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春季學期【年味】
字數:7630 加入書籤
寒假的腳步一踏進校園,陶蘇就跟著父親踏上了回北方老家的路。長途汽車一路向北,窗外的景色漸漸褪去城市的繁華,換成了廣袤的田野與稀疏的村落,氣溫也隨著路程一點點降低。
剛走出老家的車站,凜冽的北風就像帶著冰碴兒似的撲過來,瞬間鑽進衣領袖口,陶蘇忍不住打了個寒顫,趕緊把圍巾又裹緊了些。
老家的院子裏積著一層薄薄的雪,踩上去咯吱作響,像是大地在輕聲呢喃。光禿禿的楊樹枝椏在風裏搖晃,影子投射在雪地上,歪歪扭扭的,平添了幾分蕭瑟。
小時候一起追著跑、吵著鬧的夥伴們,早就搬去了城裏,整個院子安靜得能聽見雪花落在屋簷上的聲音。陶蘇裹著厚厚的棉被縮在被窩裏,連伸出手去掀被子的勇氣都沒有,隻能聽著窗外的寒風嗚嗚作響,像是誰在低聲啜泣。
她翻了個身,望著天花板上那盞泛黃的白熾燈,燈光暈開一片模糊的光影,心裏莫名空落落的。現在的寒假和新年,好像真的沒了小時候的樂趣。
記憶裏的年,是盼了一整年的期待——盼著穿新衣服時的雀躍,盼著長輩遞來壓歲錢時的羞澀,盼著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在院子裏放小煙花的熱鬧,連空氣中都飄著糖果的甜香和鞭炮的煙火氣,濃鬱得化不開。
可如今,新衣服隨時能買,零食常年堆在櫥櫃裏,卻再也找不回當初那份純粹的歡喜。是自己長大了,心思重了,被學業和瑣事纏得沒了興致?還是這年味,真的就像指間的沙,悄悄從歲月裏溜走了?
父母離婚後,陶蘇就再也沒見過母親。這些年的新年,總是她、父親和妹妹陶芯三個人,安安靜靜地吃一頓年夜飯,沒有太多言語,也沒有太多熱鬧。
她以為今年也會和過去幾年一樣,在平淡中度過,沒想到除夕前一天,手機突然響起,屏幕上跳動著“媽媽”兩個字,那是她以為早就沉寂在通訊錄裏的名字,讓她愣了足足好幾秒,指尖都有些發顫,才緩緩接起。
“蘇蘇,最近還好嗎?”電話那頭的聲音溫柔依舊,卻帶著幾分生疏的試探,正是陶蘇在無數個夜晚想念過的語調。陶蘇攥著手機,指節都泛了白,喉嚨像是被什麽堵住了似的,好半天才擠出一句:“媽,我挺好的。”
“學習累不累?聽說你期末考得不錯,還選了文科是嗎?”母親的聲音裏帶著笑意,細細詢問著她的學習和選科情況,甚至連她喜歡哪門課、有沒有遇到難題都問到了。陶蘇驚訝地眨了眨眼,這些事她從沒主動跟母親說過,母親怎麽會知道?
像是看穿了她的疑惑,母親輕笑一聲,聲音裏滿是溫柔:“是你爸告訴我的。他總跟我念叨你,說你懂事,學習不用人操心,還說你選文科是因為喜歡曆史,想多了解過去的故事。”陶蘇心裏一暖,原來父親一直默默關注著她的一舉一動,那些她以為沒人在意的小心思,父親都記在心裏,還會悄悄分享給母親。
兩人在電話裏聊了很久,從學習聊到生活,從陶芯在學校裏的趣事聊到老家的天氣,從她小時候挑食的毛病聊到現在的飲食習慣。那些橫亙在兩人之間多年的隔閡,好像在這溫柔的話語裏,被一點點融化,變成了脈脈的溫情。
掛了電話沒多久,院子裏的門鈴就響了。陶蘇幾乎是立刻從床上彈起來,踩著棉拖鞋就跑了出去。門口站著的正是母親,穿著一件米白色的羽絨服,圍著一條紅色的圍巾,臉上帶著淺淺的笑意,手裏還提著兩個鼓鼓囊囊的袋子。
