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第一批豆芽上市

字數:2810   加入書籤

A+A-


    姐弟二人駕著驢車走在鎮子上,還覺得很有麵,小柱腰板坐的筆直,就像是一隻鬥誌昂揚的大公雞。
    “二姐我們現在回家嗎?”
    “先不回家,我們去買木桶,木盆。”
    “好嘞,那咱們先去雜貨鋪子。”
    姐弟二人到了雜貨鋪買了五個木桶,又買五個木盆,暫時小九就想先買這些,後期不夠再買。
    出了雜貨鋪又去糧店,買了一百斤的綠豆,白米白麵各買一百斤,如今家裏人口多,小九不能讓家裏缺少糧食,這些糧食吃完,估計空間的也可以吃了,後期就不用買了。
    出了糧店又去了布莊 小九覺得家裏的被不夠蓋,雖然這會不冷,但是要提前準備,不然天冷時先準備就來不及了。
    買了布和棉花,驢車也裝的滿滿的,姐弟二人才駕著驢車回了小河村。
    剛到村口,就碰到了同村的張大嬸。
    張大嬸眼睛瞪得溜圓,上下打量著驢車上的東西,陰陽怪氣地說:“喲,小九啊,買這麽多東西,家裏是要辦啥大事啊?可別到時候錢花光了,日子過不下去喲。”
    小柱聽了,氣鼓鼓地正要回嘴,小九笑著拍了拍他的手,不緊不慢地說:“張大嬸,家裏人多,這都是些生活必需品。您啊,就別操心我們家的事兒啦。”
    張大嬸討了個沒趣,嘟囔著走了。
    可不是嘛!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哪個朝代、哪個時期,總會有那麽一些人,他們的心眼兒特別小,容不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這些人啊,整天就像長了一雙紅眼病一樣,死死地盯著別人家的生活,隻要看到別人家稍微有點起色,心裏就嫉妒得要命,恨不得馬上把別人拉下來,讓自己能夠超越他們。
    回到家,幾個孩子見小九回來了,後麵還有滿滿當一車東西都十分驚喜。
    小花第一個跑過來抱住小九“娘,這些東西都是咱家的嗎,還有這驢車也是你買的嗎?”
    小九看著可愛的小花,抱抱她“對啊,這些都是咱們家的,小花高不高興啊!”
    這時三寶也圍過來“娘這驢車我可以坐坐嗎?”
    二寶也發言“娘,以後我割草喂小毛驢,一定把它喂的肥肥的。”
    小九看著幾個孩子那高興得勁自己也跟著高興,“孩子們等你爹腿好了,咱們一家趕著驢車去鎮上玩好不好。”
    孩子們一聽說可以去鎮上,更加高興,都在期盼他們爹的腿快點好,就可以去鎮上了,長這麽大他們還沒有出過這個村子。
    “孩子們幫著往下拿東西好不好,娘還給你們帶好吃的了。”
    幾個孩子興高采烈的搶著幫往下拿東西。
    小九指揮著大家把東西都搬進屋裏,又把買的綠豆分了一些出來,準備煮綠豆湯給大家解暑。
    又讓小柱和大寶把買回來的木桶和盆刷洗幹淨,把綠豆清洗過後,泡上放在一邊等著發芽。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清甜的綠豆湯,小九看著大家滿足的模樣,心裏也覺得格外踏實,她知道,隻要一家人齊心協力,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
    接下來的四五天,早上小九照常帶著大家鍛煉,教一些簡單的拳腳,再由小柱教大家識字。
    一晃四五天過去,小九的第一批豆芽已經成功的可以賣了,五桶豆芽大概有四百斤,小九就給王二三人和小柱分了任務。
    跟王二一起的那兩個人,一個叫石頭,一個叫大牛。
    這名字聽起來可真是夠樸實無華的啊!也不知道古代的人給孩子取名的時候都是怎麽想的,難道是覺得名字越簡單越好記嗎?
    還是說他們對名字並沒有太多的講究,隻是隨便起一個順口的就行呢?不管怎麽說,這兩個名字都讓人感覺很接地氣,就像是從田間地頭走出來的一樣。
    小九給幾人準備了扁擔和籮筐,讓每人挑八十斤去附近村子賣,一人每天給二十文工錢,這個價錢還是挺合理的,男人去鎮上碼頭幹苦力一天就這個錢,那可是要幹一天。這賣豆芽就不同了,賣完就算完成任務。
    小九問幾人可不可以完成任務 ,幾人都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王二這時問小九“九姐,這豆芽要賣幾文錢一斤呢!”
    小九思索片刻說道:“咱們這豆芽新鮮又好吃,就賣三文錢一斤。”
    幾人點點頭,記下了價格。
    這時孫小柱問道“二姐這豆芽三文錢一斤是不是有些貴啊!這三文錢都夠買一斤糙米了,會有人買嗎?”
    王二幾人也都點頭附和小柱的話,他們也覺得有些貴。
    小九就給他們解釋,“這豆芽一斤可以炒兩大牌子的菜,再說我們這豆芽成本也是很高的。就按這個價賣吧,會有人買的,有點信心。”
    第二天一早,王二、石頭、大牛和小柱便挑著豆芽出發去附近村子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