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回到方府

字數:3842   加入書籤

A+A-


    乾帝口中咬牙切齒,“方震天,你果然還是老謀深算,還留這麽一招後手,你究竟是想幹什麽?死了這麽多年,也不安生嗎?”
    “想要用這塊破牌子,向朕示威嗎?還是想告訴他,這京都,乃至這大乾,方家仍舊還有資格攪動皇朝風雲?”
    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腦海中飛速運轉。
    方雲逸此舉目的何在?
    是年少衝動,受不得屈辱?
    不,不像。從北境傳回的情報看,此子隱忍果決,絕非衝動之人。
    是故意亮出肌肉,震懾宵小,為即將到來的朝堂交鋒做準備?
    很有可能。這是在告訴所有人,方家還沒倒,他方雲逸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還是……他想借此試探朕的反應?試探朕對紫龍令,對方家的底線?
    又或者,他是在為後續更大的動作鋪路?
    比如……重查八年前舊案?
    一個個念頭在乾帝心中閃過,讓他感到一陣煩躁和隱隱的不安。這個他一直沒放在眼裏的“病秧子”,第一次讓他感到了失控的危險。
    ……………
    與皇宮中和各大府邸的震動不同,方府之內,卻是一片劫後餘生、喜極而泣的氛圍。
    當方雲逸在韓烈等老卒的護衛下,踏入那座略顯破敗卻打掃得幹幹淨淨的府門時,早已得到消息、在福伯和趙嬤嬤攙扶下等候在影壁前的方老太君,頓時老淚縱橫。
    “逸兒!我的逸兒!”
    老太君掙脫攙扶,踉蹌著上前,一把將方雲逸摟在懷裏,枯瘦的手掌一遍遍摩挲著他的後背,仿佛要確認他真的回來了。
    “祖母,孫兒不孝,讓您擔心了。”
    方雲逸感受著祖母身體的顫抖和那份深切的擔憂,冰冷的心中也湧起一股暖流和歉疚。
    他輕輕回抱著祖母,聲音溫和。
    回到布置簡單卻溫馨的廳堂內,屏退下左右,隻留下福伯和趙嬤嬤在門外守著。
    老太君拉著方雲逸的手,上下打量,看著他雖然蒼白卻比離家時似乎多了幾分難以言喻的沉穩氣度,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瘦了,也黑了……北境苦寒,你身子怎麽受得住?快跟祖母說說,這一路……”
    方雲逸簡略地將離開京都的北境之行,簡單地敘述了一遍,當然很多地方都是經過他修飾的版本。畢竟,他不想讓祖母有太多憂慮。
    隻是重點強調了周擎天等舊部的忠誠、和張懷遠的“英勇殉國”,至於其中的凶險和自己的具體手段,則是一語帶過。
    老太君何等人物,豈會聽不出其中的驚心動魄?她緊緊握著孫兒的手,淚光閃爍!
    “苦了你了,孩子……方家……以後的重任可都在你一個人的身上了。”
    隨即,老太君話鋒一轉,臉上帶著一絲憂慮。“逸兒,剛才府外傳來消息,你在南城門口……動用了紫龍令?”
    方雲逸點了點頭,平靜回應,“祖母,孫兒知道此令關係重大,非到萬不得之時、絕不可以輕易動用。”
    “但今日之事,並非簡單的刁難。”
    “那周扒皮背後定然有人指使,其言辱及我方家滿門忠烈,若退讓,日後豈不是阿貓阿狗都敢欺上門來。”
    “孫兒此舉,一為立威,告訴所有人,方家還沒死絕,不是他們可以隨意折辱的。”
    “其二、是為震懾,讓那些躲在暗處的魑魅魍魎,在動手之前先掂量掂量後果。”
    他頓了頓,繼續道,“孫兒知道,紫龍令一出,必會引來陛下更深的忌憚和各方的關注。但這也是無奈之舉。”
    “我已退無可退,唯有展現出足夠的力量和決心,才能在這京都險地,爭得一絲喘息之機,也為後續……調查當年真相,積蓄力量。”
    老太君看著孫兒那雙深邃睿智的眼眸,聽著他條理清晰的分析,心中感慨萬千。
    她的逸兒,真的長大了,再也不是那個需要她羽翼庇護的病弱孩童了。
    “你說得對……”
    老太君重重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方家隱忍太久了,久到他們都忘了方家的獠牙!這塊牌子,是你阿爺留給方家最後的護身符,也同樣是懸在敵人頭頂的利劍。”
    “用了也好!也該是時候讓他們知道,我們方家,不是那麽好欺負的。”
    “隻是………”
    老太君擔憂地看著他,“陛下那邊……”
    方雲逸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祖母放心,孫兒心中有數。陛下會比我們更在意祖訓,更在意天下悠悠之口。”
    “隻要我們不給他謀逆的實證,他明麵上就不敢對我們怎麽樣。”
    “至於暗地裏的手段……孫兒接著便是。”
    方雲逸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穿透重重院落,看到了那座巍峨的皇城。
    “這京都的水,已經被攪渾。接下來,就看誰,能在這渾水中,摸到最大的魚!”
    …………
    夜幕降臨,籠罩京都!
    方府內也漸漸安靜下來。
    福伯,這位在方家侍奉了三代、鬢發皆白卻精神矍鑠的老管家,已將韓烈等十幾名風塵仆仆的老兵安頓妥當。
    將他們安排在靠近府牆、相對獨立的一處偏院,那裏原本是方家親衛的駐地,如今雖顯空曠,但房屋尚算完整,稍加收拾便可住人。
    韓烈等人對此毫無怨言,反而對能再次住進這象征著方家核心力量的院落、感到一種莫名的激動與歸屬感。
    他們沉默而高效地整理著隨身行李,檢查武器,如同回到自己家一般自然。
    晚膳是在老太君的主廳用的,菜式簡單卻精致,是方雲逸離京前特意囑咐廚房、根據祖母口味和養生需求調整的。
    席間,方雲逸細心地為祖母布菜,講述著一些北境的風土人情,刻意避開了那些血腥與廝殺。
    老太君則目不轉睛地看著孫兒,仿佛怎麽看也看不夠,蒼老的眼眸中時而泛起淚光,時而又溢出欣慰的笑意。這份難得的溫馨,衝淡了府內多年積鬱的沉悶之氣。
    膳後,方雲逸親自攙扶著祖母,踏著清冷的月光,緩步走回後宅的臥房。
    他仔細地為祖母掖好被角,又檢查了窗欞是否關嚴,動作輕柔而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