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石榴
字數:3549 加入書籤
孟菱歌慢慢品悟出這裏麵的玄機來。
“皇上的意思是,昔日藍羽國六皇子成了新帝,且有吞並我國之意。但現在我國兵力財力各方麵都不輸藍羽國,故而六皇子不敢明攻,便想離間你與朝臣的關係,從而坐收漁翁之利?”
溫止陌這幾年與朝臣因後宮之事鬧得不愉快,眾所周知。
藍羽國新帝想利用這個苗頭,冒充朝臣對公主下手,從而讓金月國的君臣關係更加勢同水火。
到時不管是溫止陌被群臣孤立,還是溫止陌殘殺官員,對藍羽國新帝來說,都是好事。
金月國內君臣分崩離析,互相猜忌,反目成仇,就正是藍羽國渾水摸魚,借機搶奪金月國地盤的最好時機。
這也就難怪兩次對溫握瑜所下毒物都如此古怪罕見,因為這東西本就來自異國。
溫止陌點點頭,“這是朕的猜測,藍羽國的人不比朝臣,他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最近你與握瑜都小心些。”
此次機關沒傷到溫握瑜,也不知這些人還有什麽後招。
孟菱歌一時煩悶至極,平時被朝臣逼迫就夠頭痛的了,現在藍羽國又插了進來,春紅還生機渺茫,隻覺千頭萬緒,不知先處理哪一樁。
她輕聲道:“如果真是藍羽國所為,那麽敵在暗,我們在明,再小心謹慎隻怕也是防不勝防。”
宮中閑雜人太多,今日的幕後黑手也未揪出來,握瑜正是天真活潑的年紀,那人若是鐵了心要利用她達到目的,肯定還會再找機會。
“而且如果藍羽國此次未達目的,也不知下次還會用什麽手段再離間君臣關係,一味防守,終是隱患。”
“皇後說的極是。”溫止陌麵上卻無太多擔憂,衝孟菱歌笑道。
“萬事皆有兩麵,於朕看來,藍羽國此時插進來,說不定正是一個好機會,一個一勞永逸的好機會。”
“哦?”孟菱歌聽他話裏的意思,明顯是已有打算,不由得將耳朵湊到溫止陌唇邊,“什麽好機會?皇上告知臣妾好不好?”
溫止陌笑了笑,雙手攏成圈狀,附在孟菱歌耳邊竊竊私語。
孟菱歌正聽得認真,便聽到腳步聲靠近,一個小宮女在外麵道:“皇後娘娘,太後請您去慈安宮品嚐新到的瓜果。”
孟菱歌聞言馬上起身,溫止陌拉著孟菱歌不讓她走。
“母後又無急事,讓她等等,你晚點再去。”
國事繁忙,他平時與孟菱歌白天也並沒有多少共處時光,好不容易今兒端午,擠出時間陪陪娘子,事兒卻一件接著一件。
孟菱歌道:“今兒不同,母後應該是聽到握瑜遇險之事了,找我過去問問情況。去晚了,母後肯定要擔心的。”
溫止陌無奈,隻好鬆開手。
“那朕去勤政殿吧,晚上朕傳了忠親王夫婦進宮一起用膳,隻能到時再與皇後見麵了。”
孟菱歌知道溫止陌不舍,但她不想讓太後久等,又擔憂春紅的情況,聞言點頭道:“好,那臣妾先去慈安宮了。”
溫止陌看著孟菱歌離去的背影,還有些戀戀不舍。
但當皇上實在是太忙了,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想到這他就忍不住有點哀怨。
他每天就晚上能陪陪娘子,還有那麽多人想方設法讓他選秀納妃,他哪有空?
陪娘子的時間都不夠。
孟菱歌帶著幾個宮女趕到慈安宮時,看到客廳的桌子上除了茶水,僅放了幾個石榴。
太後笑得與往日一般慈眉善目。
“皇後來了。今兒過節,哀家想與皇後說點體己話,你們都退下吧,門外等候。”
太後的人與孟菱歌帶來的人全部依言退下,寬敞的廳堂僅剩下婆媳兩人。
這在慈安宮,幾乎是從未有過的事。
太後與她在一起時,從不掩飾對她的袒護與偏愛,都是當著下人的麵,明目張膽地將她當女兒一般。
看著太後麵上的笑,以及桌上的幾個石榴,孟菱歌局促了幾分,甚至忘了坐下。
太後看著她笑道:“菱歌,這裏沒外人,哀家就直接喚你的名字了,皇後太後的倒顯得我們母女生分,快坐下。來,先喝茶。”
孟菱歌越發感覺怪異,主動伸手去拿茶壺。
“母後,還是我來吧。”
“不用。咱們婆媳一場,是你將陌兒的病治好,哀家能有今天,有你一半的功勞,給你倒一次茶,你擔得起。”
太後很堅持,將茶遞到孟菱歌手上後,又去剝石榴。
“菱歌,哀家聽說今日握瑜遇到了危險?”
“是。”孟菱歌知道這事瞞不了她,實話實說道:“事發之時,我身邊的春紅救了握瑜,握瑜隻有一點擦傷,現下已經上藥休息,母後不必擔心。”
“哀家怎能不擔心呢?”
太後歎息一聲,兩手用力一掰,石榴分為兩半,掰開的一刹那很多石榴籽掉落在地上,桌麵上,灑的到處都是。
“這石榴籽成百上千,縱是掉落一地,依舊還能剩下很多。可你與陌兒成親接近五年,膝下卻僅有握瑜一人,若是握瑜再有點閃失,那可就……”
話說到這個份上,孟菱歌再裝傻已沒任何意義,聞言將茶盞放下,淡然抬頭。
“母後這話是催我快些懷上皇嗣,還是勸我為皇上納幾個美人,早日萬子千孫?”
枉費她緊趕慢趕,匆匆而來,太後擔心的與她擔心的並不是一件事。
這話說得過於直白,太後僵了一瞬,幹笑道。
“菱歌,哀家也是女人,哀家更是真心喜歡你,這些年才一直幫著你,讓你成為陌兒後宮唯一的女人,你是不知道,有多少老臣求到哀家麵前,讓哀家給陌兒身邊塞幾個貌美姑娘。”
“原本哀家是想這麽護著你與陌兒一輩子,畢竟哀家也想要這樣獨一無二的感情,哀家沒擁有過,你與陌兒能擁有,也算彌補哀家的一種遺憾。但哀家等的太久了啊,自握瑜出生後,你的肚子就再沒有爭氣過,哀家實在是等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