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通電

字數:2816   加入書籤

A+A-


    11月的金陵,梧桐葉落滿了總統府前的庭院。委員長站在辦公室的窗前,望著遠處紫金山的輪廓,麵色凝重。侍從官輕手輕腳地送來一份電報,封麵上“絕密”二字格外醒目。
    “委員長,這是剛收到的情報,那邊人在瑞金發表宣言,號召全國抗日。”侍從官低聲報告。
    委員長接過電報,快速瀏覽後,重重地拍在紅木辦公桌上。“哼,果然不出所料!”他轉身對肅立一旁的李宇軒說,“景行,你看,他們此舉絕非真心抗日,不過是想借國軍抗日之機壯大勢力、爭奪民心。”
    李宇軒沉默不語,隻是微微皺眉。
    委員長走到地圖前,手指重重敲擊著東北地區:“傳令前線部隊,不許與赤匪有任何實質協作,必要時可借機清剿其遊擊隊,絕不能讓他們借抗日之名在東北立足!”
    李宇軒終於忍不住開口:“可是少東家,現在大敵當前,是否應該……”
    “應該什麽?”委員長打斷他,“赤匪才是我們的心腹之患!你忘了他們在豫章的所作所為嗎?”
    委員長按鈴召來機要秘書錢大軍:“立刻起草一份電文,我要通電全國。”
    錢大軍迅速準備好紙筆,委員長在辦公室裏踱步,字斟句酌地口述:“各省省政府、各軍總司令、各師師長、全國各團體暨全體國民:近者東省倭氛日熾,寇兵犯境,山河變色,國難當頭……”
    當說到“赤匪奸猾,乘國難之際”時,李宇軒忍不住插話:“少東家,這樣的措辭是否過於激烈?現在全國上下都在關注抗日……”
    “正是要讓全國人民看清赤匪的真麵目!”委員長厲聲道,“他們所謂的抗日,不過是混淆視聽、攫取民心的伎倆!”
    錢大軍小心翼翼地建議:“委員長,是否可以在措辭上稍作緩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委員長沉吟片刻,擺了擺手:“就按我說的寫。我們要讓所有人都明白,攘外必先安內,這是基本國策,不容動搖!”
    電文起草完畢後,委員長召集高層會議。會議室裏,軍政要員們對這份通電意見不一。
    何應親首先發言:“委員長,通電內容是否過於強硬?現在全國民眾抗日情緒高漲,我們這樣嚴厲指責那邊,恐怕會引發輿論反彈。”
    陳粒夫則表示支持:“那邊確實在利用抗日議題擴大影響。我們在各地的特務都發現,他們正在加緊滲透,煽動民眾。”
    戴季桃撚著佛珠,憂心忡忡地說:“佛家講求慈悲為懷,但現在確實需要明辨是非。隻是……這樣的措辭會不會讓前線將士寒心?”
    李宇軒終於忍不住站起來:“少東家,我在東北親眼目睹日軍的暴行。現在最重要的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算那邊別有用心,我們也可以利用他們的抗日行動來牽製日軍啊!”
    “糊塗!”委員長猛地站起,“你今天利用他們抗日,明天他們就會利用抗日來推翻你!赤匪的野心,我比誰都清楚!”
    會議不歡而散。李宇軒離開時,臉色十分難看。
    三天後,委員長的《告全國軍民書》通過中央社向全國發布。電文內容立即在全國引發軒然大波。
    在魔都,《申報》總編輯史量才看著電文,搖頭歎息:“這個時候還在強調剿匪,豈不是正中日本人下懷?”
    在燕京,大學教授們聚集在一起討論。一位老教授痛心疾首:“大敵當前,本當團結一致,如今卻自相攻訐,實在令人痛心!”
    在東北前線,一些軍官私下議論:“委員長說得固然有理,可是現在日軍壓境,我們連那邊遊擊隊送來的情報都不敢接,這仗還怎麽打?”
    更嚴重的是,這份通電在國際上也引起了不良反響。美國駐華大使在給國務院的報告中寫道:“委員長政府似乎更關心消滅那邊,而不是抵抗日本侵略。”
    那邊方麵迅速做出回應。他們在瑞金發表聲明,指責委員長“置民族利益於不顧,堅持反共內戰”。
    泳之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說:“委員長的這個通電,徹底暴露了他反共反人民的本質。我們要借此機會,讓全國人民看清誰才是真正抗日的力量。”
    更讓委員長惱火的是,一些地方實力派也對此表示不滿。豫章的李宗人、白衝禧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甚至連國民黨內部也出現了不同聲音。宋晴齡公開表示:“在這個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所有華夏國人都應該團結起來。”
    麵對這些反對聲音,委員長在日記中寫道:“眾人皆醉我獨醒。剿赤大業,絕不能因外患而動搖。日本不過是皮膚之疾,那邊人才是心腹之患。”
    這份通電發布後,委員長進一步加強了對那邊人的圍剿。他調集重兵,對豫章蘇區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同時嚴令東北軍不得與那邊人的遊擊隊合作。
    然而,曆史的發展往往出人意料。委員長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不僅未能消滅那邊人,反而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那邊人則利用抗日議題,不斷擴大影響,贏得了越來越多民眾的支持。
    多年後,李宇軒在回憶錄中寫道:“當時如果能夠暫時擱置內爭,團結抗日,曆史或許會是另一個樣子。可是少東家太固執己見,最終失去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