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高傑掛帥
字數:2821 加入書籤
對於高傑這個人,朱慈琅還是比較滿意的,在北伐的過程當中,這小子也是屢立戰功,說起來給他個機會也是行的。
早些年江北四鎮歸順的時候,這家夥就排在前麵,後來對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所以朱慈琅回到京城之後,第一頓晚飯就傳高傑過來了,能夠陪伴太子殿下用晚膳,這也是朝臣們的一個榮耀。
今天晚上來吃飯的人不多,除了高傑之外就是史可法了。
朱慈琅在軍事上重用史可法,這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大明軍隊占領京城之後,高傑就開始把手裏的軍隊交出去,這段時間除了在京城周邊訓練新兵之外,倒是也沒有什麽別的差事,整個人都是長胖了不少。
京城當中慣會踩高捧低,原來的北伐戰場上高傑這個家夥屢立戰功,也算是太子殿下的心腹。很多人就猜測這家夥將來會走的更高,所以想要跟高傑交往的人也比較多。
但是當進入京城之後,高傑的日子並不怎麽好過,這邊的戰爭都停下來了,除了訓練新兵之外,兵部的事情也沒有讓高傑插手,所以很多流言蜚語就出來了。
說什麽高傑並不是殿下身邊的親信,無非就是剛到南邊的時候需要這家夥的聲勢,畢竟他也是江北四鎮之一。等到南方和天下的局勢都安定之後,這家夥也就沒什麽事兒了,留在京城當中訓練新兵也算是個差事。但是跟那些正在戰場上帶兵的人比起來,那可是相差太遠。
而且也有人說了,殿下喜歡用一些新人,這些新人在軍隊當中沒什麽根基,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要仰仗殿下。而高傑這家夥就不一樣了,他在軍隊裏待的時間可不短了,要是讓他繼續掌兵的話,容易出現一個新的山頭。
曆朝曆代的皇上最害怕的就是這種人,所以高傑去訓練新兵之後也就別指望再能出頭了。
這些流言蜚語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很多人都選擇相信了,包括高傑自己在內都覺得自己不可能會有出頭之日了。不過能幫助殿下訓練新兵,將來大明王朝的版圖上也算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他也了解殿下的為人。不會幹那種卸磨殺驢的事兒,所以自己還能安穩的過日子,但想要繼續帶兵上戰場,那恐怕是不能了。
現在戰場上湧現出來的年輕將領多的是,這些人一點根基都沒有,朱慈琅用起來也非常的順手。而且在高傑看來,這些年輕人比自己更加敢打敢拚,說起來到處都是優勢,自己的身上全部都是劣勢,把自己放在殿下那個位置上,也喜歡使用年輕將領。
但沒想到這次殿下回京之後,竟然立刻點了他的將,而且當天就讓他去一塊吃晚飯,這種榮耀可不是一般人都有的,京城各處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馬上就開始活動起來,高傑這邊還沒出門呢,就已經有人送帖子過來了。
對於這些趨炎附勢拍馬的小人,高傑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麽,前幾天自己在城外訓練新兵的時候,就是你們這些人說老子過時了,不適合繼續交往下去,雖然沒說到臉上,但是有些事也是傳到耳朵裏來了。
可現如今僅僅是殿下的一頓晚飯,你們這些人又開始動起來了,真不知道你們這些人天天麵對如此矛盾的生活。到底是如何說服自己的呢?
高傑並沒有讓家裏的管家把門打開,而是收了所有人的帖子,同時讓他們把東西都帶回去。老子以前都看見過你們的真麵目了,現在也不想和你們這些人有任何來往,收了帖子沒收東西,就是想著不撕破臉。如果要是還不要臉的話,那隻能是把你們都送到浴室那裏去。
榆林的事情大家都聽說了,接著就是朱慈琅回京之前跟孝莊皇太後見麵的事兒,種種跡象表明朝廷對於蒙古已經忍無可忍了。那麽找高傑去吃晚飯,再加上史閣部在旁邊作陪,那麽很多事情就可以呼之欲出了。
朝廷即將北征蒙古,而北征蒙古的主帥肯定是高傑,雖然還有其他幾位將軍,但那些人在高傑的麵前都是小字輩兒。朱慈琅不可能會讓高傑當副帥,而讓那些人去當主帥,如果要是這樣安排的話,恐怕大軍還沒有離開京城。內部已經有亂的跡象了。
高傑如果要是犯了錯的話,那麽這麽安排一點問題都沒有,但這個家夥一直兢兢業業的,即便是被剝離了兵權。隻能是在京城周邊訓練新兵,人家也把自己的活兒幹得非常圓滿,根本挑不出一點問題來。那麽在安排北征元帥的時候,你也不能給人家安排一個副帥。
“拜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在太監的引領之下,高傑也來到了奉安店,見到朱慈琅之後也是有些觸動,畢竟兩人在戰場上相處的時間不短,而且相處的還非常不錯。
最要緊的就是朱慈琅給了高傑第二次政治生命,如果要是一直跟著南明朝廷的話,現在或許跟馬世安一樣。老早的已經回家養老去了,怎麽可能還會有後麵這些事兒呢?
北伐對於高傑來說,絕對是人生當中最高光的時刻,這要是沒有殿下的寬宏大量,這就不可能會實現自己一部分人生目標,所以對於殿下這個人高傑是從心中感激的。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心中的目標隻能是在腦子裏實現,純靠想象的,但是高傑卻在戰場上實現了一部分。
帶兵打敗滿清人,對於多少漢人將領來說,這是一種執念,但可惜的是他們沒機會實現了。
“起來坐下吧,今天這裏沒有外人,還是跟原來在軍隊裏的時候一樣,弟兄們的情分不要生分了,規矩是給別人來看的,咱們吃喝舒坦就行。”
朱慈琅並沒有讓大家離得太遠,一個圓桌三個凳子,桌子上十來個菜,酒杯已經是倒滿的,這就跟家常宴席一樣,無形當中拉近了君臣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