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時間問題

字數:6906   加入書籤

A+A-


    “西方大興的流程也還沒走完。”
    “必須等平心聖人動用大法力,把這一場西遊複製到洪荒世界之中,我西方才算真正圓滿!”
    阿彌陀佛眼神深遠,“等西方大興之後,才是真正可以鬆口氣的時候。”
    “到時候,我們就能全力助如來證道!”
    “最後一步,最不能鬆懈!”
    東海金鼇島上,碧遊宮中,通天輕笑一聲:“西方,可別想太多啊。”
    佛門雙聖並非唯一關注地仙界西遊變局的存在,洪荒中的其他聖人也在暗中緊盯。
    “西方將興”是天道明示的大勢,諸聖曾為此共同探討定議。
    如今成功近在咫尺,誰都不敢輕忽半分。
    越是臨近結局,越需謹慎提防。
    這是多年博弈中沉澱下的共識。
    通天透過碧遊宮內的雕像,窺視地仙界的動向。
    “佛門恐怕要出手了。”
    “接引、準提可不是為蠅頭小利就能動心之人。”
    能踏上聖位者,無不是心堅誌定之輩。
    即便通天已向他們揭露鴻鈞的野心,這兩位依舊選擇背棄諸聖聯盟,足見他們背後另有算計。
    通天身為聖人之一,自然不難揣度佛門的意圖:
    他們意圖掌控地仙界!
    佛門雙聖以為能瞞天過海,殊不知這種想法實屬天真。
    任何一位聖人,都不會輕易舍棄自己的道。
    在鴻鈞的壓迫之下,依舊選擇背離諸聖,他們所求便顯而易見。
    自鴻鈞證道以來,西方教始終處於邊緣地位。
    鴻鈞門下有六聖。
    唯有接引與準提不在玄門之列,被歸為旁門。
    “旁門左道”四字,從來就非褒義。
    二人早已察覺:他們的聖位,不過是鴻鈞為償還西方因果而強行賜予。換句話說,他們本就不該是鴻鈞的弟子。
    他們與東方格格不入。
    鴻鈞講道時能對他們和顏悅色,反倒成了奇事。
    西方二聖心中自有一股難以言說的違和。
    鴻鈞自號“東方道祖”,一句話就劃清了界限,那他們西方二聖在東方聽道,算什麽?
    正因如此,二人雖偶爾現身東方,但根基始終留在西方那片貧瘠之地。
    東方的門,從不為他們而開。
    他們又豈會甘心?
    堂堂天道聖人,怎甘居人下?
    可在諸聖之中,他們始終得不到應有的地位。
    盤古三清對他們視而不見。
    女媧獨善其身,對他們毫不在意。
    至於平心,連鴻鈞都敢博弈,又怎會把他們放在眼裏?
    明明是聖人,卻無聖人之認同,這份失落難以言表。
    昔日封神大戰前,他們受鴻鈞挑撥,聯袂前往碧遊宮找通天麻煩,實則是借機發難。
    結果,非但未能得逞,反被混元無極大陣重創,連大雷音寺道場都被毀於一旦。
    待通天出關後,更是在須彌山布下誅仙劍陣,從二人手中奪走四件先天靈寶。
    一想起此事,便心頭刺痛。
    聖人們從不曾真正接納他,更談不上給予尊重。
    於是,極樂世界的兩位聖人始終謀求突破現狀,心中早有念頭,欲圖掌控一方佛門獨屬的完整大千世界。
    洪荒天地,乃混沌中屈指可數的至強世界,潛力無邊,遠非尋常世界可比。佛門雖有此誌,卻一直無能為力。
    直到地仙界的出現。
    這個地仙界,其實是另一時空裏衰敗後的洪荒投影。
    起初,它並未引起西方聖人的注意。可通天教主卻另有一套辦法,能讓地仙界重新煥發生機。這一舉動,讓阿彌陀佛與接引佛主頓覺希望浮現:這不正是佛門苦苦尋找的沃土麽?若能在其中培養出一尊佛祖,再依循鴻鈞道祖的晉升之路,步步推進,那麽整個地仙界,自然就能順理成章地落入佛門手中。
    曆史不會重複,但總有相似的影子。
    鴻鈞走過的路,聖人們都看在眼裏。隻要依樣畫葫蘆,未必不能重現一次。
    阿彌陀佛從聽聞通天計劃那一刻起,就已經決定不再受製於諸聖。
    遇見鴻鈞惡屍,是個意外,卻也成了契機。
    佛門需要天道規則內的庇護,鴻鈞也需要在聖人陣營中安插自己的力量。
    合作,水到渠成。
    通天雖不知鴻鈞與佛門兩位聖人之間的具體謀劃,但大致也能猜出幾分。
    “鴻鈞與佛門二位,真是好手段。”通天心中冷笑,“這地仙界的西遊之局,他們莫非以為我毫不知情?”
    “竟想瞞過我?”
    “是他們太過高估自己,還是太小看我?”
    事實上,西遊的原始構想,正是出自通天之口。
    當初,洪荒大地太過遼闊,凡人從東土大唐至西天靈山,即便一生奔波,也難達終點。三生七世,都不一定能走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通天才提出將這一事件挪移到地仙界。
