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昏厥
字數:3457 加入書籤
中宮誕下雙胎,長子夭殤,次女幸存,母女平安。
皇上悲慟過甚,詔禮部依製皇子喪儀,休朝三日。皇長子追封為懷謹王。
因皇子夭殤,未序齒。皇後所出公主,封為樂安長公主。
溫止陌登基之日,為防百官催促他選秀納妃,曾當著百官之麵提及中宮腹中孩子就是來日儲君,如今皇子夭殤,百官惋惜歎息之餘,勸皇上開枝散葉,恢複三宮六院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
恢複早朝之後,幾乎每日都有大臣提及選秀納妃,溫止陌喝斥處罰,依舊屢禁不止。
眾官員私下串通,各自求情,知曉溫止陌不會因此事將他們全部處置,個個使出渾身解數,巧舌如簧,不達目的不罷休。
孟菱歌正位出月之後,百官又以皇儲空懸,皇上不設三宮六院為由,奏請皇後身體複舊後盡快懷上皇嗣,以安國定。
溫止陌本就不忍孟菱歌這麽快又受懷孕之苦,又有太醫勸告皇後此次分娩大傷元氣,需要兩年時間才能恢複如初,故而見到這些奏折大發雷霆,全部諭旨否決。
早朝之上,更是嚴令禁止再提此事。
大臣們更是為此焦頭爛額,早朝上不準提,他們便成群結隊地私下進宮麵聖,堵在勤政殿外不願離去。
溫止陌煩不勝煩,君臣之間的關係因選秀納妃之事開始明爭暗鬥,日漸離心。
後來,連續兩次大臣為選秀爭論不休時,溫止陌突發昏厥,太醫表示此為氣急攻心,長此以往恐有性命之憂。
何況皇上幼年有瘋傻之症,受刺激過多有可能再誘發舊疾。
大臣們擔心皇儲之危未解,先將皇上給氣死氣瘋,這才偃旗息鼓,逼勢漸緩。
侍衛聽從溫止陌的吩咐,將他抬至鳳儀宮,孟菱歌屏退手下,找來藥膏給溫止陌手上的擦傷塗藥。
才剛剛靠近,溫止陌便翻身坐起,一把將人攬入懷中。
“可算把那幫老臣忽悠走了,天天軟磨硬泡,吵得我整日不得消停,一個個正事不幹,天天催著朕納妃生子,朕又不是種馬。”
孟菱歌忍不住輕笑,繼續將藥膏輕柔地塗到溫止陌的傷處。
“曆朝曆代的皇上都是三宮六院,要想讓他們改變觀念確實不易,這些老臣為人忠正,非奸詐之徒,不能因他們勸告就用重刑,隻能先行回避與拖延,時日久了,或許他們就知難而退了。”
她何嚐不知中宮儲君的重要性,隻是太醫都規勸過了,她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來冒險,她與溫止陌都這麽年輕,再等兩年生孩子,本就是為時不晚的事。
但這些大臣們思想老舊,就是急的不行,似乎國家一日無儲君,他們便一日不能安心似的。
“正是因為顧忌到他們是忠臣良將,我才容忍至今,否則就憑他們讓朕背棄誓言這一條罪行,就足夠將他們全部捉拿下獄。”
溫止陌麵色疲憊,看向孟菱歌時卻溫柔眷戀。
“不過朕這個新法子,應該足以應付他們一些時日。你是不知道,我倒下時,幾個喜歡嘮叨的老臣圍著我跪了一圈,急的號啕大哭,跟哭喪似的,眼淚口水都掉到我臉上,害的我差點就繃不住,險些露餡。”
上次心血來潮倒下時,由於經驗不足,大臣們雖是擔心,卻懷疑他是假昏迷真逃避,畢竟他平時身體康健,皇家圍獵時還能孤身獵虎。
這次他提前練習過,話說到激動處時馬上捂住心口,轟然倒地,為了更逼真,倒下時還碰傷了手臂。
再加上他事先交代好的話由太醫口中轉達,可算是把一群大臣嚇的夠嗆。
孟菱歌心疼地打量他手上的傷口。
“你這法子傷身,經常這麽倒地,要是磕碰到後腦怎麽辦?平白地弄傷自己,也並非長久之計。”
“我有分寸。”溫止陌抱著孟菱歌在懷,隻覺身心愉悅。
“經此一遭,他們肯定能消停一些時日。等過了兩年,我們的皇兒出生,立了儲君,就能堵住他們的嘴。不過,若是兩年後娘子身體還未完全恢複,或是你有半分不願,我就另想法子。”
“我當然是願意的。”孟菱歌不無擔憂道:“但之前在安順王府時,我便越是想懷孕,越是懷不上。我有點擔心到時……”
“不用擔心。”溫止陌手掌輕捂她的嘴唇,寵溺道:“車到山前必有路,萬事有我。朕不想做種馬,更不想讓你為生子嗣煩心,我們的孩子順其自然,早來晚來我都歡喜。”
“但大臣們不會同意。”孟菱歌說:“現在我剛剛生下握瑜不久,他們就鬧的這麽厲害,再等上幾年,勢必更加過分。君臣終日因皇儲之事爭論,肯定不能全身心治國利民,長此以往,後患無窮。”
溫止陌見孟菱歌微皺眉頭,忍不住上手給她撫平。
“這些我都知道,但我沒有那麽大公無私,於我心中,你和孩子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若是他們逼得我無路可退,大不了我就不做這個皇上了,帶著你與孩子遠走高飛。”
他眸光繾綣,頗為向往。
“我的武功少有敵手,隻要準備妥當,不管去哪兒,都能讓你和孩子過得輕鬆自在,到時就沒有批不完奏折與聽不完的勸諫,能有更多時間陪在你與孩子身邊。”
自孟菱歌兩次遇險之後,溫止陌不當皇上的想法越來越頻繁。勞累與質疑他都不懼,唯獨不能忍別人對他的妻兒下手。
這是他的底線,亦是他的逆鱗。
他知道合格的君王應是先國後家,先公後私,可他做不到,在他心中,沒有任何人或事可以超越妻兒的地位。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無論他如何努力,他都成為不了一個合格的帝王。
他確實一度想成為一個讓娘子驕傲的君王,但他更想成為天下最好的夫君及父親,若兩者不能兼得,他毫不猶豫會選擇後者。
既如此,將一個亂糟糟的攤子搶過來,盡自己能力變好變強之後,再尋覓一個百姓群臣更滿意,更合適做君主的人來接手,才是皆大歡喜。
隻是要找到這麽一個合適的人,需要時間。
他要安排好宮中諸事以及規劃出宮後事宜,也需要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