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屬於我的時代3
字數:3001 加入書籤
幾天後的羊城,陽光正好,街道上的木棉花落了一地,像鋪了層厚厚的紅毯。蔣銳元站在碼頭,望著遠處軍政府的方向,深吸了一口氣:“景行,我們先去拜訪一下孫先生吧。”
“是,少東家。”李宇軒拎著簡單的行李跟在後麵。
軍政府的會客室裏,孫終山先生正對著地圖沉思,見他們進來,立刻放下手裏的放大鏡,臉上露出真切的笑容:“銳元回來了,來來來,坐。”
“孫先生,我回來了。”蔣銳元走到桌前,語氣裏帶著幾分不好意思。畢竟自己撂挑子跑回溪口,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孫問指了指桌上的茶:“嚐嚐,這是蘇聯同誌送的紅茶,味道不錯。”他沒提辭職的事,隻問起溪口的近況,又聊了聊蘇聯的見聞,氣氛漸漸熱絡起來。
蔣銳元說起在蘇聯看到的紅軍訓練,眼裏閃著光:“他們的士兵都帶著紅袖章,喊著‘為了工農’的口號,勁頭足得很。我想著,咱們黃埔的學生,也該有這份精氣神。”
孫問點點頭:“說得好,革命軍隊,首先要知道為誰而戰。你能看到這一點,就沒白去蘇聯一趟。”
兩人又聊了些軍校籌備的細節,從課程設置到教官選拔,蔣銳元聽得格外認真,時不時在本子上記著什麽。李宇軒坐在旁邊,看著蔣瑞元專注的樣子,心裏暗暗點頭——看來這次回來,他是真打算好好幹了。
“好了,銳元。”孫終山看了看天色,站起身,“軍校的開學典禮就在眼前,你繼續去籌備黃埔軍校的工作吧。
“好的,孫先生。”蔣銳元猛地站起來,腰杆挺得筆直。
走出軍政府,蔣銳元的腳步輕快了不少,他轉頭對李宇軒說:“景行,現在你去負責招考學員吧。”
“是,少東家。”李宇軒愣了一下,隨即應道。
很快時間來到了1924年3月的羊城,木棉花正燒得熾烈。清晨的霧氣尚未散盡,李宇軒已站在黃浦軍校臨時考場的廊簷下,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青灰色軍裝袖口。
考場設在原廣東陸軍小學堂舊址,斑駁的牆壁還留著去年戰火的彈痕。他深吸一口潮濕的、帶著珠江水汽的空氣,推開了那扇沉重的木門。
“李監考到——”衛兵的通傳聲在空曠的教室裏激起回音。
考生們陸續入場。年輕的臉上帶著各式神情:有躍躍欲試的亢奮,有強作鎮定的忐忑,還有屬於這個年代的、與年齡不甚相稱的沉鬱。
名冊在他手中沙沙作響。當目光掠過那幾個注定要在史書上留下濃重筆墨的名字時,他的指尖微微一頓。
蔣先雲——他心裏默念著這個在原本時空裏如流星般璀璨而短暫的名字。那是個清瘦的年輕人,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脊背挺得筆直,像一株迎著光的青竹。李宇軒忍不住多看了兩眼,試圖從這張尚且青澀的臉上,找尋後世史料記載中“黃埔三傑”之首的風采。
他的目光繼續遊走。徐象謙坐在後排角落,這個未來的元帥此刻正安靜地磨著墨,眉宇間是山西人特有的沉穩;陳更則顯得活躍許多,正側頭與鄰座低聲說著什麽,嘴角帶著點狡黠的笑意,不愧是未來那個敢在那位麵前耍寶的開心果,左全坐在最前排,鼻梁上架著圓框眼鏡,專注地整理著文具——誰能想到這個文質彬彬的青年,十八年後會血灑疆場?
還有更多他熟悉卻暫時對不上號的麵孔:胡中南……這些在另一個時空軌跡裏或分或合的名字,此刻都鮮活地坐在這個略顯簡陋的考場裏。
有點少啊。他在心裏嘀咕,隨即又自嘲地笑了——曆史從來不是名人錄,那些沉默的大多數,才是真正的底色。
發卷的鍾聲敲響了。銅鍾的嗡鳴在潮濕的空氣裏震顫,驚起了窗外木棉樹上的幾隻麻雀。
試卷是用毛筆謄寫的,豎排的題目散發著新鮮的油墨味。他緩步走在課桌間的過道上,皮靴輕叩著有些返潮的水磨石地麵,發出沉悶的回響。他能聽到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偶爾夾雜著一聲極力壓抑的輕咳。有人在奮筆疾書,有人則對著題目眉頭緊鎖。
穿越至今,他小心翼翼地收斂著來自另一個時代的痕跡,像穿著一雙不合腳的鞋在這陌生的年代蹣跚學步。他熟知的那些宏觀敘事,在此刻化作了眼前這一張張具體而微的、汗濕的年輕臉龐。他知道曆史的洪流將把其中一些人推上潮頭,而更多的人,或許會默默無聞地消逝在未來的硝煙裏。
他像個站在戲台側的觀眾,明知劇情的大致走向,卻對台上的細節一無所知。
籌備期的日子是連軸轉的。訂校章、修校舍、籌措經費……每個人都像上了發條。
他清楚地記得那天下午,在臨時辦公室,廖中愷拍著他的肩膀,用帶著濃重粵語口音的官話說:宇軒,年輕人,做得不錯。校長辦公室那一攤子事,你就多費心。
任命下來時,他正在核對一份物資清單。校長辦公室主任”這幾個字讓他愣了好一會兒。在原本的曆史裏,這個職位該是誰?算了,管他的。就算論關係,有他跟現在的校長親嗎?李宇軒甩甩頭,決定不再糾結。
關於未來那些“熱血高校”的傳說——什麽上鋪打下鋪、學弟打學長,甚至主任轟校長的種種橋段,他自然是心知肚明。想到這裏,他嘴角不由得泛起一絲苦笑。如今自己身居主任之位,按照劇本,將來怕是免不了要被卷入那些風波。等等,我現在不就是主任嗎?算了以後的校園械鬥關我什麽事?真到了那一天,我就找個由頭躲出去視察工作,或者幹脆稱病休養。叫兒子上場?他被自己這個現代人的想法逗樂了,隨即又歎了口氣。這終究是幻想,身處這個位置,風暴來臨時,又有幾人能真正置身事外?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
管他的,他輕聲自語,仿佛在說服自己,船到橋頭自然直。,至於其他的事,31年之後再說,而現在是屬於我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