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東北兵工廠3
字數:2980 加入書籤
當消息傳回日本時,在日本陸軍省那座西式建築內,永田鐵山少將重重地將戰報摔在會議桌上,震得茶杯叮當作響。“諸君!”他的聲音在會議室裏回蕩,“關東軍此次受挫,絕非將士不夠勇武!華夏東北軍突然投入600輛坦克、300架飛機,這是何等規模的裝甲力量?我們的山炮根本無法擊穿他們的裝甲!”
海軍軍令部長穀川清冷笑一聲,慢條斯理地整理著白手套:“陸軍當初不是誇下海口,說三個月就能解決滿蒙問題嗎?如今初戰受挫,就開始找借口了?”
“這不是借口!”永田鐵山漲紅了臉,“前線報告顯示,敵軍由清一色的黃埔軍官指揮,空地協同作戰嫻熟,這絕不是我們認知中的東北軍!而是由李宇軒組建的第五軍。我請求立即增編兩個裝甲師團、三個飛行團……”
“夠了!”穀川清打斷道,“帝國的資源有限。陸軍已經耗費了巨額軍費,卻連一個小小的沈陽外圍都拿不下。照我看,應該削減陸軍預算,優先保障海軍建造新型航母和重巡洋艦。”
會議室裏頓時炸開了鍋。陸軍將領們拍案而起,海軍軍官則冷眼相對。這場爭吵持續了整整三個小時,最終不歡而散。
與此同時,在長春城內,廖耀香站在中央銀行大樓的頂層,用望遠鏡觀察著城外日軍的動向。
另一邊的長春,秋風蕭瑟。這座被稱為“北國春城”的城市,此刻正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下。廖耀香奉命率領新編第7師駐守長春,他的部隊雖然裝備精良,但麵對即將到來的日軍進攻,形勢依然嚴峻。
“師座,偵察機報告,日軍正在向長春外圍集結。”參謀長快步走來,遞上一份電報,“估計總兵力超過萬人,其中有不少是從朝鮮調來的在鄉軍人。”
廖耀香放下望遠鏡,眉頭緊鎖。他知道,這些在鄉軍人都是退役老兵,作戰經驗豐富,遠比普通士兵更難對付。
“命令各部,立即進入一級戰備狀態。”他沉聲下令,“將坦克分散部署在各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構築移動火力點。在重要建築物內設置機槍陣地,形成交叉火力網。”
此時的日軍指揮部內,第2師團長多門二郎正在部署進攻計劃。這位在沈陽外圍吃過虧的將領,此次格外謹慎。
“此次進攻,要采取多點滲透戰術。”多門二郎指著地圖上的長春老城區域,“第一梯隊從東門進攻,第二梯隊主攻南門,第三梯隊作為預備隊。我們要讓支那軍首尾不能相顧!”
9月2日拂曉,日軍的重炮首先打破了清晨的寧靜。150毫米榴彈炮的炮彈呼嘯著落在長春的城牆上,激起漫天煙塵。古老的城牆在炮火中顫抖,磚石四濺。
“注意隱蔽!”廖耀香在指揮所內通過電話下達命令,“等日軍步兵靠近了再打!”
炮火準備持續了一個小時。當炮聲漸息時,日軍的步兵在坦克掩護下開始衝鋒。這些九五式輕型坦克雖然裝甲薄弱,但對於缺乏反坦克武器的守軍來說,仍然是巨大的威脅。
“反坦克排,上!”守軍連長高聲呼喊。
士兵們抱著集束手榴彈和炸藥包,利用斷壁殘垣作掩護,向日軍坦克靠近。一名年輕士兵成功地將炸藥包塞進坦克履帶,卻在撤退時被機槍擊中。他掙紮著爬行,最終與坦克同歸於盡。
在東門方向,戰鬥尤為激烈。日軍敢死隊冒著守軍的機槍火力,拚命向城牆缺口衝鋒。守軍第3營營長親自操持一挺重機槍,槍管已經打得通紅。
“小日本,來吧!”他一邊掃射一邊怒吼,直到被日軍的擲彈筒擊中。
就在地麵戰鬥陷入膠著時,天空中傳來了飛機的轟鳴聲。東北軍的霍克Ⅲ型戰鬥機編隊呼嘯而至,對日軍的炮兵陣地進行俯衝掃射。
“是我們的飛機!”守軍陣地上爆發出歡呼聲。
飛行員張朗駕駛著戰機,冒著日軍密集的防空火力,一次次地俯衝掃射。他的機翼下方,日軍的炮兵陣地陷入一片火海。
“幹掉那門重炮!”他在無線電中喊道,隨即拉起機頭,準備再次俯衝。
就在這時,數架日軍中島式戰鬥機從雲層中鑽出。一場激烈的空戰在長春上空展開。張朗的座機很快被擊中,但他仍然堅持擊落了一架日機,最後才迫降在城外的田野上。
在城南主要街道上,一場坦克對戰正在上演。廖耀香將僅有的12輛坦克分成三個分隊,采取機動防禦戰術。
“一號車,左翼迂回!二號車,正麵牽製!”坦克分隊隊長通過之前訓練過的肢體動作下達命令。
這些六噸重的輕型坦克雖然不如日軍的坦克先進,但在城市巷戰中卻發揮了重要作用。它們利用建築物作掩護,時而突襲,時而撤退,讓日軍的進攻屢屢受挫。
一輛坦克在擊毀兩輛日軍坦克後,被日軍的反坦克炮擊中。車長老劉掙紮著爬出炮塔,用隨身的手槍繼續射擊,直到壯烈犧牲。
當夜幕降臨時,戰鬥仍在繼續。日軍利用夜色掩護,向守軍陣地滲透。廖耀香下令點燃事先準備好的火堆,將戰場照得如同白晝。
“照明彈!發射!”
一顆顆照明彈升上天空,將日軍的行動暴露無遺。守軍趁機發起反擊,與日軍展開殘酷的巷戰。
在中央銀行大樓附近,雙方展開了白刃戰。刺刀的碰撞聲、士兵的怒吼聲、傷員的呻吟聲,在夜空中交織成一曲悲壯的交響樂。
一位名叫李振的排長,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指揮作戰。他靠在大樓的門柱上,用最後的氣力投出手榴彈,炸死了數名日軍士兵。
“弟兄們……守住……”這是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