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1章 月考

字數:3637   加入書籤

A+A-


    時光如梭,轉眼就到了宋氏族學月考的日子。
    宋氏族學每月初六都會進行一次月考,以檢驗學子們這一個月來的進益。
    這一日,課堂內比往常的學習氛圍更濃了一些,俗話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不少學子都在抓緊最後的時間默誦經文,翻看筆記。
    李銘走進來,一眼就看見宋依白正捧著《中庸》專注閱讀。
    他輕嘲一聲:“嗬!《大學》還未學完,就看起《中庸》來了,就跟自己看得懂似的!”
    他的聲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讓半個學堂的人都聽見。
    幾個平日與他交好的學子也跟著竊笑起來,目光在宋依白身上打轉。
    宋依白緩緩抬眸,目光平靜如水:“李師兄倒是很關心我讀什麽書。"
    她聲音清越,不疾不徐,手中書頁輕輕翻過一頁,仿佛方才聽到的不過是清風過耳。
    李銘被她這般淡然的態度噎了一下,隨即冷笑道:”我這是好心提醒你,今日考的是《大學》,你抱著《中庸》裝模作樣,到時候考砸了可別哭鼻子。"
    "不勞李師兄費心。"宋依白唇角微揚,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大學》《中庸》本就是一脈相承,既然要論學問,又何必拘泥於一書一章?"
    這話說得從容不迫,卻讓李銘一時語塞。
    他張了張嘴還想反駁,卻見周夫子已捧著考題步入課堂,隻得悻悻住口,狠狠瞪了宋依白一眼。
    試題發下來,宋依白看了一下,發現都是需要默寫和平日夫子講解過的經義。
    她唇角微勾,這些對現在的她而言,實在是太過簡單了。
    不過也難怪,乙班的學子各個學渣,要是出的試題稍微難一些,恐怕成績更是慘不忍睹……
    她執起筆,筆尖在宣紙上輕輕遊走。
    默寫經義時,她行雲流水般一氣嗬成,字跡清雋工整,恰如秦夫子評價的那般"初具風骨"。
    遇到需要闡發經義的題目,她略作沉吟,便以簡潔精準的文字作答,既不失本義,又透著獨到的見解,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周夫子在考場中緩步巡視,經過宋依白案前時,腳步微微一頓。
    他垂眸看著她筆下漸成的答卷,目光在她清麗的字跡上停留片刻,又在她精煉的論述處細細品讀。
    見她答題時不慌不忙,下筆沉穩有力,全然不似其他學子那般焦躁,不由暗暗點頭。
    與宋依白相隔不遠的薑玥,此刻卻是另一番光景。
    她時而蹙眉沉思,時而提筆疾書,額間已滲出細密的汗珠。
    不過比起從前完全無從下筆的窘迫,今日她至少能將一些經文默寫,對一些淺顯的經義題也能寫出幾分見解。
    這份進步雖不及宋依白那般耀眼,卻也讓周夫子捋著胡須點了點頭。
    宋景元則仍舊是對著窗外發呆,周夫子對宋景元的模樣已經見怪不怪,隻輕輕搖了搖頭便走開了。
    這位宋家公子向來對讀書興致缺缺,能安安分分坐在考場裏已是難得。
    李銘不時抬頭張望,見宋景元仍舊是啥也不會的草包樣,這讓他心情大好。
    目光在投向宋依白,卻見她正好擱下筆,開始檢查答卷,那氣定神閑的模樣更讓他心頭火起。
    “嗬!裝模作樣,就好像自己全都會似的!”
    李銘並不認為宋依白能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從一個連字都寫不工整的差等生,一躍成為能應對自如的優等生。
    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她故作姿態罷了。
    時間一到,周夫子便命眾人停筆交卷。
    學子們陸續上前,宋依白將答卷雙手奉上時,周夫子特意多看了她一眼,目光中帶著幾分讚許。
    "三日後放榜。"周夫子收齊試卷,淡淡說道。
    黃昏時分,宋依白、薑玥和宋景元三人照例去了甲等齋舍找林嶼白。
    屋子裏空蕩蕩的,並不見林嶼白的身影。
    正當三人奇怪時,隔壁的陳允禮從屋中走了出來。
    “依白,你來了?”陳允禮快步上前,語氣熱絡得仿佛他們之間從未有過嫌隙,"嶼白兄,被他妹妹喊回家去了!說是他爹上山打獵,摔傷了腿!”
    “今日你們恐怕補習了,你們要是不嫌棄,可以來我屋,我也可以幫你們補習的!而且……不花銀……”
    “我嫌棄!”
    不等陳允禮的話說完,宋依白直接打斷,然後朝著外麵大步走去。
    薑玥白了陳允禮一眼也跟了上去。
    宋景元則一臉的似笑非笑:
    “陳允禮,還是不要在我妹妹身上白費心思了!
    我勸你要是想攀高枝,趁早換目標!
    免得一年後,我妹考中縣試案首,你們徹底沒戲後,沒軟飯吃了!”
    這話一落,宋景元也不等陳允禮反應,直接出了院子……
    “妹!你們幹什麽去?回家嗎?”
    宋景元追出來,就見宋依白和薑玥朝著族學外麵走。
    “三哥,我們得去陳家村一趟!據我所知,林嶼白家窮,他爹要是真的如陳允禮所說,摔傷了腿,此時他家裏怕是連請郎中的錢都拿不出來。”
    宋依白腳步不停,語氣卻透著篤定。
    前世她隱約記得林嶼白父親確實在這個時節受過傷,當時因無錢醫治,雙腿殘疾。
    自此,林嶼白父母都癱瘓在床,家中隻有一個十歲的妹妹,照顧不了雙親。
    林嶼白就休學回家照顧父母,後來聽說林嶼白父母為了不拖累兒子,趁著兒女不在家,直接尋了短見。
    在聽到林嶼白的消息時,他已經高中狀元,並且沒幾年就成了太子太傅……
    傳言,他性情陰鬱,估計和這件事情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