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不能休妻,隻能和離
字數:3160 加入書籤
張硯歸一襲緋色官袍,闊步上前躬身行禮,聲如洪鍾震徹公堂:“蘇禦史、二位大人,臣有一言!”
他目光掃過堂下猶自不服的丈夫們,朗聲道:“古往今來,多少誌士仁人辭別父母、拋妻棄子,奔赴沙場報效祖國?霍去病北擊匈奴,常年戍邊未及盡孝;嶽飛精忠報國,身死之時未能見子嗣成人,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這些人皆是保家衛國的蓋世英雄,萬民敬仰!”
“為何男子為家國出力,便是千秋功業、名垂青史?”
張硯歸話鋒一轉,語氣帶著鏗鏘質問,“女子身披鎧甲護一方百姓,便要被斥為‘不順父母’‘無後不孝’?同是為國盡忠,為何男女之別竟如此天差?這般雙重標準,不過是借‘七出之條’掩飾自身的自私罷了!”
燕庭月抬手直指那些丈夫:“她們放棄的不是家庭,而是任人宰割的命運;她們奔赴的不是‘歧途’,而是護民安邦的正道!若英雄不分男女,為何獨獨苛責這些女子軍?”
這番話擲地有聲,堂內一片死寂。
秦峰提筆的手頓在半空,看向張硯歸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敬重;秦嶽捋須頷首,眼底滿是讚許。
那些丈夫們被問得啞口無言,臉色青白交加,先前的蠻橫氣焰徹底蔫了下去,唯有低垂的頭顱和緊繃的肩膀,泄露了內心的慌亂與無措。
壯漢王二猛地癱坐在地,拍著大腿嚎啕起來:“大人啊!話雖如此,可我們娶媳婦圖的是什麽?不就是傳宗接代、孝順公婆、打理家事嗎?”
他抹了把不存在的眼淚,語氣蠻橫又無賴,“她們一心當什麽女子軍,既不肯歸家生兒育女,又不能伺候公婆,這媳婦跟沒有有啥兩樣?總不能讓我們守著個空名分,耽誤了傳宗接代的大事吧!”
旁邊的李秀才也收了先前的文縐縐,急聲道:“正是!大人明察!我等寒窗苦讀、勤耕勞作,所求不過是家庭和睦、子嗣綿延。她們既執意要做那‘女英雄’,便該成全我等,各自安好!總不能讓她們在外風光,我們在家獨守空閨,還要被人笑話無妻無子吧?”
幾位丈夫紛紛附和,或哭或鬧,或軟或硬,無非是想逼著女子軍成員二選一——要麽歸家安分守己,要麽便“成全”他們另娶他人,半點不提自己先前的苛待與涼薄。
蘇瑾看著堂下撒潑耍賴的眾人,眸底寒意更甚,語氣冷得能淬出冰:“既如此,爾等究竟想如何?”
“休妻!必須休妻!”堂下丈夫們異口同聲,聲浪竟帶著幾分誌在必得的蠻橫,仿佛休妻二字是理所當然的懲戒。
“不可!”
一聲清冽女聲驟然劃破公堂沉寂,簾幕被輕輕掀開,顧窈一身素衣,身姿挺拔如鬆,緩步走出。她目光掃過那些叫囂的丈夫,字字鏗鏘:“她們並非犯了十惡不赦之罪,不過是不願困於囚籠、選擇自活罷了。休妻乃單方棄絕,含辱沒之意,豈能容爾等隨意為之?要脫身,隻能和離!”
她走到堂中,直麵蘇瑾與兩位大人,朗聲道:“和離需兩相情願,財產均分,互不相擾;而休妻則是將女子貶為棄婦,斷其生路。她們護國有功,豈能再受這般折辱?若夫家執意要分開,便按和離之法處置,既成全爾等‘另尋良緣’的心思,也保她們清清白白的名聲!”
堂下丈夫們頓時炸了鍋,王二跳起來嚷嚷:“憑什麽?她們拋家棄夫,憑什麽不能休?和離豈不是便宜了她們!”
顧窈眸色一凜,反問:“拋家棄夫?先有爾等打罵苛待、視若草芥,才有她們走投無路投身軍旅。如今你們隻想撇清關係另娶,又不願擔半點薄情之名,天下哪有這般便宜事?”
蘇瑾眸色一沉,冷斥之聲擲地有聲:“顧大人,皇上欽點本禦史主審此案,你奉旨旁聽即可,不可越矩幹預!”
秦峰聞言,放下朱筆頷首附和:“和離之法既合律法,又全雙方體麵,某無異議。”
上首的蘇瑾卻撚著白須,嘴角勾起一抹譏諷,陰陽怪氣地開口:“秦大人倒是心善,不過是些拋家棄夫、違逆綱常的女子罷了,休了去又如何?”
他目光掃過堂中顧窈,語氣帶著幾分不屑,“她們既敢衝破禮教束縛,跑去軍營舞刀弄槍,想必早已將‘名聲’二字拋到九霄雲外,豈會在意一個‘棄婦’的名頭?”
秦峰握著朱筆的手微微一頓,眼底閃過一絲複雜——他雖恪守綱常,卻也深知此案中女子們的苦衷,更認同律法當存公允。
但蘇瑾所言,恰是朝中多數守舊派的心聲,他不便公然反駁,隻沉聲道:“蘇大人此言差矣。律法麵前人人平等,即便她們入了女子軍,也不該受無妄辱沒。休妻與和離,一為懲戒,一為兩願,豈能混為一談?”
蘇瑾冷笑一聲,不再多言,卻端起茶杯慢條斯理地啜飲,那神情分明是不以為然。
堂下的丈夫們見秦嶽撐腰,先前的怯懦又消了幾分,壯漢王二囁嚅道:“便是!秦大人說得對,她們連軍伍都敢闖,還在乎什麽名聲?”
顧窈攥緊了袖中的文書,指節泛白得幾乎要嵌進肉裏。
見蘇瑾眉宇間並無半分要為女子軍做主的意思,反而看向丈夫們的目光多了幾分緩和,她心頭那股急火瞬間竄了上來。
她斂衽躬身,語氣恭謹卻字字藏鋒:“蘇大人教訓的是,臣本奉旨旁聽,原不該越矩置喙。”
她話鋒一轉,目光掃過堂下神色各異的丈夫們,聲調陡然清亮,“隻是有一事,想來蘇大人與二位大人亦有耳聞——當初這些女子或被夫家變賣,或遭人販子擄掠,輾轉流落南瀛,是臣耗盡千金,才將她們一一贖歸故土。”
“如今爾等執意要休妻,變等於認下了這夫妻名分,”她上前一步,指尖直指那些丈夫,“那臣當初為贖回‘你們的妻子’所花的重金,是不是該由爾等一一歸還?”
此言一出,公堂之上驟然死寂。那些丈夫們臉色瞬間煞白。
顧窈當初救下這些女人,花費萬兩黃金的美談在京中傳的沸沸揚揚。
若此時他們認下,豈不是代表著這些錢要由他們來出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