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七十塊手表換一輛二手車

字數:4298   加入書籤

A+A-


    一個小時後,陳衛民麵前堆滿了籌碼,“感謝兩位先生的慷慨。”
    巴莎耶夫笑道:“謝爾蓋,我越來越喜歡這小子了。”
    “巴莎耶夫,你的第一項業務就是和陳先生合作,至於利潤嘛……你看著分配,還有,西伯利亞軍區報廢的汽車,都和他交換物資吧,我也回遠東軍區看看能不能淘換一批汽車。”
    陳衛民大喜,“感謝謝爾蓋和巴莎耶夫先生。”
    “我們是雙贏,對了,下一次多弄點日本的電子表,上流社會比較注重品質。”
    “完全沒問題,價格方麵……”
    “反正都是以物易物,你們兩人商量著辦。”
    隨後,謝爾蓋帶著身邊的女人下樓了。
    巴莎耶夫問道:“陳,你怎麽會認識我呢?”
    “如果我說,在夢裏見過你,你信不信?”
    “上帝啊,你有超能力?我聽說華夏人人有超能力。”
    陳衛東哈哈笑了起來。
    巴莎耶夫招來一個夥計,說道:“把陳先生的房間搬到四樓。”
    “巴莎耶夫先生,我現在的房間已經非常好了,不用麻煩。”
    “既然是朋友,那就必須住舒服,明天中午,我們一起商量商量怎麽辦。”
    “那我就不客氣啦,巴莎耶夫先生,冒昧的問一句,你的公司還沒開展業務嗎?”
    巴莎耶夫聳了聳肩,說道:“是的,我曾經是西伯利亞軍區的營長,去過阿富汗,所以我就不當兵了,合夥和謝爾蓋等人開了個貿易公司,謝爾蓋來參加我們公司的開幕式,沒想到碰到了你。”
    “哈哈,來得早不如來的巧,巴莎耶夫先生,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是的,合作愉快。”
    送走巴莎耶夫後,陳衛民帶著索菲亞下了樓。
    他們的房間,已經從樓下搬到四樓的套房裏,三室兩廳。
    一臉懵的徐燕,坐在房間內,緊張的不知所措。
    陳衛民和索菲亞進房間,徐燕緊張的站了起來。
    “徐姐,她是索菲亞,以後她就是我們公司在西伯利亞的代言人,索菲亞,她叫徐燕,不會俄語,也不會英語,你抽空……”
    “老板,我能簡單的說幾句。”
    “哦,行,早點休息,明天有大事。”
    回到房間,陳衛民和索菲亞深入溝通了半個小時,才沉沉的睡去。
    第二天一早,索菲亞又早早的去上課了。
    等到十一點半,陳衛民提著兩個麻包去了餐廳。
    “陳先生,我們老板在裏麵等您。”
    巴莎耶夫給了陳衛民一個大大的擁抱。
    “朋友,讓我看看你的貨物。”
    “當然。”
    陳衛民打開麻包,拿了幾塊遞給巴莎耶夫。
    巴莎耶夫對另一個中年人示意了一下。
    中年人看了看,點了點頭。
    “好吧,朋友,我想我們的合作可以開始了,這是一批馬上要退役的汽車。”
    巴莎耶夫說著,拿了厚厚一疊資料。
    陳衛民立刻打開看了起來。
    一共一百輛汽車,全部都是嘎斯越野車,而且還有十幾輛軍用版。
    最短的行駛裏程隻有一千多公裏,最長的超過了十萬。
    陳衛民從包裏拿出他在燕京調研的車輛價格。
    就沒有嘎斯汽車,以伏爾加和拉達為主。
    一萬公裏以下的伏爾加,在燕京能賣到三萬七,價格和新車差不多。
    同理,嘎斯汽車應該也是這個價格,哪怕嘎斯汽車是越野車,應該也值這個價格。
    “陳,我們商量後認為,十輛二手汽車換你這批手表。”
    “巴莎耶夫,據我所知,一輛嶄新的嘎斯汽車售價兩萬盧布,大概相當於兩千多美元,何況已經行駛了幾萬公裏,十輛嘎斯車的價值不會超過一萬美元,可我這批手表價值五萬美元,他們的價值不能劃等號。”
    巴莎耶夫笑道:“上帝啊,你不能這樣算,據我所知,這一塊手表在你的國家價值十幾美元,你卻賣給我五十美元?”
    “但我需要高額的利潤才能支撐我繼續搞下去,而且我們國內的手表也非常稀缺,我們合作必須要雙贏。”
    和巴莎耶夫合作是一把雙刃劍。
    如果陳衛民選擇自己去市場上批發或者售賣,他的利潤率會更高。
    但是,這樣做永遠做不大,隻能像其他倒爺那樣,一趟賺幾萬美元就頂到天了。
    和巴莎耶夫合作利潤率會低很多,但是可以成規模的倒騰貨物,倒爺規模做的越大,將來以物易物的規模才會更大。
    巴莎耶夫有西伯利亞州暢通的銷售渠道,無論什麽輕工業產品,無論多少量,經過他的手,都能快速消化掉。
    “那你覺得應該如何交易?”
    “一萬公裏以下的車型按照兩千美元計價,一萬到十萬公裏一千美元,超過十萬,五百美元。”
    巴莎耶夫噗嗤一下笑了,這人太不要臉了。
    手表按照華夏國內官方匯率計價。
    到了汽車,他按照蘇聯國內黑市外匯市場計價,如果也按照官方匯率計價,一台新嘎斯車,至少三萬美元,兩輛車就能抵得過他這些手表。
    要是這麽算下去,蘇聯就沒值錢的東西了。
    但是陳衛民不這麽看。
    這批車怎麽來的?都是偷的,偷國家的,打著報廢的名義為自己換取利益,贓物有贓物的價值。
    “陳,要是按照你這樣算,至少需要五十輛車?”
    “巴莎耶夫,如果你信任我,這批車我一次性帶走,大概一個月後,我多送一千塊手表,如何?”
    “不不,陳,你胃口太大了,你也說過,要雙贏,十塊手表一輛車,一共一萬塊手表。”
    “兩千五,不能再多了。”
    兩人開始你來我往,耗費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定在了七千塊手表。
    七千塊手表,在華夏價值三十五萬,但是在蘇聯零售,估計能賣七八十萬美元。
    一百輛嘎斯車運到華夏,按照劉誌強的報價,估計至少能賣兩三百萬人民幣。
    這個利潤已經很可觀了,利潤總額很高。
    這就是大規模貿易的好處。
    “陳,下一次,手表要帶,但我希望還是多帶一批罐頭和酒,你知道,這兩樣東西在蘇聯才是硬通貨。”
    “完全沒問題,幫助蘇聯人民度過最難熬的階段,是我的責任。”
    手表畢竟是小眾市場,隻有食物和白酒,才是普通百姓需要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