“媽!”陶蘇忍不住喊出聲,眼眶瞬間就熱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母親快步走上前,輕輕抱了抱她,力道不大,卻帶著久違的溫暖:“媽媽回來陪你們過年。”
一旁的陶芯也跑了過來,小丫頭怯生生地看著眼前的女人,猶豫了好一會兒,才小聲喊了聲“媽媽”。母親立刻蹲下身,把她緊緊摟進懷裏,從袋子裏掏出一把包裝精致的糖果遞給她:“芯芯長這麽高了,真是越來越可愛了。”陶芯接過糖果,咧開嘴笑了,露出兩顆剛換的小虎牙。
下午,母親帶著陶蘇和陶芯去鎮上的步行街買新衣服。街道兩旁早就張燈結彩,紅燈籠一串串掛在屋簷下,春聯和福字擺滿了攤位,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年味比老家院子裏濃了不止一點點。
母親拉著陶蘇的手,一家家店細細逛著,仔細幫她挑選外套:“這件紅色的不錯,麵料厚實,保暖性好,而且顏色鮮亮,襯得你氣色好,過年穿也喜慶。”陶蘇摸了摸麵料,柔軟又暖和,觸手生溫,她點點頭:“挺好的。”
“試試?”母親笑著把衣服遞過來,看著陶蘇穿上,又伸手幫她理了理衣領,撫平衣角的褶皺,眼神裏滿是疼愛,“真好看。蘇蘇長大了,越來越漂亮了。”陶蘇臉頰微紅,心裏甜甜的,像是揣了一顆糖。這種被母親疼愛的感覺,陌生又熟悉,讓她完全生不出半點隔閡,隻覺得一股暖流從心底蔓延開來,遍布全身。
陶芯也選了一件粉色的棉襖,上麵繡著可愛的小兔子圖案,她蹦蹦跳跳地在鏡子前轉圈,裙擺飛揚,嘴裏不停喊著:“我也要像姐姐一樣漂亮!媽媽你看,我像不像小兔子?”母親看著兩個女兒,臉上滿是欣慰的笑意,眼角的細紋都溫柔了許多。
除夕夜,窗外的煙花接二連三地綻放,絢爛的光映亮了整片夜空,紅的、黃的、紫的、綠的,像是無數朵鮮花在夜幕中競相開放。劈裏啪啦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終於有了點過年該有的熱鬧勁兒。
陶蘇和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桌上擺滿了熱氣騰騰的飯菜——噴香的紅燒魚、軟爛的燉排骨、金黃的炸春卷、鮮香的餃子,還有母親特意為她做的糖醋排骨,都是她愛吃的。
父親和母親偶爾聊幾句家常,語氣平和,沒有了過去的劍拔弩張。陶芯在一旁嘰嘰喳喳地說著學校裏的趣事,說她得了小紅花,說老師表揚了她,氣氛溫馨又和睦。
陶蘇拿起手機,點開班級群,裏麵早已熱鬧非凡。班主任楊簡兮發了一個大大的紅包,配文:“同學們新年快樂,新的一年學業進步,萬事順意!”紅包剛發出來,就被秒搶一空。
陳洧舟手速最快,第一個領取,金額還不低。立刻有同學在群裏調侃:“陳哥這手速,不去參加運動會的短跑項目真是可惜了!”“肯定是盯著屏幕等紅包呢,對老師的紅包求生欲拉滿!”群裏瞬間刷起一串搞笑的表情包,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溫珣緊接著也發了一個紅包,備注“文科小分隊新年快樂,一起加油”;徐星曜的紅包則帶著點調皮的小心思,紅包封麵寫著“搶到的都能考高分,沒搶到的也別灰心”。
許歲澄和宋喬一也陸續發了紅包,許歲澄的祝福語溫柔又貼心:“祝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喜樂,學有所成”;宋喬一的則活潑可愛:“過年就要紅紅火火,祝我的小夥伴們新年快樂,吃好喝好!”
