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公司看不上,大公司進不去

字數:4956   加入書籤

A+A-


    被動挨打,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他需要力量,需要籌碼,需要盡快擺脫這種被勒索的困境。
    一個念頭,在輾轉反側中逐漸清晰、堅定。
    炒股。
    這個念頭並非空穴來風。他所在的這個世界,雖然名為“藍星”,曆史軌跡與他前世的地球在諸多方麵高度相似,但細微之處卻存在著關鍵性的“時差”。
    尤其是在他熟悉的科技領域,特別是計算機人工智能ai)的發展水平,明顯滯後於他前世記憶中的2010年代。
    在前世,2010年左右,ai在金融投資領域的應用,尤其是量化交易和智能輔助決策,已經度過了最初的探索期,開始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展現出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模式識別潛力。許多對衝基金和大型投資機構,早已將ai作為核心武器,用於高頻交易、風險評估、投資組合優化乃至預測市場情緒。
    然而,在這個世界,秦淵憑借敏銳的觀察和有限的資料檢索發現,所謂的“智能投資”還停留在非常初級的階段。
    主流券商提供的交易軟件,功能僅限於基礎的行情查看、委托下單和簡單的技術指標分析,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因子挖掘、關聯性分析、新聞輿情實時解析以及基於機器學習的動態策略調整。
    散戶和專業投資者之間的信息鴻溝與技術壁壘,遠比他前世記憶中的同時期更為巨大。
    這,就是他最大的優勢!
    他腦中儲存著超越這個世界至少十年的金融科技視野,深知ai在投資領域的巨大潛力與陷阱。
    好處潛力):
    1. 信息處理:能24小時不間斷地掃描全球新聞、財報、公告、社交媒體輿情、行業報告等海量非結構化數據,從中提取關鍵信息如政策變動、公司突發事件、市場情緒傾向),速度與廣度遠超人類。
    2. 模式識別敏銳:通過機器學習算法,能在曆史數據和實時行情中識別出人類難以察覺的複雜模式、關聯性和統計套機會利如板塊輪動、價量異常、事件驅動型波動)。
    3. 情緒剝離,理性決策:ai沒有貪婪和恐懼,能嚴格按照預設的策略和風險控製規則執行交易,避免因情緒化導致的追漲殺跌、過度交易或該止損不止損。
    4. 高效回測與優化: 可快速對曆史數據進行策略回測,模擬不同參數下的表現,幫助篩選和優化投資策略,大幅提升策略開發效率。
    5. 風險監控實時化: 能實時監控持倉組合的風險敞口、相關性、波動率,並在觸及預設閾值時自動預警或執行風控操作如止損、對衝)。
    6. 解放人力,專注策略: 將繁瑣的數據收集、基礎分析、交易執行交給ai,投資者可以更專注於宏觀判斷、策略邏輯構建和模型迭代。
    當然,任何事存在兩麵性,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但是隻要不過度依賴,都可以避免。
    目前以秦淵的條件,一台普通的筆記本電腦、有限的資金、單槍匹馬——去打造一個前世頂級機構級別的ai交易係統,無異於癡人說夢。
    而且他要的也不是那個。
    他隻需要一個“半智能輔助軟件”,一個能在這個信息相對閉塞、工具相對原始的市場裏,為他撬開一絲縫隙的工具。
    核心功能定位清晰:
    1. 智能搜索與信息聚合: 能按預設關鍵詞如行業、公司、政策名稱)自動抓取主流財經網站、新聞平台、交易所公告的關鍵信息,並進行初步的摘要和分類,省去他手動大海撈針的時間。
    2. 基礎信息處理與可視化: 對抓取的公司財報關鍵數據營收、利潤、負債等)進行結構化提取和簡單計算如增長率、比率),並生成易於觀察的圖表如趨勢線)。
        4. 基礎甄別與初步篩選: 設定一些基礎財務指標如連續三年盈利、負債率低於某個值、市盈率在某個區間)或技術形態如突破長期盤整平台),對全市場或自選股進行初步掃描和篩選,縮小人工深入研究的範圍。
    “再多,這台電腦也帶不動了。”秦淵拍了拍手邊那台有些年頭的筆記本電腦,“等以後…等以後真賺到錢了,搞幾台服務器,再考慮更複雜的模型。” 他眼中閃過一絲對未來的野望,但很快被現實的冷靜取代。
    畢竟,飯要一口一口吃嘛。