    可即便如此,地仙界對凡人而言仍是極其廣大。
    若讓唐僧徒步而行,一路無阻,等他抵達靈山之時,也已是風燭殘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太上才賜他九轉金丹,延年益壽;又讓西海龍王三太子化作白馬,代步同行。兩者結合,才勉強讓取經之事在十幾年內完成。
    如此安排,鴻鈞與佛門雙聖當真以為他們隱藏得天衣無縫?
    真當通天不知兩個世界的關聯?不知西遊為何偏偏在地仙界展開?
    通天不怒,隻因他願他們繼續這樣想下去。
    他思索片刻,唯一的解釋就是——鴻鈞已下達禁令,洪荒大世界與地仙界不得交匯。
    佛門雙聖似乎篤定,通天在地仙界無法施展手段。
    哪怕佛教暗中布局,也不必顧慮諸聖插手。
    唯有如此,他們才敢放心推進計劃。
    通天神情複雜:“鴻鈞,怕是沒安好心。”
    “他沒告訴佛門兩位聖人,洪荒與地仙界的交匯,全是我一手操控的?”
    “這分明是挖了個坑,就等著佛門雙聖跳下去。”
    他這樣做,到底圖什麽?通天閉目思索。
    顯而易見的好處是,佛門雙聖與東方玄門勢必要徹底決裂——無論計劃最終是否成功。
    若成,地仙界是從通天與平心手中奪來的,自然翻臉。
    若敗,那必定是玄門四聖作梗,更無回旋餘地。
    “鴻鈞,是否另有深意?”
    通天思緒翻湧,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也許,真是如此。
    但他身處洪荒,無法擺脫洪荒天道的牽製,又怎會真正影響地仙界?
    這道理,通天一時理不清。
    不過,現在倒是個觀察的好時機。
    鴻鈞與佛門雙聖如何動作,他樂得旁觀。
    一切謎團,終將在這一刻揭曉。
    洪荒大世界,太上與元始正於八景宮中議事。
    西方大興即將完成,兩位聖人心中皆不輕鬆。
    他們格外關注西遊是否順利,西方能否真正大興。
    隻要地仙界達成目標,平心便能施展大法力,將這一段“經曆”植入洪荒天道,讓萬民皆知“真實”發生過這場西行。
    若能成功,太上的功德,以及諸聖門徒的貢獻,都將水漲船高。
    因通天的安排,孫悟空一路以準聖之威掃蕩諸妖。
    凡是在他之下的妖魔,皆無資格靠近西行之路。
    能真正參與其中的,隻有鯤鵬、鎮元、孔宣、雲中子、雲霄、石磯……
    這些頂尖準聖。
    修為不足大羅金仙者,除非在唐僧出山前那段短暫時期,否則根本無從插足。
    換言之,西遊之路上的功德,幾乎全被聖人門下瓜分。
    其他小妖,連門都摸不到。
    因通天的提醒,太上的功德自然不會少。
    九轉金丹暫且不提,自從雲霄現身之後,太上的出場次數竟與如來不相上下。
    除了接引,他們所獲功德可謂最多。
    太上心情頗佳。
    元始則麵色凝重,習慣性板著臉,線條堅硬如鐵。
    如今,那表情也柔和了幾分:“借西方大興之勢,師兄功德必滿。”
    “這樣一來,隻要實力足夠,渡劫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元始語氣裏帶著一絲落寞,“沒想到,在盤古一族裏,反而是我的境界最弱……”
    “真是沒想到啊!”
    “實在對不起盤古大神!”
    太上輕歎一聲:“哪有那麽容易。”
    “現在也就是積攢了一半的功德,不過這已經足以讓我突破到第十一重天了。”
    在洪荒世界,功德就是一切的核心。
    隻要功德足夠,再有機緣獲得鴻蒙紫氣,成聖不過是時間問題。
    功德也可以當護身符用,有了它,遇難呈祥、逢凶化吉不是空話。
    甚至,還能用掉一部分功德,來提升自己的境界。
    這在聖人之間,是很常見的做法。
    太上目前處在第十重天巔峰,隻要這次西方大興結束,他的實力就能踏入第十一重天,到時候,就可以開始準備應對天劫了!
    畢竟,聖人境界越高,突破越難,早做準備總比臨時慌亂好。
    元始略顯羨慕:“師兄,我現在才第九重天。”
    “有空多去通天師弟那邊走動走動。”太上建議道,“他的實力,遠在我之上。”
    “如果能得到他的指點,你的修行之路會順暢很多。”
    元始用力點頭!
    對,就該這樣!
    看看通天師弟,雖然證道最晚,但後來居上,境界早已甩開他們一大截。
    元始心裏暗暗責怪自己太蠢,既然鴻鈞那邊去不了,那就該去找通天才對!
    喜歡通天掀桌拒教,係統賜道成聖!請大家收藏:()通天掀桌拒教,係統賜道成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