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他和所有家人為她驕傲
字數:4247 加入書籤
一切準備就緒,江之瑤深吸一口氣,平複下心緒。
她上前一步,在琪琪麵前彎下腰,伸出手柔聲說道:
“琪琪,我們出發吧,醫生阿姨正在裏麵等我們呢。”
琪琪仰起小臉,毫不猶豫地將小手放入江之瑤的掌心,緊緊握住。
兩人牽著手,一步一步平穩地向前走去。
柳敏夫婦和幾位老人默默跟在身後,目光始終追隨著那個小小的身影。
沿途,其他病房的家屬們聞聲而出,自發地站在走廊兩側,為琪琪送上鼓勵的話語和祝福的目光。
在這條充滿溫情的通道中,琪琪挺起小小的胸膛,在眾人的注視下,宛如一位驕傲出征的小戰士。
讓琪琪自己走進手術室,是沈兮妍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她希望孩子能以最熟悉、最勇敢的姿態走進手術室,而不是被動地躺著被推進那個未知的空間。
站在手術室門前,江之瑤停下腳步,回頭望向身後滿眼擔憂的家屬們。
她朝柳敏和陳康鄭重地點頭,用目光傳遞著無聲的承諾。
視線不經意間對上祁琛溫和的目光,他眼中那份鼓勵讓她紛亂的心緒忽然安定下來。
她微微抿唇,難得地對他露出一抹柔和的淺笑。
這時,琪琪也轉過身,仰起小臉對柳敏說出那句讓所有人心碎又驕傲的話:
“媽媽不哭,琪琪去打怪獸了。”
說完,她的小手緊緊牽著江之瑤,頭也不回地走進了那道門。
手術室的門在眾人麵前緩緩閉合,將內外兩個世界分隔開來。
一直強撐著的柳敏,在看到門徹底關上的那一瞬,淚水終於決堤般滑落。
陳康將心碎的妻子緊緊擁入懷中,聲音沉穩而堅定:
“別哭,我們要相信沈主任,更要相信我們的女兒。”
“現在,我們安心等她們凱旋。”
與此同時,所有的拍攝設備也已全部啟動,高清直播信號也同步傳輸至各個終端。
華京醫院最大的會議室內座無虛席,盡管無法進入手術室現場觀摩,從全國各地趕來的神經外科專家們仍齊聚於此。
期待在手術成功後,能第一時間與沈兮妍進行深度交流。
術中喚醒技術本身在頂尖醫院雖有應用,但為如此低齡的患兒進行腦功能區深部腫瘤切除,在國內幾乎沒有先例。
這一操作的難度堪稱神經外科領域的珠穆朗瑪峰,是真正的地獄級挑戰。
而此時,華大醫學院的多功能廳內也是坐滿了老師和學生,在徐儒森院士的推動下,學校特意組織了這場實時直播教學。
當直播畫麵中出現那個小小的身影,不哭不鬧、無比配合地獨自走進手術室時,直播畫麵外的眾人響起一片壓抑的低呼。
震驚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敬佩。
所有人都明白,在這看似簡單的畫麵背後,是沈主任團隊對孩子進行的一係列專業、耐心的心理引導和行為訓練。
這一刻生動地印證了:一名卓越的醫生,不僅要手握精湛的技術,更要懂得運用智慧與仁心。
景珩靜坐於醫院會議室角落,聽著現場各位專家對手術難度的低聲探討,他緊抿著唇,目光始終未從屏幕上那個專注的身影上移開。
沒有人比他更明白,他心愛的女孩此刻正站在醫學領域的風口浪尖。
若手術成功,迎接她的將是無數的讚譽與光環;
可一旦出現閃失,她所要麵對的,將是遠比普通醫生更為嚴苛的審視與責難。
正因深知其中風險,她依然選擇公開直播這場手術。
這份敢於接受業界審視的自信,和直麵一切結果的強大魄力,已足以讓他和所有家人為她感到無比驕傲。
此刻,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為她掃清所有手術之外的幹擾,並給予毫無保留的信任與支持。
手術室內,一切準備就緒,沈兮妍注視著琪琪勇敢走進來的身影,眼底泛起溫柔漣漪。
她迎上前,在琪琪麵前蹲下身來,平視著孩子的眼睛:
“琪琪真勇敢!阿姨之前教你的‘打怪獸’順序,都還記得嗎?”
小家夥用力地點點頭,口齒清晰地複述:
“記得!先睡覺覺,等怪獸出來,阿姨叫醒琪琪一起打敗它,打完怪獸再繼續睡覺覺就好啦!”
這番童真卻又條理清晰的回答,將手術室內外的緊張氣氛消散了些。
幾位嚴陣以待的醫護人員口罩下的嘴角不自覺地微微揚起。
而直播畫麵前,正屏息關注著這場手術的眾人,也紛紛被這純真勇敢的對話所觸動。
琪琪轉向鬱秋華,乖巧地說道:
“奶奶,我準備好睡覺覺啦,媽媽在等我呢。”
鬱秋華看著眼前這個懂事得讓人心疼的小人兒,眼中滿是慈愛與讚許:
“好孩子,真勇敢,奶奶這就讓你舒舒服服地睡覺覺。”
等到麻醉步驟完成,眾人恢複了嚴肅的表情。
沈兮妍口罩上方的雙眸專注沉靜,看不出絲毫波瀾,略顯清冷的嗓音傳出:
“擺體位。”
醫護團隊輕柔地將孩子調整為側臥位。
緊接著,沈兮妍的雙手穩穩托住孩子的頭顱,依據著影像資料,調整著旋轉角度。
“頭架。”
隨著一聲輕微的聲音,孩子的頭部被牢固地固定在這個為她量身定製的最佳位置上。
沈兮妍再次抬頭,目光掃過導航屏幕,確認那條虛擬的手術路徑與現實的暴露區域完美重合。
“消毒鋪單。”
從手術開始,除了與琪琪的溫柔交流外,沈兮妍發出的指令始終如此簡潔、清晰、堅定。
鬱秋華的目光未離監護屏幕,隨著數據的波動不時微調著藥物輸注速率。
她頭也未抬,對身旁觀摩的徐儒森低聲說道:
“老徐,看這孩子的生命體征和術前配合度,平穩得出奇。”
“單看術前表現,我幾乎可以預見,這台手術的成功已是十拿九穩。”
她側首與老友交換了一個眼神,欣慰與感慨在目光中流轉:
“這樣的後生,當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徐儒森聞言卻未立即接話,隻是目光深沉地注視著手術台。
這台手術的基本操作對他這位愛徒而言,本不算難題。
真正的考驗在於——如何在如此險要的邊界條件下實現腫瘤全切。
既要根除病灶,又要毫發無損地保全每一處神經功能,這其中的分寸拿捏,才是這台手術最艱難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