自身重傷閉關百載方得複原。如今常年鎮守於原國祖地靈脈深處,非亡國大難不出。其人性情沉靜如古井深潭,所修功法更使肉身堪比法寶,防禦之力,堪稱七國之冠。”
    坐於左側的刑三忽然冷哼一聲:“原國至今未被周邊吞並,看來全賴此一人撐持。”
    陸九淵微微頷首,指尖再劃,水鏡中景象驟變,雷光交織,一道狂暴身影屹立於雷霆高塔之巔。
    “其二,雷獄,震國國主之叔祖,築基中期,應是有特殊修煉功法疑似蘊養三處髒器,尊號‘雷獄尊主’。此人性情暴烈,忠心雷氏王族,是雷昊推行強權擴張的最強後盾。他常年坐鎮於驚霆城雷塔之頂,引天雷淬煉己身與法器。”
    陸九淵語氣轉沉,“曾因一怒之下引天雷轟滅甘國一城,死傷無數,凶名震懾諸國。他極力探索古代雷脈遺跡,企圖為震國尋求一統七國之力。”
    “是個禍害,”楚藥淡淡評價,“但凡塵諸事我等不便插手。”
    陸九淵未置可否,指尖再動,水鏡中浮現的卻是一道模糊不定、變幻無常的身影,難以看清真實麵貌。
    “其三,千幻先生。出身博陽國,築基期九層,是三位中最神秘難測之人。無人知其跟腳,甚少有人睹其真容,常以千麵示人。他並非博陽王族,而與王室締有古契,守護國祚不墜。精通無屬性靈力所衍化的幻法陣法,一念之間,可顛倒虛實。”
    陸九淵目光微凝,“他常年隱於幕後,博陽諸多奇策秘謀,多出自其手。近來,他似乎頻頻出入葬星山脈,似在探尋什麽。”
    一直靜聽的林清霜此時輕聲開口:“幻術至此。博陽有他,如棋局中有隱子。”
    陸九淵輕拂袍袖,水鏡中景象變化:“接下來說說幾個國家,首先是震國。”
    “國主雷昊,煉氣巔峰,已在位四十年,年一百二十。”
    刑三冷哼一聲:“煉氣巔峰坐王位,築基握實權,這雷家倒是分工明確。”
    水鏡中光影流轉,顯現出廣袤疆土,其上雷光隱現。
    “震國獨擁上古雷脈,疆域四百八十萬平方公裏,人口二億八千萬。”陸九淵語速平穩,卻字字千鈞,“其國內靈根者,約有四萬三千人。”
    “竟有這麽多?”楚藥微微挑眉。
    “雷脈雖暴烈,卻極易催生變異雷靈根,”莫無緩聲解釋,“故而其國內修士基數頗大。”
    “然真正踏入煉氣期的,僅二十五人,”陸九淵補充道,“雷法修煉,險死還生,淘汰極酷。”
    水鏡中景象再變,聚焦於兩座巍峨巨城。
    “大型城池兩座:國都驚霆城,及東部直麵原國的軍事與冶煉巨城——雷鑄府。”陸九淵指向鏡中那座遍布高塔、接引天雷的壯觀都城,“驚霆城可謂雷修聖地,其塔林堪稱天下奇觀。”
    白子夜輕笑:“確是奇觀,也確是……招雷劈的風水。”
    陸九淵不以為意,繼續道:“中型城池十八座,皆為掌控區域、支撐大軍出擊之節點,尤以東部邊境最為密集。小型城池九十五座,廣布全境,控扼資源,充作軍事前哨。”
    鏡中景象拉遠,顯現出震國全境那幾乎永不消散的雷雲。
    “其國境內天雷滾滾,烏雲壓頂乃是常態。”陸九淵語氣凝重了幾分,“國民溝通天雷,性情多剛猛暴烈。其軍中修士,善引九天雷霆之力,攻勢狂猛無儔,雷暴所至,往往萬物成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直靜聽的林清霜終於輕聲開口“天威固然可借,然心性若也被雷霆同化,剛而易折,暴而難久。震國之路……走的太險了。”
    水鏡之中景象變幻,從雷霆交織的震國轉為一片廣袤無垠、長風呼嘯的平原與裂穀。
    陸九淵袖袍輕拂,水鏡定格,緩聲開口道:“接下來,是甘國。”
    “國主風允,煉氣後期修為,在位二十年,年約九十。”他語氣平和,卻自帶一份令人凝神靜聽的權威,“其國倚風脈而立,疆域六百二十萬平方公裏,為七國之最,人口三億二千萬。”
    “地廣人稀,非虛言也。”白子夜搖扇點評道,“治理如此廣闊的平原,絕非易事。”
    “然其國中身具靈根者,約有四萬八千人。”陸九淵繼續道。
    楚藥聞言,略顯驚訝:“竟比震國還多?”
    “風脈溫和,滋養萬物,靈根滋生確較雷脈更為容易。”莫無緩聲解釋道,目光依舊停留在水鏡中那些被疾風雕刻出的奇特裂穀地貌上。
    “但真正踏入煉氣期的修士,僅二十二人。”陸九淵補充道,指出了殘酷的篩選現實,“風靈根雖易誕生,然修行之路,依舊大浪淘沙。”
    水鏡視角聚焦,顯現出一座仿佛與流風融為一體的巨大城市。
    “大型城池僅一座,便是其國都——風行都。”陸九淵介紹道,“此城設計精巧,諸多風道穿梭其間,據說城內行事,快人三分。”
    旋即,鏡中又浮現出諸多中小城池的分布光影。
    “中型城池十五座,多扼守交通要道、富饒穀地以及……風靈石礦脈之上。”說到此處,他特意頓了頓,眾人皆知這意味著何等重要的戰略資源。
    “小型城池一百一十座”刑三抱著手臂,冷然接口,“廣布平原,用以控扼領土、傳遞情報、駐紮其聞名天下的輕騎,看來,他們極度依賴機動與信息。”
    “正是。”陸九淵點頭,“甘國境內多是廣袤平原與深邃裂穀,常年疾風呼嘯,塑造了其國民風與道法。其國民身法普遍輕靈,來去如風,探馬與輕騎冠絕七國,消息網絡最為靈通迅捷。”
    水鏡之中,適時顯現出幾道模糊的身影禦風而行,於裂穀間縱躍如飛,揮手間有道道無形風刃凝聚,削石斷金。
    “其國修士善禦風而行,蹤跡難覓,更能凝聚風刃,殺敵於百步之外。突襲掠殺之術,堪稱防不勝防。”陸九淵最後總結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告誡。
    林清霜凝視著水鏡中那片風行的國度,輕聲歎道:“疾風知勁草。甘國借風勢而行,雖不似震國那般霸道張揚,但其無孔不入的滲透與迅捷,往往更令人棘手。與之交往,需如風中細竹,既知順勢,亦要紮根。”
    殿內眾人皆默然頷首,已將甘國之特性,謹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