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老太君進宮

字數:3471   加入書籤

A+A-


    “更重要的,隻有孫兒親自前往,以方家唯一男丁、方震天孫兒身份,才能最大程度地取信周將軍他們,安撫軍心。”
    他走近一步,壓低聲音,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而且,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隻要孫兒到北境,見到周將軍和其他舊部,便可相機行事。”
    “我們方家在北境經營數十年,根基猶在。孫兒想要去親眼看看,重新聯絡那些還念著方家舊情的將領士卒,為方家留一條後路,或者說,為將來可能複起,埋下種子。”
    “京都雖好,卻是牢籠,方家若想真正重現榮光,根基或許……仍在北境。”
    這番話,如同驚雷般在老太君心中炸響。她徹底明白,方雲逸所圖甚大!
    他不僅僅是要解決眼前兵變危機,更是要借此機會,跳出京都這個囚籠,重返方家的權力根基之地,去經營,去布局。
    這份膽識,這份謀略,這份隱忍,老太君看著方雲逸,仿佛看到當年丈夫方震天年輕時的影子,不,甚至比當年的丈夫更加深沉,更加果決。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消化著這巨大的信息衝擊。良久,她重重地點點頭,眼中淚光與決然交織。
    “好!好!逸兒,你有此誌氣,祖母支持你。方家未來,就交到你手上了!”
    既然已經決定方向,祖孫二人立刻行動起來。老太君親自鋪開宣紙,研墨提筆。
    她雖年邁,但筆力依舊遒勁,字裏行間帶著真摯情感與昔日方家的份量。
    信中,她先是追憶了方震天與周將軍等人的袍澤之情,肯定鎮北軍將士保家衛國的功績與犧牲,然後痛陳朝廷確有失當之處,理解他們的憤怒與無奈。
    但緊接著,她筆鋒一轉,懇切勸誡他們以大局為重,以黎民百姓和北境安危為先,切不可行差踏錯,背負叛軍之名,讓九泉之下的老將軍和無數兄弟蒙羞。
    她承諾,朝廷已認識到錯誤,陛下將下明旨赦免一切,並即刻補發所有拖欠糧餉,希望他們能相信朝廷,相信方家,釋放官員,各歸其位,共同抵禦外敵。
    信寫完後,老太君取出一個紫檀木盒,裏麵珍藏著方震天生前的一方私印。
    她鄭重地蘸上印泥,在信末端端正正地蓋上了“方震天印”四個朱紅大字。
    這方印,在北境軍中,有著比聖旨更加令人信服的力量。
    “有此信和此印,周將軍他們……會聽的。”老太君撫摸著印章,仿佛在觸摸丈夫往日的榮光。
    “剩下的,就等明日祖母進宮,與陛下分說。”方雲逸將信件小心吹幹,折疊好,放入一個特製的防水信囊中。
    …………
    次日清晨,皇宮,養心殿。
    乾帝看著下方恭敬行禮,卻脊背挺得筆直的老太君,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溫和與悲憫。
    “老夫人快快請起。玄雲宗之事,朕已嚴令徹查,定會還方家一個公道。北境之事,還要倚仗老夫人啊。”
    老太君緩緩起身,神色平靜,不卑不亢。“老身謝陛下關懷。為國分憂,乃臣子本分。”
    “北境之事,老身昨夜回府之後思慮再三,已草擬一封家書,或可勸說周將軍等迷途知返。”
    乾帝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哦?老夫人深明大義,朕心甚慰!不知信件何在?朕即刻命八百裏加急送往北境!”
    “陛下且慢。”
    老太君抬起頭,目光直視乾帝,“老身願意寫信,也相信周將軍他們會看在亡夫麵子上,給朝廷、給方家一個機會。”
    “但是,老身尚有兩個不情之請,還望陛下能夠諒解恩準。”
    乾帝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心中掠過一絲不悅。這方家竟然敢跟他提條件?
    他按捺住內心情緒,淡淡開口,“隻要於大乾有利,老夫人但說無妨。”
    “其一,”老太君聲音清晰,“為安北境將士之心,免其後顧之憂,懇請陛下降旨朝堂,言明此次事件緣由,言明對所有參與將士概不追究,永無後賬。”
    “其二,朝廷拖欠北境糧草軍餉,需在信件抵達,北境將士遵令行事同時,由欽差足額、發放到位,以示朝廷誠意,解將士燃眉之急。”
    老太君頓了頓,補充道:“此外,為顯我方家誠意,確保信件萬無一失,並當麵陳說利害。”
    “老身打算讓孫兒雲逸,親自持信前往北境,一為麵見周將軍。二為去他阿爺和兩位伯伯的墓前祭拜一番。”
    “陛下也知道,自從他們埋骨北境至今已過去八年,身為方家血脈,還從未去祭拜過,望陛下體恤恩準!”
    乾帝聽著老太君一條條說出要求,臉上的溫和逐漸消失,眼神變得深沉起來。
    他沒料到,這個看似已經認命、風燭殘年的老太君,竟然敢如此直接地跟他提條件,提出的更是直指核心,堵死他事後清算的可能,還要派那個病秧子去北境?
    他心中湧起一股怒火。方家,都已經落魄至此,還敢跟他這個皇帝討價還價?
    到底是誰給了他們底氣?是那些北境的丘八嗎?還是……
    他仔細打量著下方的老太君,試圖從她臉上看出些什麽。昨天的她,還是一副悲憤無助、隻能依靠皇權庇護的模樣,為何過了一夜,就變得如此冷靜且有底氣?
    還有這些要求,昨天她為何不提?
    “老夫人,”乾帝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明旨赦免,豈非助長邊軍挾持朝廷之風?至於糧餉,國庫空虛,籌措也需要時間。”
    “還有讓雲逸那孩子去北境……他身子弱,如何經得起路途顛簸?若是出了意外,朕如何對得起方老將軍在天之靈?”
    老太君似乎早已料到皇帝會如此,神色不變,緩緩開口!
    “陛下,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
    “如今北境局勢危如累卵,蠻族虎視眈眈,若不能快速穩定軍心,一旦防線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明旨赦免,是為迅速平息事端,避免釀成更大禍患,乃是為了大乾的江山社稷,方家如今絕無任何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