陶蘇看著屏幕上不斷彈出的消息,手指懸在屏幕上方,有點猶豫。她性格偏內向,不太習慣在群裏活躍,總覺得插不上話,怕自己說的話沒人接,顯得尷尬。
就在這時,宋喬一的私信突然彈了出來:“蘇蘇!新年快樂呀!群裏的紅包都要領哦,沾沾喜氣~我特意跟溫珣他們說好了,給你留了個手氣最佳的位置!”後麵還跟了個比心的可愛表情包。
陶蘇看著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揚,心裏暖暖的,指尖輕輕點了點屏幕,回複了一個“收到!新年快樂【表情】”的表情包,然後點開了那些還沒領的紅包。
雖然沒搶到所謂的“手氣最佳”,但每一個紅包都帶著同學們的真誠祝福。看著群裏大家互相調侃、分享自家的年夜飯照片、說著各自的新年願望,有說要考進年級前十的,有說希望能多睡會兒覺的,還有說想去看一場演唱會的,陶蘇心裏的空落感漸漸消失了。原來,就算不在身邊,這份純粹的同窗情誼也能跨越距離,帶來滿滿的溫暖。
窗外的煙花還在綻放,屋裏的飯菜冒著熱氣,手機裏的祝福不斷傳來。陶蘇望著眼前的一切,心裏暖暖的——這個新年,好像也不是那麽乏味。
原來年味從未變淡,隻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藏在了家人的陪伴裏,藏在了朋友的祝福裏,藏在了那些細碎又溫暖的瞬間裏。
春節的餘溫還沒散盡,短暫的假期就結束了。陶蘇一家踏上了回城的大巴車,父親幫她們拎著行李,母親坐在旁邊,時不時叮囑姐妹倆注意安全。
窗外的風景漸漸從老家的田野、村落切換成城市的高樓、街道,陶蘇靠在車窗上,心裏滿是對新學期的期待——新的班級,新的科目,還有那些熟悉的同學和朋友,不知道會帶來怎樣的故事呢?
大巴車抵達學校門口時,陽光正好,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驅散了旅途的疲憊。陶蘇拎著行李走進熟悉的宿舍,推開門就看到宋喬一、許歲澄和薑悅早已收拾妥當,正圍坐在一起分享春節趣事。
“我回來啦!”陶蘇笑著打招呼,眼底滿是笑意。“蘇蘇回來啦!”宋喬一第一個衝過來抱住她,力道十足,“快給我們講講你老家的新年,是不是特別有意思?有沒有收到很多壓歲錢?”許歲澄也笑著遞過來一杯溫水:“一路辛苦了,先喝點水歇歇,旅途挺累的吧?”
薑悅則主動接過她的行李,拍了拍床板:“我幫你放好吧,你的床位我們都幫你收拾幹淨啦,床單被套都給你換了新的,枕套也曬過太陽了,有陽光的味道。”熟悉的熱鬧與溫暖撲麵而來,讓陶蘇瞬間卸下了旅途的疲憊,心裏暖暖的。
新學年的宿舍沒有變化,依舊是熟悉的四人小天地,但班級卻迎來了調整。高一年級根據選科結果重新分班,前三個班是文科班,後四個班是理科班。
幸運的是,陶蘇、宋喬一、許歲澄和溫珣仍留在3班,班主任還是溫柔又負責的楊簡兮;而徐星野則去了6班,和選了理科的薑悅成了同班同學。
更巧的是,薑悅開學第一天就主動找班主任提議換座位,軟磨硬泡了好一會兒,硬是換到了徐星野旁邊的座位。回來後,她還一臉得意地跟宿舍三人炫耀:“我這可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徐星野理科那麽厲害,以後我問理科題可方便啦,再也不用跑東跑西找人請教了。”她興高采烈地說著,卻沒有發現陶蘇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
3班的座位也重新調整過了,溫珣成了陶蘇的新同桌。他依舊是那個溫和大方、認真負責的班長,剛坐下就從書包裏拿出一本整理得整整齊齊的筆記本,遞給陶蘇:“這是我假期整理的文科知識點筆記,曆史、政治、地理都有,重點和易錯點都標出來了,你可以參考一下,或許對你學習有幫助。”陶蘇雙手接過筆記本,觸感厚實,頁麵整潔,字跡工整,能看出溫珣的用心。她心裏暖暖的,連忙道謝:“謝謝班長,太麻煩你了,你真是太細心了。”
新學期的科目側重點有了明顯變化,文科班的曆史、政治、地理課多了起來,課時也相應增加,而理科課程的課時則減少了。班裏還轉來了幾個新同學,都是從其他班級調過來的,陌生的麵孔讓教室多了幾分新鮮感。
大概是溫珣的學霸名聲太響,不僅成績穩居年級前列,還樂於助人,一到下課,那幾個新同學就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起了問題。
“溫珣,這道曆史題的答題思路是什麽呀?我看了答案還是不太懂。”“班長,政治的這個知識點我總是記混,你能再詳細講講嗎?”“溫珣同學,地理的這個圖表題怎麽分析啊?我完全摸不著頭腦。”
陶蘇看著圍得水泄不通的座位,自己連整理筆記的空間都沒有了,隻好悄悄起身,坐到了旁邊宋喬一的空位上。宋喬一立刻湊過來,壓低聲音跟她吐槽:“你看她們,明明有些題課本上都有答案,稍微翻一翻就能找到,偏要找溫珣問,我看啊,就是想跟學霸套近乎,借著問問題的名義搭訕呢。”
陶蘇忍不住笑了笑,沒說話,隻是看著溫珣耐心地給同學們講題。他說話條理清晰,邏輯嚴謹,每一個知識點都講得明明白白,還會舉一些簡單易懂的例子幫助理解。
可一旦講完一遍,不管對方說“還是沒聽懂”,或者想再找話題拖延,他都會溫和卻堅定地說:“抱歉,我已經講得很詳細了,實在不懂的話,建議你們去問老師,老師會更有針對性地解答,也能幫你們梳理清楚相關的知識點體係。”
這話剛好被坐在斜前方的徐星曜聽到,他“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故意提高了音量:“我們溫大學霸肯抽時間給你們講題,那可是你們的榮幸!一般人想聽還沒這機會呢。”
他挑眉看著那幾個女生,語氣帶著點調侃,“講完一遍還聽不懂,那多半是你們自己的問題,要麽是沒認真聽,要麽……”他頓了頓,意有所指地拖長了語調,“根本就不是為了問問題來的吧?”
