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寓教於樂

字數:6724   加入書籤

A+A-


    競爭,逐漸變成了常態。
    在陳山長刻意的引導下,蘇墨與陳尚澤的學業,開始真正地飛速猛進。
    進度快到什麽地步呢?
    陳山長已經開始讓他們,開始研習八股文的寫法。
    “破題,承題,起講……”
    對於文章的寫作,蘇墨簡直無往而不利。
    畢竟有著成年人的思維,對經義的解讀往往一針見血。
    以至於陳山長批閱著他的文章時,總會連連讚歎。
    “好!此等見地,已不輸於府試的童生,若能更進一步,脫去其中匠氣,舉人有望。”
    而陳尚澤這邊雖天賦稍遜,卻因蘇墨帶來的巨大壓力,將勤勉刻入了骨子裏。
    他的文章四平八穩,基礎紮實無比。
    “尚澤,你的根基很牢固,勝在穩健,日後可將此長處著重發揮。”
    陳山長看了兩人的文章後,滿意的點了點有,隨後開始今日的課程。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陳山長撚著胡須,開始為兩個弟子講解《論語?子罕篇》中的這句名言。
    “所謂知者,通達事理,明辨是非,故而心中沒有困惑。”
    “所謂仁者,心懷天下,寬厚待人,故而胸中沒有憂愁……”
    陳山長聲音溫和,目光在蘇墨和陳尚澤臉上流轉。
    蘇墨凝神靜聽,將夫子的話與心中的批注相互印證,若有所思。
    而陳尚澤卻皺緊了眉頭,他不由舉起手來,臉上滿是不理解的困惑。
    “父親,孩兒還是不明白,這勇者不懼……”
    “若是遇到攔路的強盜,手裏拿著明晃晃的刀子,要搶錢傷人,難道心裏也不能害怕嗎?那不是傻大膽嗎?”
    聞言,陳山長微微一笑,並未因兒子的鑽牛角尖而動怒。
    “尚澤你問得很好,聖人所言不懼,並非指你心中不能有半分畏懼之情,那是人之本能。”
    “而是指縱使心存畏懼,亦不能因此動搖你的決心,改變你所堅守的道義。”
    他循循善誘道。
    “譬如那攔路強盜,他行的是不義之事。你心中雖怕卻仍能挺身而出。”
    “或曉之以理,或奮力抗爭,堅守不向惡低頭之義,這便是勇者不懼。”
    陳尚澤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但那雙清澈的眼睛裏,依舊殘留著一絲迷茫。
    蘇墨看著陳尚澤這副模樣,心中忽然一動。
    強盜……道義……不退縮……
    他忽然想起了自己袖中,那卷剛寫完不久的《西遊記》手稿。
    恰好他剛寫到,白虎嶺唐三藏逐悟空這一難。
    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破妖魔偽裝。
    唐僧的肉眼凡胎,卻隻信眼前所見。
    悟空堅持降妖,是為了保護師父,
    唐僧固守慈悲,卻險些葬送性命。
    這其中的誤解與衝突、堅持與犧牲,不正是對勇者不懼最直觀的詮釋嗎?
    而能引起共鳴的故事,遠比空洞的說教更能打動人心。
    或許可以用這個猴子的故事,幫陳尚澤真正理解這其中的深意。
    心中有了想法,蘇墨在下午課業結束後,沒有像往常一樣立刻告辭。
    “山長,學生想借您的書案一用,謄寫幾頁文字。”
    “哦?這是何事?”
    “學生近日偶得一故事,或可解師兄今日之惑。”
    聞言,陳山長與陳尚澤皆是一愣。
    陳山長好奇心起,欣然應允道。
    “去吧去吧。”
    蘇墨謝過,走到偏廳的書案前,鋪開帶來的粗紙。
    他飛快地將那三打白骨精的片段,用最淺顯的方式,重新謄寫了一遍。
    隨後,蘇墨特意在旁邊用更小的字,加了一行清晰的批注。
    “悟空明知打妖必受師父責罰,甚至被逐,卻仍堅持護師父周全,此為勇也。”
    “唐僧篤信西行取經乃大宏願,縱使千難萬險,妖魔環伺,亦不改其誌,此亦為勇也。
    “故曰勇者不懼,正如經中所言,君子心懷道義,雖遇困厄誤解,亦不改其誌,不退其行。”
    他將這幾頁紙仔細吹幹,遞給了陳尚澤。
    “師兄,此乃我近日所作的一個小故事,或許能幫你解今日課堂之惑。”
    “故事?”
    陳尚澤好奇地接過。
    “新的故事嗎?”
    他知道蘇墨在寫話本,對此並不奇怪。
    起初還看得漫不經心,嘴裏嘀咕著。
    “又是猴子打架……”
    可漸漸地,他的眉頭舒展開來,看得入了迷,手指飛快地撚著書頁。
