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鴨王嗅禪

字數:5252   加入書籤

A+A-


    翌日清晨,唐驍神清氣爽地悄然返回上官府,仿佛昨夜隻是外出散了趟步。
    省親的日程依舊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表麵一派祥和。
    上午,在內廳敘話時,秦老夫人撚著佛珠:“雨燕、雨墨既已承沐天恩,當需更加謹慎,以求穩固。”
    “老身以為,當去京郊香火最盛的天泉寺祈福,一則酬謝神佛庇佑,二則祈求早日為皇家開枝散葉,方是長久之道。”
    坐在下首的劉夫人連忙點頭附和:“母親所言極是。”
    “那天泉寺求子確實靈驗,妾身還曾聽聞三皇子的生母李妃娘娘,當年也是久無身孕,後來便是在天泉寺潛心齋戒祈福後,不久便懷上了龍嗣。”
    “此事並非什麽隱秘,京城眾人皆知。”
    上官英雄聞言,心中沉吟。
    皇妃出城非同小可,護衛、儀製皆是問題,但此事若真能如李妃舊例般靈驗,於公於私,皆是美事。
    “行,我去找唐公公商議一下此事。”
    很快,上官英雄就來到鳳棲苑唐驍的住處,將前往天泉寺祈福之事告知。
    “唐公公,您看此事......”
    聞言,唐驍心中一喜,上官姐妹去送子的天泉寺祈福,這不正好完成皇帝想遮掩自己不行的事實。
    心念電轉,表麵不動聲色,恭敬回道:“上官家主,老夫人、夫人思慮周全。”
    “這天泉寺既有如此靈驗,為二位娘娘鳳體康健、為皇家子嗣綿延祈福,乃分內之事。”
    “咱家奉皇命護衛娘娘周全,自當隨行,確保此行萬無一失。”
    當天,唐驍與上官英雄一起著手準備,至於上官文書,此刻還在花魁的溫柔鄉中。
    ......
    車駕儀仗抵達京郊天泉寺時,已是下午時分。
    夕陽的金輝灑在蒼翠的山巒與古樸的寺廟建築上,鍍上了一層莊嚴的光暈。
    山門巍峨,匾額上天泉寺三字曆經風雨,更顯厚重。
    寺觀飛簷鬥拱,規模宏大,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絡繹於途,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檀香氣味,梵唱鍾鳴之聲隱約可聞,確是一派香火鼎盛的祥和氣象。
    得知宮中兩位皇妃駕臨,住持了空早已率領寺內大小執事僧眾,身著簇新袈裟,在山門前垂首恭候。
    見鳳駕停穩,了空立刻上前一步,雙手合十,深深一躬,其身後僧眾亦齊刷刷行禮,態度謙卑至極。
    “阿彌陀佛。天泉寺上下,恭迎二位娘娘鳳駕,娘娘千歲金安!”
    “諸位施主光臨敝寺,實乃佛門幸事,蓬蓽生輝。”
    了空的聲音溫和醇厚,帶著一種令人心安的力量。
    他親自在前引路,將兩位娘娘並上官家一眾女眷,恭敬地迎入寺內。
    大雄寶殿內,光線透過高窗,映照在莊嚴肅穆的佛像金身上。
    香燭長明,青煙嫋嫋,秦老夫人與劉夫人一左一右,攜著上官雨燕和上官雨墨,在蒲團上虔誠跪拜。
    上官雨燕神情專注,默默祝禱;上官雨墨雖也依禮而行,但卻心不在焉。
    老夫人親自將早已備好的、裝滿金豆的沉甸甸錦囊投入功德箱,發出“咚”的悶響。
    劉夫人則從侍女手中接過一個紫檀木盒,親自奉給了空住持:“此乃為娘娘們求取的平安符與送子靈符,一點香油心意,望佛祖保佑,心想事成。”
    了空躬身接過,口誦佛號:“我佛慈悲,必佑誠心之人。娘娘福緣深厚,定能如願。”
    祈福儀式接近尾聲時,住持了空適時再次上前。
    他約莫五十歲年紀,麵容慈和,眼角帶著細密的笑紋,雙手合十,語氣充滿了悲憫與關懷:“阿彌陀佛。二位娘娘誠心禮佛,福澤綿長,貧僧與闔寺僧眾皆深受感動。”
    他微微側身,引著眾人目光望向寺院後山的方向:“不瞞諸位施主,敝寺後山深處,還有一處獨立辟出的祈福精舍,名為淨心苑。”
    “那裏引有天然山泉,竹林環繞,是本寺最為清幽靈秀之地,平日並不對外開放。”