幾句話直接點破了真相,那幾個女生的臉頰瞬間紅透了,像是熟透的蘋果,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眼神躲閃,隻好悻悻地散開了。
陶蘇坐在一旁,也忍不住彎了彎嘴角——徐星曜這張嘴,還真是不留情麵,不過倒是挺解氣的。
宋喬一更是直接對著徐星曜比了個大大的讚:“曜哥說得太對了!簡直說出了我的心聲!就該這樣,別讓有些人借著問問題的名義占學霸的時間。”徐星曜得意地揚了揚下巴,正想耍個酷,說句更囂張的話,結果下一秒就被人從身後一把推開。
“徐星曜,你坐我位置上了!”唐幼宜雙手叉腰,一臉無奈又帶著點怒氣。原來徐星曜剛才為了看熱鬧,直接坐到了唐幼宜的座位上,完全沒注意這是誰的位置。
徐星曜愣了一下,看著唐幼宜不善的眼神,隻好悻悻地起身,嘴裏還不服氣地嘟囔:“至於這麽凶嗎?不就是借坐一下,又沒給你弄髒。”“誰讓你沒經過我同意就隨便坐別人的位置!”唐幼宜瞪了他一眼,毫不客氣地坐下,兩人又開始了你一言我一語的拌嘴,一個說對方小氣,一個說對方沒禮貌,引得周圍同學哈哈大笑。
“陶蘇,可以回來了。”溫珣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溫和又清晰。陶蘇才回過神,發現周圍已經空了下來,座位終於恢複了清淨。她連忙起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溫珣看著她嘴角未散的笑意,笑著問:“剛才徐星曜的話,很好笑嗎?”陶蘇點點頭,又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他說話還挺直接的,不過確實挺有意思的。”溫珣笑了笑,眼底帶著溫和的笑意:“他就是這樣,心直口快,沒什麽壞心眼,就是有時候說話不太顧及別人的感受。”
正說著,宋喬一突然湊過來,神秘兮兮地壓低聲音說:“告訴你們一個大新聞!我剛才去6班找薑悅,看到她正拿著一道理科題問徐星野,你們猜怎麽著?徐星野居然耐心地給她講了三遍!要知道,以前他給別人講題,最多講兩遍就沒耐心了。”
陶蘇心裏輕輕一動,下意識地想起以前問徐星野題時的場景。那時候他也是這樣,雖然話不多,表情也淡淡的,但總會把知識點講得清清楚楚,直到她聽懂為止。溫珣笑著說:“徐星野理科確實厲害,邏輯思維很強,而且人也細心,講題很有條理,薑悅找他問問題倒是找對人了。”
下課鈴聲再次響起,新同學又有幾個湊了過來,不過這次明顯是真的來問問題的,手裏拿著課本和習題冊,態度也很認真。
溫珣依舊耐心解答,語速適中,條理清晰。陶蘇則在一旁整理筆記,把剛才上課講的重點內容補充完整。偶爾抬頭,能看到徐星曜和唐幼宜還在拌嘴,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宋喬一在旁邊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插上一句,火上澆油;許歲澄則在認真地看書,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輪廓。教室裏充斥著說話聲、笑聲、翻書聲,熱鬧又溫馨。
陶蘇看著眼前的一切,嘴角忍不住上揚。新的學期,新的班級,雖然有了不少變化,換了同桌,來了新同學,課程也有了調整,但那些溫暖的、有趣的瞬間,依舊在繼續。她知道,這又會是一段充滿驚喜與美好的時光,而那些未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