    當他讀到悟空被唐僧誤解,八戒還在旁邊煽風點火時,他氣得哼了一聲。
    當他讀到悟空最終還是打死了妖精,並附上的那段批注時。
    他猛地一拍大腿,臉上露出豁然開朗的神情!
    “我懂了!我徹底懂了!”
    他激動地抓住蘇墨的手,興奮的說道。
    “原來勇者不懼,不是說心裏一點都不害怕!是像那孫悟空一樣!”
    “他肯定也怕師父念咒,怕被趕走,但他更怕師父被妖精吃了!所以就算知道後果嚴重,他還是要打!”
    “還有那唐僧!”
    他眼睛亮晶晶的,繼續道。
    “他肯定也怕路上的妖魔鬼怪,可他心裏裝著取經的大事,就不怕了!這也是勇者不懼!”
    “所以說!要是真遇到強盜。”
    他握緊小拳頭,臉上帶著一種莫名的勇氣。
    “就算我心裏害怕得要死,腿肚子都在打顫,但隻要我守住不害人、不貪財的本分,我就敢瞪著他!我就不向他低頭!”
    陳山長不知何時也走了過來,他一直站在門外,聽著兒子的這番高談闊論。
    他臉上帶著欣慰的笑容,走進來,拿起那幾頁稿紙,細細讀了一遍。
    他起初眉頭微皺,心中暗道。
    “這孩子,心思活絡是好,可莫要沉迷這些話本閑書,耽誤了讀經正業。”
    可這個想法,在他看到蘇墨那段緊扣經義的批注時,卻是瞬間消失掉了。
    眼中露出了驚喜與讚許。
    “妙!妙啊!”
    陳山長撫須讚道。
    “以故事解經義!深入淺出!比老夫今日在課堂上講的,效果好上十倍不止!”
    忽然,他看向蘇墨,眼神複雜道。
    “你這猴精的故事若是傳揚出去,怕是能幫不少像尚澤這般困於字麵,難解深意的學童,真正明白何為勇者不懼了。”
    聞言,蘇墨笑了笑道。
    “山長與我想的不謀而合,這冊《西遊記》話本,學生已與雅集齋的張公子合作,不日便要刊印發行了。”
    “哦?已經要刊印了?”
    陳山長更是驚訝,隨即大笑起來。
    “好!好!你這孩子,當真是文武雙全,不僅學問做得好,連這生財之道都如此不凡!”
    說到這裏,他又不禁感慨道。
    “《論語》之中,許多義理確實深奧難懂,我等夫子講解,往往失之枯燥。”
    “學童們也常因無具象參照而困惑,死記硬背,難得真意。”
    “你這《西遊記》的故事,若是能廣為人知,以話本為橋梁,倒真能讓經義更易被尋常百姓所接受。”
    他看著蘇墨,眼中充滿了期待。
    “你且繼續寫下去,這故事既能讓你自己,借此深化對仁、義、勇的理解,輔助備考。”
    “又能通過書坊刊印,幫更多學童借故事悟經義,此乃大功德一件啊!”
    蘇墨聞言心中一動。
    將話本與經義巧妙結合,既能賺錢,又能輔助學習,甚至還能收獲教化之功?
    這倒是個一舉多得的好主意。
    他當即點頭應道。
    “學生明白了,日後書寫,盡量將聖人教誨,融入情節之中,寓教於樂,不負山長期望。”
    傍晚,蘇墨回到家中。
    隔壁院子裏,大房伯母正坐在門口,一邊擇著野菜,一邊豎著耳朵聽三房的動靜。
    見倒蘇墨背著書包回來,便陰陽怪氣地開口道。
    “喲,這不是寫猴子精的大才子回來了嗎?聽說你現在整天搗鼓那些神神鬼鬼的閑書?”
    “嘖嘖,正經的聖賢經書不去鑽研,偏搞些邪魔外道的東西!”
    “也難怪,你這種貨色肯定是不敢去丁家族學,跟我們文兒比學問的!”
    蘇墨腳步一頓,想了想,他今天心情不錯,也懶得計較,正準備回屋。
    但他剛轉身,懷裏掉出了一張紙。
    正是他給陳尚澤謄抄的那份,白虎嶺降妖的存稿。
    他彎腰撿起,目光掃過從茅房走出來的蘇文。
    忽然改變了主意。
    他清了清嗓子,朗聲將那段悟空被誤解,仍堅持降妖的情節,一字一句地讀了出來。
    讀完,他看向蘇文問道。
    “蘇文堂哥,你在丁家名師門下,想必學問大有長進。”
    “你說這孫悟空明知會被師父誤解,卻仍要堅持打死妖精,這對應了經中哪句道理?”
    蘇文張口結舌,憋了半天,臉漲得通紅,他哪裏思考過這些?
    先生隻讓他們死記硬背,他連勇者不懼四個字都沒說出來。
    大房伯母張了張嘴,沒有說出個一二三來,她哪裏懂這些聖賢道理?
    蘇墨將稿紙收好,平靜地說道。
    “大伯母,寫話本並非閑玩,我是借故事讀懂經義,這總比死記硬背,卻不知其意要強得多。”
    此話一出,大房伯母心中不禁後悔,早知道是這樣,她就不嘴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