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奔喪抓毒販
字數:3798 加入書籤
原來,所謂的巴哥,不過是個小嘍嘍,他是負責傳遞消息和幫忙銷售的。
而經理的級別比他高的多,屬於站點的負責人。
但是在他的上麵,還有源頭生產地。
生產地是位於西海市的偏遠大山裏。
隻不過這夥人可不好對付,他們都是亡命之徒,人人都有熱武器。
並且在去往大山的那一條路的幾公裏,都安裝了視頻監控,一旦發現有大量的警車,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跑路。
這下可麻煩了!!
要知道在華夏,如果是1到2人持槍,出動的一般是一個刑警支隊,外加有巡特支隊,以及防爆支隊的特警支援,加起來50人左右。
要攜帶2到3把的高精狙擊槍,還有20多把的95步槍。
可如果是3人,或者3人以上持槍,除了上述人員外,還要派出所來維持秩序,主力由特警變成武警。
不僅如此,武警機動部隊將派出03式步戰車,搭載12.7毫米機關炮。
但如果持槍人數大於8人。
那至少5公裏範圍內都要戒嚴了。
公安部直接指揮周邊各派出所,治安大隊,特警各支隊前來維持秩序。
圍剿他們的將是至少一個營建製武警機動部隊。
至少有200條各類的步槍衝鋒槍,至少5輛的03步戰車。
對方的人數初步估計已經超過了8人,也就是說必須要動用200人的隊伍前去圍剿。
可問題是他們早已經在沿途中布置好了監控,要是真就這麽衝去圍剿。
怕是人還沒到,他們早就逃之夭夭了。
這夥人不抓住,就算清繳再多的麵粉也沒有意義,他們還會製造很多,甚至發生命案等。
麵對這樣的問題,眾人都有些束手無策。
現場隊長和其他部門的領導不停的爭吵著。
“必須要立刻開始行動,站點被查,他們很快就會警覺,最遲今天晚上就會轉移,到時候我們就很難再抓住他們了!”
“怎麽行動?難不成把他們的監控全部拆了?問題是你知道哪些是他們的監控嗎?”
“要我說直接匯報上去,讓部隊過來鎮壓,兵貴神速!”
“不可能!出動武警必須要有完全的把握!”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之際,林遠突然舉起了手。
校長見狀連忙把他手給壓了下去:“小祖宗,你摻和什麽事...”
隊長疑惑的看了過來:“林遠..你有什麽想說的嗎?”
林遠嘿嘿一笑:“其實我有一個方案,可以試一試...”
“說說看..”
“呃...現在主要的問題就兩個,一個必須要很多人,第二個是對方有監控。”
“我們不妨換個思路...便衣...”
隊長皺了皺眉:“這個問題我們商討過了...就算是便衣,這麽大的部隊也很容易引起對方的懷疑。”
“不是不是...我的意思不是說不穿警服,而是穿...孝服!”
“校服?”隊長一時間聽錯了,不解的問道:“穿學生衣服幹嘛?”
林遠連忙解釋道:“是孝服!!披麻戴孝的那個孝服!”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遠也不賣關子,直接解答:“他們不是在山上麽?我們可以扮演成一個奔喪的隊伍,全部弄的跟真的一模一樣,就算被他們監控看到了,他們也不會懷疑。”
林遠的話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湖麵,在會議室裏激起了層層漣漪。
“披麻戴孝?”隊長雷洪重複了一遍,眉頭先是緊鎖,隨即眼中猛地爆出一團精光:“你是說...偽裝成送葬的隊伍?”
“對!”林遠用力點頭,思路越來越清晰:“山區農村,尤其是偏遠的村落,保留著土葬習俗。送葬隊伍規模可大可小,幾十人甚至上百人都很常見。”
“隊伍裏的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抬著棺材,吹吹打打,情緒激動,隊形散亂...”
“這一切,在監控鏡頭裏,是再正常不過的景象,絕對不會引起那幫亡命徒的警覺!”
“妙啊!”一位之前主張強攻的特警指揮官猛地一拍大腿:“送葬隊伍可以合理地、大規模地接近目標區域!而且隊伍行進速度慢,隊形散亂,正好可以掩飾我們人員的移動和觀察!”
“棺材!”另一位偵查員興奮地補充道:“棺材裏可以藏裝備!輕武器、彈藥、通訊設備、甚至小型的破門工具都可以放進去!用農村常見的厚木棺材,輕易不會被人懷疑!”
“不過...一定要弄的逼真一點,找人敲鑼打鼓,還得有人哭喪才行!送葬人員的構成要合理,要有老人、青壯年,甚至婦女,不能全是精壯小夥。”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一個個眼睛都亮了。
經過一番商量,當即把情況和方案都上報了上去。
武警大隊在收到消息後,立馬召開了緊急作戰會議。
很快,方案得到肯定,命令迅速下達。
“偵查中隊,立刻挑選八十名精幹隊員,要求有山地行軍經驗,心理素質過硬!優先選擇籍貫在北方農村、了解喪葬習俗的戰士!”
“政治工作處,緊急聯係民俗專家,核實本地山區喪葬的所有流程和禁忌!特別是哭喪的形式、隊伍的排列、樂器的曲調!”
“後勤裝備股,立刻準備八十五套孝服孝帽,要粗麻布材質,做舊處理!準備一口實木棺材,內部進行加固,用於裝載95式短突擊步槍、微聲衝鋒槍、震爆彈、破門槌等裝備,重量要模擬真實棺木!”
“通信班,將微型耳麥、便攜式電台整合進孝服內,確保隱蔽和通訊暢通!”
“宣傳股,找幾位有表演經驗的文工團戰士,負責核心的哭喪環節,要情真意切!”
整個武警駐地瞬間高速運轉起來。
不到兩個小時,一支特殊的送葬隊伍已然成型。
八十名武警戰士換上了粗麻孝服,頭上紮著孝帶。
除了他們還有幾十號專門奔喪的文工團戰士,主要負責演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