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真正的將星雲集

字數:3185   加入書籤

A+A-


    幾天後的金陵軍政部,青磚灰瓦的院落裏飄著淡淡的桂花香。李宇軒穿著筆挺的中山裝,衣服上的徽章在秋日陽光下閃閃發亮,剛走進大堂,就見馮與祥的副官迎了上來。
    李主席,您可算來了。副官臉上堆著笑,引著他往內廳走,部長剛還念叨您呢。
    內廳裏,馮與祥正對著一份兵力部署圖沉思,見李宇軒進來,爽朗地大笑起來:景行啊,稀客稀客!快坐,剛泡的龍井,嚐嚐。
    馮部長客氣了。李宇軒在他對麵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圖紙上,我今天來,是來要人的。
    知道知道。馮與祥揮揮手,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前幾天委員長已經打過招呼了,給你新編的部隊都準備好了,就等你這位軍長來點卯了。他看向副官,去把第五軍的花名冊拿來,給李主席過目。
    是,部長!副官應聲而去,腳步輕快。
    片刻後,一個厚厚的牛皮紙檔案袋被送到李宇軒麵前。他解開細繩,抽出裏麵的名單,剛看了兩行,眉頭就微微挑起。
    李主席,這就是新編的第五軍人員名單。副官在一旁解釋,語氣裏帶著幾分豔羨,委員長特意吩咐,這支部隊為特殊編製,共有5個師,而且每個師下設6個團,比尋常的軍多出近一倍兵力。平常一個軍也就三個師九個團,您這第五軍,可是委員長的心頭肉啊。
    李宇軒指尖劃過紙麵,上麵密密麻麻的名字像跳動的星火。他抬眼看向副官:我跟其他部隊的編製一樣嗎?
    那哪兒能一樣!副官連忙擺手:您這第五軍的裝備優先級是最高的,德國運來的毛瑟步槍、馬克沁重機槍,還有山炮營,都是優先給您配齊。委員長說了,要把第五軍打造成比您之前的第三師還精銳的王牌。
    好了,把軍官名單給我。李宇軒沒再多問,翻到將領任職那一頁,目光迅速掃過。
    是,李主席。
    王陵擊?他忽然停住,指尖點在一個名字上,眼神裏閃過一絲訝異,這個人不是我上次巴東戰役中俘虜的嗎?怎麽會在名單裏?
    副官愣了一下,隨即解釋:回主席,這個人確實是您俘虜的,但他在川軍裏摸爬滾打了十幾年,對西南地形熟得很,而且練兵有一套。委員長說,這種有才能的人,與其閑置,不如收編過來為己所用,也能顯您的容人之量。
    李宇軒沉吟片刻,王陵擊的本事他是不怎麽知道的,說是降將,但他也沒去過戰場上看過。他點了點頭:行,我知道了。
    繼續往下看,他的眉頭漸漸舒展,嘴角甚至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杜與明、胡中南、宋溪濂、李先洲、周震牆擔任師長……嗯,都是能打的好手。
    再看副師長名單,他的眼神更亮了,範漢界、曾擴清、鄧子糙、陳金程、王耀五……這些人要麽是黃埔的高材生,要麽是從戰場上拚出來的悍將,少東家倒是舍得。
    委員長說了,要給您配最好的班底。副官在一旁笑道,這些人都是他親自篩了三遍才定下來的,哪個不是響當當的人物?
    把團長名單給我。李宇軒的聲音裏帶著一絲期待,指尖在桌麵上輕輕敲擊。
    是,李主席!
    翻開團長名冊的瞬間,李宇軒的目光楞住了。楊雯瑔、胡靖岸、廖?、康嘖、宋瑞科、林委儔、覃道山、廖宗則、曹天哥、鄭庭級、邱行香、陳士張、劉鎮鄉、廖耀香、董益叁、趙子粒、熊笑仨、王天翔、陸洋……密密麻麻的名字占滿了整整三頁紙。
    怎麽全是黃埔學員?他有些驚訝,數了數人數,這都4、5、6期了吧?少東家這是把家底都給我了?
    副官苦笑一聲,沒辦法,主席,這都是委員長親自挑出來的。他說您帶學生兵有經驗,黃埔出來的娃娃雖然年輕,但敢打敢拚,跟著您能成大器。這些人裏,好多都是剛從軍校畢業或者剛入學,就被直接分到第五軍了,說是要讓您好好打磨打磨。
    李宇軒看著這些名字,心裏忽然湧上一股熱流。他在黃埔當主任時,就見過不少年輕學員,眼睛裏燃燒著理想的火,像極了當年保定學堂的自己。他合上名冊,指尖在封麵上輕輕摩挲:罷了罷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銳氣,好好帶,未必不能成為棟梁。
    他抬頭看向副官,軍服、軍械什麽的都準備好了吧?總不能讓我第五軍弟兄們光著膀子訓練。
    回李主席,都準備好了!副官連忙回話,軍服是按德國陸軍的樣式做的,挺括耐磨。軍械庫就在城外的營地,毛瑟槍到了五萬支,馬克沁重機槍70挺,還有36門山炮,就等您一聲令下,就能分發下去。
    李宇軒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軍政部外的街道。遠處有新兵正在列隊,口號聲順著風傳過來,帶著股子生機勃勃的勁。他知道,這支第五軍承載著太多期望——少東家的,他自己的,還有那些年輕士兵的。
    告訴第五軍的弟兄們,10天後在城外營地集合。他轉身對副官說,語氣裏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我要親自點驗部隊。
    是!屬下這就去傳令!
    馮與祥看著他意氣風發的樣子,忍不住笑道:景行啊,看你這勁頭,是要大幹一場?
    那是自然。李宇軒回頭,眼裏閃著光,少東家把這麽好的家底給我,我要是練不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隊,豈不是辜負了他的信任?
    他拿起那份花名冊,指尖劃過那些年輕的名字,忽然覺得肩上的擔子雖重,心裏卻踏實得很。從保定學堂到巴東戰場,從第三師到第五軍,他走過的路不算短,見過的生死不算少,但此刻握著這份名單,還是像當年第一次穿上軍裝時那樣,熱血在血管裏奔騰。
    馮部長,告辭了。他抱拳行禮,轉身大步走出軍政部。陽光灑在他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長,像一條通往遠方的路。
    副官望著他的背影,忽然對馮與祥說:部長,您說這新建的第五軍,將來能成什麽樣?
    馮與祥看著窗外,慢悠悠地說:能成什麽樣,不好說。但你看李宇軒那眼神,就知道這支部隊,錯不了。
    遠處的風裏,似乎已經傳來了第五軍的號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