    他目光掃過上官姐妹,最終落在兩位老夫人臉上:“若二位娘娘誠心祈求子嗣,貧僧鬥膽建議,今夜可於淨心苑靜室中獨處,齋戒靜修一夜。”
    “摒除俗世雜念,使靈台空明,最易與神佛感應道交,往往能得償所願。”
    “敝寺曾有諸多信眾,皆因虔誠之心,得送子神佛的庇護。”
    此言一出,秦老夫人與劉夫人眼中頓時迸發出驚喜與期盼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外孫環繞膝下的美好未來。
    秦老夫人更是激動地撚著佛珠,連聲道:“竟是如此寶地,有勞住持費心安排!”
    唐驍目光在了空那看似悲天憫人的臉上停留了一瞬。
    對方眼神澄澈,表情自然,舉手投足間皆符合一位得道高僧的風範,幾乎尋不到一絲破綻。
    然而,前世在港城那種魚龍混雜、步步危機的地方摸爬滾打出的直覺,卻在他腦中拉響了細微的警報。
    這種感覺很微妙,並非源於某個具體的疑點,而是了空在提及淨心苑和得償所願時,那語氣絕非佛家應有。
    倒是與他記憶中那些斂財或行騙的神棍,有一些相似=。
    不過,此刻他手中並無實證,若貿然質疑這位在信眾中德高望重的聖僧,不僅會打草驚蛇,更會立刻得罪滿懷期盼的上官家女眷,於情於理皆不明智。
    他按下心頭疑慮,麵上不動聲色,上前一步:“住持有心了,安排如此周全。”
    “然皇妃安危重於泰山,不容絲毫閃失。”
    “為確保萬全,咱家需派人先行查驗淨心苑內外,並安排可靠人手於外圍嚴密警戒,還望住持行個方便。”
    了空臉上笑容不減,甚至帶著幾分理解的欣慰:“阿彌陀佛,施主盡職盡責,謹慎周全,實乃娘娘之福,貧僧佩服。”
    “這是自然,了魚,你帶這位......”
    唐驍打斷他,對身後吩咐道:“小李子,小蓮子,你二人帶上一些人隨師傅去淨心苑,裏外仔細查驗一番,不得有任何疏漏。”
    “是,公公。”
    小李子和小蓮子立刻領命,跟著這名知客僧往後山方向去了。
    而唐驍自己,則對著上官英雄及老夫人微微頷首示意,便轉身暫時離開了香煙繚繞的大雄寶殿。
    他並未走遠,目光在香客中逡巡,很快鎖定了目標——幾位衣著體麵、眉宇間帶著愁緒與期盼的年輕婦人,她們正在求子神佛殿前跪拜。
    唐驍整了整衣袍,臉上換上一副恰到好處的憂慮,走到殿外不遠處的槐樹下,對著其中一位剛祈福完、麵露倦容的婦人,拱手一禮,聲音溫和:
    “這位夫人。在下冒昧,見夫人麵善,心中有一疑難,不知能否請教一二?”
    那婦人見他氣質不凡,舉止有禮,戒心稍減,微微頷首。
    唐驍歎了口氣,演技全開:“實不相瞞,在下是為家中主母前來探路。”
    “主母入門多年,一直......”
    “唉,聽聞此間佛法靈驗,特命在下來問問,這祈福,可有什麽特別的章程忌諱?”
    “主母身份不便,若白跑一趟,在下實在無法交代。”
    他姿態放得極低,言辭懇切,儼然一個為主人家操碎了心的忠仆。
    同是求子圈中之人,這幾位婦人立刻產生了共情,話匣子自然而然地打開了
    “這位公子,不瞞您說,這寺裏的送子神佛,確實靈驗......”
    一位穿著湖綠襦裙的婦人低聲道,臉上飛起紅霞:“隻是,需得心誠,且必須本人親自在禪房靜修一夜方可。”
    旁邊一位著杏色衣裙的婦人補充,聲音更小:“每次去那禪房裏祈福,不知是佛祖顯靈還是怎的,最後總是...總是會睡得特別沉,一覺到天亮,中間發生了什麽,半點印象都無。”
    “是啊!”
    湖綠襦裙的婦人接口:“若三個月後還未有動靜,了空大師便會說是我們誠心不足,或是業障未消,需得再次祈福,捐些香油,洗滌身心。”
    “最不濟的是城西張員外家的如夫人,前後來了七次,最後也懷上了。”
    另一位一直沉默的紫衣婦人則幽幽歎了口氣:“隻盼著這次,我也能成。”
    “每次來,家裏都要捐不少香火錢。”
    聞言,唐驍從錢袋中摸出幾顆金豆,不容分說地塞到幾位婦人手中,低聲道:“一點心意,給未來的侄子們添件衣裳,今日之事,還望守口。”
    說罷,他不再多留,轉身便走,身影很快消失在殿宇間的拐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