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春雨貴如油
字數:4670 加入書籤
村民正擱地裏幹活呢,被雷聲驚了一大跳。
但反應過來後,都喜笑顏開的,“這是……要下雨了!?”
“老天爺呀,旱了兩年,你終於舍得賜下甘霖了。”
“嘩啦啦”雨點如豆,從萬裏高空砸下,地上暈開一朵朵水花。
百花村的村民還好,他們不缺水,見下了雨,紛紛找地避雨。
後安置的流民們,看著雨水,直接泣不成聲。
“兩年了,終於看見雨水了,不容易啊。”
“走啊,躲雨去,愣著幹啥。”白花村的村民都衝到了磨坊裏,那台石碾依舊,屋頂是新蓋的稻草,很厚實。
後來的村民都沒來,直覺體驗被暴雨衝刷的滋味。
“你們先走,我們想感受感受被雨淋的滋味。”
“傻不傻?快進來,這會兒天氣冷,淋病了可不是好玩的。”
“我們再臨會兒,太久不見雨水,怪親切的。”
積蓄了兩年的雨水,一發便不可收拾,直接下了兩天。
百花村的村民很開心,其他村亦然,有了雨水,就可以開始春種。
土地得到雨水的滋養,野菜會一茬茬往外冒,又可以緩解糧食的危機。
總之,隻要有雨,他們就餓不死。
“下雨了,這場動亂也該終結了。”山上,黑衣男子看著底下一頂頂營帳,麵色肅穆。
綿綿細雨隔絕了他的麵龐,卻隔不去他渾身的肅殺凜然之氣。
“副統領,咱們什麽時候行動?”
“再等等。”男子摸索著腰間的短劍,視線透過雨幕看向遠方,“清水縣的人什麽時候會到?”
“估計中午會到。”
俊秀男子點點頭,薄唇微抿,“知道了,到了通知我一聲,我要去見一個人。”
……
老張家都在家裏避雨,雨點衝刷著屋頂颯颯作響。
“還好咱們動作快,搭好了房子。要不,咱們都得被淋成落湯雞。”
“這場雨來得真及時,眼看著要春種,今年肯定有個好收成。”
“風調雨順,盛世之兆啊!”祁大夫喃喃,他的聲音很小,完全被雨聲掩蓋。
周蘭花皺眉看著雨幕,“千山,你去你大姐他們村子看看,他們回來沒?”
“嗯,是該去看看。”張千山帶著鬥篷,穿著蓑衣出了門。
周蘭花臉上帶著憂愁。
程家一直也沒個消息,也不知是南下了,還是遭了難?
另一邊,唐二牛也穿上雨具,回到了自己村。
他得去看看大哥他們回來沒?是死是活?
隻有林藍望著雨幕沉思,也不知道徐永川他們到哪了?啥時候才能回來?
還有林白,也希望他能平安。
下雨並不耽誤祁大夫活動,他躲著雨,來到了白家。
“大夫,你那藥真好使,承安臉上的疤淡化了許多,假以時日,一定能全部去除。”白婆子喜氣洋洋的。
“師傅出手,自然沒得說。”
“菲兒,也謝謝你。”白婆子親親熱熱的拉著她的手,看向劉菲兒的目光熾熱了些。
要不是劉菲兒,祁大夫會這麽盡心才怪?
畢竟,祁大夫跟他們家又沒什麽交情。
劉菲兒回避著她的目光,“不用,大家鄉裏鄉親的,伸把手罷了,應該的。”
醫治好白承安,她心裏也可以鬆快些。
“菲兒,你覺得我家承安怎麽樣?”劉菲兒跟著祁大夫行醫,以後也是有前程的,白婆子忍不住動了心思。
劉菲兒假裝沒聽見,“嬸子,我師傅在叫我,我得走了。”
“去吧,有空來家裏坐啊。”
劉菲兒急匆匆走遠,甚至跑到了祁大夫前頭。
祁大夫人老成精,自然看穿了白婆子的心思,“丫頭,你跟白家小子……”
“師傅,我跟你說實話吧,其實我之所以這麽幫著他,主要是愧疚。”這些話憋在心裏許久,可她也沒個說知心話的人,都快憋瘋了。
如今祁大夫問起,她忍不住傾述。
“愧疚啥嘛?難道他受傷是因為你?”
“並沒有證據,但我總覺得跟我有一定的關係。”
接著,她把自己跟錢老三之間的糾葛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也許不一定呢。”
“我想了一圈,隻有這種可能,要不,誰會對他一個文弱書生下手?”
“所以,我們都誤會你了,你對白家小子沒那個意思。”
“師傅,你何必拿我開涮,我是什麽身份,人家什麽身份,我們……不合適。”
“真想好了?”
“想好了,我現在什麽都不想,隻想好好學醫。”以後有一技傍身,也能安身活命。
“也好。”
不多時,張千山又冒著大雨回來了。
“怎麽樣?你大姐他們可有回村?”
張千山搖頭,“他們村都是安置的流民,我連幾個原住民都沒看見。”
“這麽說,他們村是集體南下了?她怎麽那麽傻?你舅都知道咱們會進山,她咋就不知道往山上跑呢。”
張大柱聲音幽幽,“你閨女在家啥地位你又不是不知道?家裏什麽時候能輪得到她做主呀?”
“這可怎麽辦呐?”
“舅母,你別急,等剿滅了叛軍,他們得了消息,一準會回鄉的。”
“希望如此吧!哎”
自下了山,林藍還跟著老張家搭夥吃飯,連同祁大夫一起。
許氏跟張曉雲手藝見長,周蘭花現在也不怎麽管事,由著她們造。
林藍覺得還算自在,便一直搭夥吃。
飯桌上,林藍說,“大哥,麻煩你去鎮上跑一趟,幫我訂些農具,莊子上等著用呢。”
春回大地,一切又回到了正軌,春耕刻不容緩。
“好,我吃了飯就去。”
“表嫂,春種的時候說一聲,我們都去幫忙。”張千水如今無事可幹,便跟著家裏人一起下田。
“行,不會忘記你們的。”
飯後,張千山又冒著大雨去了鎮上定製農具。
“大哥,鎮上的鋪子開張了沒?”
“開張了,但大部分都冷冷清清的,隻有鐵匠鋪子跟糧油鋪子生意還不錯。”
“也對,民以食為天,糧油鋪子什麽時候都不會缺生意。農具也是眼下急需的,可不就忙嗎。”
縣裏湧進大批流民,個個都得墾荒,加上土匪破壞,沒幾家不需要打造農具的。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跟之前一樣。”許氏懷念之前在官道上開鋪的日子。
“再等等吧,等過些日子,鎮上會重新熱鬧起來。”
“等收拾好,我們又去官道上開鋪子。”
“不急,現在時局還不穩,出行的人少,再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