    第二天,秦淵把筆記本電腦帶到了學校。體育組辦公室相對清閑,隻要沒課,老師們各忙各的。他找了個靠窗的角落,插上電源,打開ide集成開發環境),十指開始在鍵盤上翻飛。屏幕上,一行行代碼如同有生命的溪流,迅速流淌、匯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劈裏啪啦…”清脆的鍵盤聲在略顯安靜的辦公室裏顯得有些突出。
    “喲,秦淵!”一個洪亮的聲音在他身後響起。是同辦公室的體育老師陳斌,人高馬大,性格豪爽,是校籃球隊的教練。他剛巡完早操回來,滿頭大汗,手裏拎著個運動水壺。他好奇地湊過來,看著屏幕上飛速滾動的、對他來說如同天書的代碼,眼睛瞪得溜圓,“你小子可以啊!沒出來看,深藏不露啊,居然還會寫程序?這玩意兒看著就頭大。”
    秦淵手上的動作沒停,隻是略微側了側頭:“陳哥過獎了。我在大學主修經濟,計算機是選修。算不上厲害,也就馬馬虎虎過得去,會點皮毛,解決點自己的小需求還行。”
    陳斌順勢拉開旁邊的椅子坐下,看著秦淵那在鍵盤上仿佛跳舞般靈巧的手指,毫不掩飾地流露出羨慕之色:“厲害就是厲害!這手指頭動的,比我帶球過人還快。”他灌了一大口水,感慨道:“當初趙主任說我們體育組要來個高材生,還是名牌大學的,可把我們幾個嚇了一跳。說真的,秦淵,以你這學曆,這本事,完全可以在外麵找到更多更好的選擇啊!坐辦公室,進大公司,那多光鮮亮麗,錢也多吧?哪像我們這兒,風吹日曬的。”
    他放下水壺,語氣裏帶著點自嘲和坦誠:“我跟你沒法比。我啊,沒啥學曆,當年就靠著籃球打得還湊合,考了體育特長生進的大學。進了校隊,後來又選進了省青年隊。比賽?大大小小參加沒有一百場也得有八十場了,可惜啊,沒啥拿得出手的硬成績,全國性的比賽更是連門檻都摸不著,用老話說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後來年齡到了,水平也上不去,就退下來了。退下來才發現,除了打球,好像啥也不會,文憑也拿不出手。兜兜轉轉,也是沒辦法,才托了點關係,回老家考了個教師資格證,來這兒當個體育老師,好歹算個穩定飯碗。” 陳斌摸了摸後腦勺,笑容裏帶著點過來人的無奈。
    秦淵敲擊鍵盤的手指終於停了下來。
    他轉過頭,認真地看向陳斌,臉上露出一絲感同身受的自嘲:“陳哥,其實…我們也沒什麽本質區別。”
    他身體微微後靠,目光似乎透過窗戶投向了更遠的地方,回想著“原身”的經曆:“我唯一好一點的,可能就是頂著個名牌大學的畢業證。但我主修的是經濟,這專業聽著高大上,實則高不成低不就。剛畢業那會兒,躊躇滿誌,結果呢?小公司,地方小平台,業務雜,加班多,累死累活賺不到幾個錢,關鍵是感覺學不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我看不上。真正心儀的大公司、投行、基金?門檻高的嚇人,一沒人脈二沒關係的,連簡曆關都過不了,麵試機會都撈不著。投了無數份簡曆,石沉大海。也托過人,效果寥寥。” 他苦笑了一下,帶著一種經曆過社會毒打後的清醒,“兜兜轉轉,碰了無數次壁,心氣兒也磨掉不少。最後,也是機緣巧合,加上家裏…嗯…有點情況需要穩定,才進來這裏。說起來,也是個‘沒辦法’的選擇。至少,這裏清淨,時間自由。”
    陳斌聽著,臉上的驚訝慢慢變成了深有感觸的讚同。他用力地點點頭,仿佛找到了知音:“對對,太他媽對了。可不就是這樣嘛!看著光鮮的門檻,沒那層關係,擠破頭也進不去。咱們這,也算…嗯…曲線救國?哈哈!” 他拍了拍秦淵的肩膀,之前的羨慕變成了同病相憐的理解。
    氣氛變得輕鬆了一些。陳斌又好奇地指著秦淵的電腦屏幕:“那你這劈裏啪啦的,是在搗鼓啥好東西?搞副業?”
    “哦,算不上副業。”秦淵重新將注意力轉回屏幕,解釋道,“就是自己想做個輔助分析的小工具,處理點數據,方便自己做些研究。” 他刻意模糊了具體用途,畢竟涉及炒股,在單位裏還是低調為好。
    陳斌雖然不懂技術,但看秦淵說得輕描淡寫,也就沒深究。他站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行吧,反正沒課的時候也沒啥事。你弄你的,隻要不耽誤上課,其他事兒你自己看著辦就成。不打擾你了,我去趟器材室找李老頭去,昨天到了一批新籃球和跳繩,得去點點數,歸置一下。”
    “好,陳哥您忙。” 秦淵點點頭。
    陳斌哼著不成調的歌,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辦公室又恢複了安靜。
    秦淵深吸一口氣,將紛雜的思緒和陳斌的談話暫時拋開,重新沉浸到代碼的世界裏。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在他專注的側臉上投下明暗的光影。
    喜歡綜視之我的金手指是進度條請大家收藏:()綜視之我的金手指是進度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