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求仁

字數:3481   加入書籤

A+A-


    他綜合考慮過後,還是認為孤硯最為符合。
    饒是如此,他依舊用了接近一個時辰才說服孤硯,同意按他的法子,‘說服’百官。
    溫可昊聽完後,還是有些許驚詫。
    “皇兄這法子,我確實沒有想到。我願賭服輸,但皇兄難道就不擔心,此舉雖達目的,但於百官心中,皇兄的癡情與男兒形象勢必受到影響,他們會認為你癡情一人隻是掩飾自身隱疾的假象,禪位前去北疆亦是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作此選擇。”
    世間男子,無論地位高低,貧窮富貴,都極其重視男性陽剛形象,縱是身體果真有疾者,要麽諱弱逞強,要麽將過錯及不育推給女子,斷然不會承認此等缺陷。
    而溫止陌反倒無病裝病,自損男子雄風,實在令他意外且佩服。
    溫止陌聞言,溫和地笑了笑。
    “無論此次禪位有多少正當理由,是如何百利而無一害,隻要朕禪位離開,朝臣百姓依舊會認為最大的原因是朕與皇後沒有子嗣。他們或許會讚朕癡情,或是笑朕糊塗,但大多數人都會責怪埋怨皇後,認為是她不能生養才導致這一連串後果。”
    “朕不想離開京城後,京城內還有對皇後不利的聲音。既然一定要有人背負不能生育的名聲,朕寧可是自己,也不願是我娘子。再說,百官疑心是皇後不能生養,就隻會想方設法讓朕納別的女子,朕隻要讓他們懷疑是朕的問題,他們自然也就隻能接受換一個皇帝的方案。”
    他的能力不需要靠陽剛之氣來彰顯,這方麵的能力,娘子一人滿意就足夠。
    等他來日在北疆做出功績,朝臣百姓隻會記得他的功勞,不會因此事而貶低他。
    但娘子不同,他不願讓任何人輕看他娘子半分。
    何況孟府還在京城,娘子在娘家那邊的名聲尤其重要,他不希望有一點娘子不好的閑言碎語傳進孟府。
    孤硯見皇上神情愉悅,說到皇後之時眉眼分外柔和,心中對做了百官叛徒之事徹底釋懷。
    昨日他被皇上勸說同意後,回到府中還是有些忐忑,不明白答應這麽做是對是錯,孟夕瑤看出他有些反常,問清楚後便寬慰他道。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皇上與皇後想離開京城,去北疆做一番功績,朝臣希望皇上恢複三宮六院,廣育皇嗣,如今你幫了皇上,兩方都能得償所願。隻要皇上與你都不說出去,結果又是好的,這就不算叛徒,而是善意的成全。”
    當時他覺得是孟夕瑤將事情想得過於簡單,如今倒覺得她說的有些道理。
    皇上有心護皇後周全,順便解兩國危機,助北疆擺脫貧困。
    忠親王需要皇位擺脫困境,願意接下皇上禪讓的重任。
    而他希望報答皇上當年的恩情,還想為國盡忠,為國效力。
    百官朝臣既盼著金月國國泰民安,又盼著皇上開枝散葉,廣育皇嗣。
    禪位之事辦妥,大家各就各位,各司其職。
    眾人所盼所願所責所護,皆能得償所願。
    孤硯本就是回來稟報事情進展,如今要說的都已經說完,他不便留下聽皇上王爺交接皇權,見溫止陌沒有別的吩咐,便低頭告退。
    溫可昊聽完溫止陌的話,卻是有點悵然若失,又心生愧疚。
    “皇兄待皇嫂才真算得上情深意重,偏偏我……”
    他說到一半便有點說不下去。
    他與蘇樂顏之間,確實是他欠蘇樂顏的更多,欠她一條命,又欠她一份癡情不二。
    原本以為至少明麵上他隻有蘇樂顏一個女人,無奈形勢逼人,他終究還是走上了三宮六院,妻妾成群這一條路。
    欠蘇樂顏的就更還不清了。
    溫止陌知道他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身體被蠱王影響,發作之時非自身意誌可克服,弟妹是大夫,對這一點她比你更清楚。無論以後你會有多少女人,你始終記得將弟妹放在首位,不管是後宮還是在你心裏,都切記不要讓任何女人超過她的地位,這就算得上是對弟妹情深意重。”
    “你若是做到了,蘇大夫與你亦是一對恩愛夫妻,蘇大夫不會後悔愛上你,救你性命,嫁給你。但你若做不到,那麽你不僅對不起她,且忘恩負義,因為你的命是蘇大夫救回來的,而且他是你明媒正娶的發妻,三日後還會是你的皇後。”
    溫止陌看著溫可昊,鄭重交待。
    “三弟,我知你不會如此,但還是忍不住要再叮囑一次,蘇大夫對你如何你心中有數,萬萬不可令她寒心。”
    蘇樂顏與孟菱歌是至交好友,這句話是他代娘子說的,且蘇樂顏是世間最熟悉蠱王之人,若溫可昊行事太過,蘇樂顏說不定還有摧毀蠱王,傷害溫可昊的法子。
    讓溫可昊善待蘇樂顏,便是善待他自己。
    溫可昊點頭道。
    “皇兄說的,我都記下了。若沒有蘇樂顏,哪有今日的溫可昊?我若是不好好珍惜她,就是豬狗不如了。”
    溫止陌見他有此覺悟,放下心來,走到龍案邊上,將玉璽與印章塞到溫可昊手中。
    “這兩日你學著先行處理奏折,兩日後正式交接後,宮中諸事便盡數托付給你了。隻是,你登帝後,陳太妃順理成章會成為新的太後,而朕的母後……我會盡快帶她們前往北疆。這幾日,你讓人看好陳太妃,別讓她為難朕的母後。”
    陳太妃其實並不算什麽壞人,但她虛榮心重,且有點記仇。
    太後上一次令錢嬤嬤扇她巴掌的事,她肯定印象深刻,一朝翻身,肯定是要耀武揚威的。
    溫止陌身為兒子,為了達到去北疆駐守的目的,導致太後的身份落差於往日仇敵,此事本就有些對不住太後,自是不可能再任由陳太妃欺辱太後。
    溫可昊一聽,絲毫沒有意外。
    他鄭重道:“皇兄放心,此事我已經有應對之法。”
    兄弟倆在勤政殿溝通商談了整整一天,連飯都是讓人送到房間,一直到天黑方才分開。
    而此時,官員們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也都如願套出‘口風’,摸清‘底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