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救治靈草
字數:3788 加入書籤
成功煉製出辟穀丹的喜悅,讓林青禾連續幾日都精神煥發。他沒有停下腳步,稍作休整後,便再次投入到修煉與丹道的研習中。
修為鞏固在煉氣一層後,增長的速度明顯放緩。即便有青石空間輔助,從練氣一層到二層,所需的靈氣積累遠超之前,這是一個水磨工夫,急不得。林青禾心態平和,每日按部就班地在空間內修煉,夯實基礎。
他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丹道上。第一次成功煉製辟穀丹給了他極大的信心,但也暴露了許多問題,尤其是對地火的控製,尚顯稚嫩。他開始反複練習辟穀丹的煉製,力求做到熟能生巧。
每一次開爐,他都全神貫注,細心體悟地火的變化,琢磨藥性融合的細微差別。失敗依舊時有發生,有時是火候稍過,丹藥焦黑;有時是藥性衝突,凝丹失敗;有時是神識消耗過度,後續乏力。
但他謹記師尊教誨,不因失敗氣餒,也不因成功自滿。每一次失敗,他都仔細複盤原因;每一次成功,他也總結可改進之處。
如此反複練習了十數次,消耗了不少藥材幸好空間產出穩定且品質高),他對辟穀丹的煉製終於達到了一個穩定的水準,成丹率保持在七成左右,丹藥品質也從最初的下品,提升到了中品,偶爾還能出一兩顆品相不錯的上品辟穀丹。
這一日,他剛從地火窟出來,身上還帶著淡淡的煙火氣,正準備返回竹屋,卻見一道身影正等在他的竹屋外。
來人是一名青年,約莫二十歲年紀,身著普通內門弟子的青袍,麵容普通,氣質沉穩,見到林青禾,立刻上前一步,恭敬行禮:
“弟子陳凡,見過林師叔。”
林師叔?林青禾微微一怔,隨即反應過來,自己是親傳弟子,輩分確實比普通內門弟子高。他不太習慣這種稱呼,但還是點了點頭:“陳師侄不必多禮,找我有事?”
陳凡態度謙恭,語氣卻是不卑不亢:“回稟林師叔,弟子是丹霞峰負責照料東麵三號藥圃的執役弟子。近日藥圃中部分‘清心草’長勢不佳,葉片出現黃斑,弟子查閱典籍,嚐試了幾種方法,效果皆不理想。聽聞師叔深得丹陽子師祖看重,於靈植一道或有獨到見解,故冒昧前來,懇請師叔指點一二。”
林青禾聞言,心中了然。原來是遇到靈植方麵的難題了。他雖入門不久,但身為丹陽子親傳,在丹霞峰這些底層弟子眼中,地位超然,遇到難題前來請教,也是常情。
他並未立刻答應,而是沉吟道:“我入門尚淺,見識有限,未必能幫上忙。不過,可以先去看看。”
“多謝師叔!”陳凡臉上露出喜色,連忙在前引路。
兩人來到丹霞峰東麵的一處藥圃。藥圃打理得頗為整潔,靈氣盎然,種植著多種靈藥。其中一片區域,正是清心草,果然如陳凡所說,不少植株葉片上出現了難看的黃斑,顯得有些萎靡。
林青禾蹲下身,仔細觀察。他先是看了看土壤,又輕輕觸摸葉片,感受其生機。隨後,他閉上眼,將一絲微弱的神識探出,小心翼翼地接觸一株生病的清心草。
在他的神識感知中,這株清心草內部的生機流轉確實有些滯澀,尤其是在葉片黃斑處,更有一股微弱的、帶著腐朽意味的異種氣息盤踞。
“不是蟲害,也非尋常病害……”林青禾睜開眼,若有所思。他回想起在空間中觀察靈植生長時,對草木生機的那種獨特感知。
“陳師侄,你平日是如何澆灌的?用的何種靈泉水?”林青禾問道。
陳凡連忙答道:“回師叔,用的是後山引來的普通靈泉水,三日一澆。”
林青禾點了點頭,心中有了些猜測。他指向那黃斑:“此非外邪入侵,似是內蘊不暢,水土略有不合,加之此地靈氣雖足,卻偏向火土,清心草性喜清涼濕潤,長此以往,積鬱成疾。”
他頓了頓,結合自己照料空間藥田和研讀丹道玉簡的心得,提出建議:“可嚐試用更清冽的山泉水,摻入少量碾碎的‘寒玉苔’粉末,五日一澆,看看能否中和地氣,疏導其內部鬱結。同時,暫時避免正午日光直射。”
陳凡聽得眼睛一亮。寒玉苔性寒,能中和火土之氣,山泉水更顯清冽,改變澆灌周期也能調節土壤環境。這個方法他未曾想過,但細細琢磨,卻覺得頗有道理!
“多謝師叔指點!弟子這便去嚐試!”陳凡再次躬身,語氣更加恭敬。
“不必多禮,我也隻是猜測,未必有效,你且試試看。”林青禾擺了擺手。
解決了陳凡的問題,林青禾便返回了竹屋。他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隻當是舉手之勞。
然而,數日之後,陳凡再次來訪,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喜色。
“林師叔!您的方法果然有效!那些清心草黃斑已開始消退,長勢明顯好轉!師叔真乃神人!”陳凡激動地說道,看向林青禾的目光充滿了敬佩。
林青禾也有些意外,沒想到效果如此顯著。他謙遜道:“僥幸而已,是陳師侄照料用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事不知如何,竟在丹霞峰負責照料藥圃的執役弟子中小範圍傳開了。這些弟子平日接觸高階修士的機會不多,遇到靈植難題往往隻能自己摸索或請教同門,進展緩慢。如今聽說這位新來的、看似平凡的林師叔,竟有如此手段,不由得都動了心思。
此後幾日,竟陸續又有兩三名執役弟子,帶著各自藥圃中遇到的難題,前來竹屋請教林青禾。
有的是一種名為“赤炎果”的靈植隻開花不結果;有的是一種“月光草”到了夜間卻不發光;還有的是藥圃土壤板結,靈氣流逝過快……
這些問題千奇百怪,有些林青禾能根據所學和空間經驗,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有些他也束手無策,便老實告知,建議其去任務堂發布任務,請教更專業的靈植夫。
但即便隻是那些得到解決的案例,也足以讓林青禾在這些底層弟子中樹立起了一定的威信和良好的口碑。眾人發現,這位林師叔雖然年紀輕,資質傳聞不佳,但為人謙和,沒有架子,且與靈植一道,似乎真有幾分獨特的見解和能力。
不知不覺間,林青禾在丹霞峰,不再僅僅是一個頂著“親傳”名頭、卻因資質受人質疑的符號。在這些日常接觸的執役弟子心中,他是一位值得尊敬、可以請教的“師叔”。
林青禾對於這種變化,感受並不深刻。他依舊每日修煉、研習丹道、照料空間藥田。對於前來請教的弟子,隻要不打擾自身修行,他也會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己對各類靈藥的習性、對種植之道的理解,也在不斷加深。
這日,他剛送走一位前來請教如何防治“蝕根蟲”的弟子,看著對方千恩萬謝地離去,他站在竹屋前,望著丹霞峰縹緲的雲氣,心中一片寧靜。
這種通過自身所學,幫助他人,同時也能反哺自身修行的感覺,很好。
他摸了摸懷中的青石墜,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
記名弟子,親傳弟子,名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條問道之路上,他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和價值,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
喜歡道在青田雲霧間請大家收藏:()道在青田雲霧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