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水泥廠和煤礦

字數:2811   加入書籤

A+A-


    其實有這個擔憂是非常正常的,曆朝曆代我們都有打進草原的曆史,可我們從來沒有在草原上設置行政機構,更加沒說把這裏變成和內陸一樣的地盤。
    大部分時間都是派遣一批軍隊過來,把草原上的各位王爺集中到一塊會盟,他們公開承認中央朝廷的統治,這事兒也就算是過去了,等到朝廷勢力弱的時候,這些草原王肯定會推翻自己當年的承諾,然後雙方再進入一次戰鬥,誰勝誰負,那就得看老天爺了,反正勝利的一方擁有話語權。
    對於兵站的檢查,足足用了朱慈琅將近一天的時間。當然不僅僅是隨便看看,甚至還模擬了一波草原狼來攻擊的情況,讓兵站內部的士兵使用各種武器對外進行攻擊。
    朱慈琅就此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這可是大明王朝在草原上立足的根本,如果要是這玩意兒能夠站穩腳跟的話,大明王朝在草原上實施的省縣改革將會一舉成功,如果要是這玩意兒頂不住,那所謂的改革就是一句空話,沒有人會相信我們的改革能夠成功。
    別人不知道朱慈琅對草原為什麽會有那麽大的想法。諸葛元現在熟悉了朝廷的政務,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不管是草原還是遼東,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個威脅,曆朝曆代傾盡在北方防線上的錢,那可是占據了整個朝廷支出的四分之一以上。這還是一些正常的年份,如果要是在比較危險的年份,這個數字甚至能夠達到一半以上。
    明朝末年的遼餉就是這樣,拖垮了整個朝廷,也難怪朱慈琅想著一舉解決來自於北方的危險。隻要是在草原和遼東的土地上有大量的兵站,那就等於我們統治的觸手已經伸進去了,有什麽難以解決的事情也可以通過這些兵站來解決。
    別看裏麵隻有三百五十名士兵,可如果要是相鄰兵站統一行動的話,外麵那些人也抵擋不了,朱慈琅的這一步走得比較長遠。若是成功的話,當可以更改幾千年來南北態勢。
    當朱慈琅回到皇宮的時候,科爾沁會盟的消息也傳過來了,科爾沁作為漠南蒙古第一大部落,自然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大明朝廷吃掉,所以這幫人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孝莊皇太後按照朱慈琅的想法給吳克善寫了一封信,希望吳克善能夠成為大明朝在草原上的代言人,但是吳克善並沒有任何回音。
    對於這樣的一個回複,朱慈琅也是明白的,既不答應你也不拒絕你,給自己留足了後路。
    孝莊皇太後和吳克善的想法是一樣的,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拚一把,孝莊皇太後眼下是投降了我們,但內心當中的野心可一點兒都不小。還希望借助草原那邊重掌權力,比方說朱慈琅在進攻草原的時候吃了虧,自然而然地就要倚重於孝莊皇太後。
    那人家也不可能給你白幹事兒,要是替你解決了草原上的一些事情,那麽福臨是不是得有一個新的職務呢?
    對於孝莊皇太後的想法,朱慈琅一開始就看得跟明鏡一樣,投降之後搬到田莊裏去,並不是說放棄了權力,而是以退為進。人家不主動的求朝廷,而是想讓朝廷求她。
    滿清人這邊人家是幫不上忙了,但北邊兒蒙古人那邊兒還是人家的娘家,在草原上也擁有不小的威信。
    “吳克善異想天開,光想著領導蒙古各部落,也不看看自己的屁股擦幹淨了,當年所做的那些事情,各部落的首領可還都記得呢。”
    諸葛元看著草原上發回來的奏折冷笑著說道。
    吳克善當年幫著滿清人攻打各部落,那可是出了不少的力氣,也讓各部落損失慘重,現在搖身一變,想要讓各部落都聽他的,你把那些人命都賠上了嗎?
    “讓他們慢慢的折騰吧,不管最終折騰成一個什麽樣的,我們都要以武力獲得勝利,隻有軍隊開到草原上才是最終的勝利。”
    史可法這個時候也表現出自己的強硬,這些日子大明軍隊不斷的獲勝,兵部衙門也總結出一些事情,那就是靠著歸順和不戰而屈,人之兵固然能夠省事兒,但是後續的麻煩實在是太多了。
    可如果要是靠著打仗獲勝了奪來的地盤,那些麻煩事兒就比較少了,當地所有的反抗勢力被連根拔起,甚至有反抗思想的人也被我們著重對待。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們在當地無論推行各種政策,在鮮血的影響之下,當地老百姓都知道該聽誰的。
    比方說現在的高麗國,整個國家都淪為奴仆之國,那些人不想反抗嗎?可鄭森別看是個白白嫩嫩的年輕小生,但是在高麗國手段殘忍。各路反抗人員一律殺幹淨,包括全家老小在內。
    按照鄭森在當地所說的,隻要你的手撫摸到了刀柄,你就得想想接下來的後果。死去的可不僅僅是你自己,包括你的九族在內,你想讓這些人都死嗎?如果要是有想送你九族上路的想法,那就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要是沒有的話,盡早離那把刀遠一點。
    所以朝廷在高麗國做的事情雖然過分,但經過第一二輪的反抗之後,十數萬反抗分子被殺。現在剩下的那些人如同綿羊一樣,一個個的老老實實接受占領軍的安排,為大明王朝世代提供糧食。
    “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裏,要在各處修建水泥廠,還有多少煤礦,這些地方我已經標出來了,讓手下的人盡快去找吧,修建兵站也好,修建道路也好,水泥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朱慈琅剛才沒聽他們的爭論,隻是在地圖上做標記,現在都已經標記完了,大部分都是草原附近的露天煤礦。
    當這些地方標記出來之後,在場的幾位大人滿腦門子的問號。根據他們所知道的殿下可從來沒去過這些地方。這到底是如何知道當地有煤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