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封神的故事
字數:4734 加入書籤
“你便當是聽個故事。”
“說有一戶人家,家中有個老太爺,生了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各自都有些本事,也收了不少門客徒弟,日子過得也算紅火。隻是這三兄弟,脾性卻大不相同。”
“那二兒子,為人最是古板,講究出身門第,收的徒弟個個都是根正苗紅,家世清白的好苗子。”
“這三兒子嘛,性子就隨和得多,講個有教無類,門下三教九流,什麽樣的人都有,弄得家裏人多嘴雜,聲勢倒是浩大,卻也因此讓我那二哥瞧不上眼,覺得他把家風給帶壞了。”
“近來,老太爺要在外頭另開一房產業,隻是那產業是個苦差事,沒人願意去。”
“老太爺便定下個規矩,讓家裏這些徒子徒孫們比試一場,誰輸了,誰就去那苦地方當差。這本也算公允。”
“可壞就壞在,我那二哥鐵了心,覺得我這三弟門下的人,本就上不得台麵,正好趁這個機會,都打發去那苦差事上,眼不見心不煩。他門下的弟子,他卻護得緊,一個也不想送出去。”
“如此一來,這樁事便沒了公道。如今兩家的徒弟已是劍拔弩張,眼看就要動起手來,鬧得不可開交。”
“貧道便是那三兒子,如今正為此事煩心。小娃娃,你若是我,該當如何處之?”
那人影將這樁家務事娓娓道來,雖是說得平淡,好似鄰裏間的口角一般,可落在斬仙台上眾仙的耳中,卻不啻於平地起雷。
這哪裏是什麽家務事?
這分明便是當年那場席卷三界,重定乾坤的封神大劫!
那老太爺,除了那位居於紫霄宮中,以身合道的鴻鈞道祖,還能有誰?
那二兒子,性情古板,收徒看重根腳出身,舍他闡教元始天尊,又還能是哪一位?
至於那自稱的三兒子,門下有教無類,萬仙來朝,除了碧遊宮的通天教主,更是做不得第二人想。
那所謂的另開一房產業,自然便是指這天庭。
而那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的苦差事,便是封神榜上的神位。
回首,往事已千年。
當年那不死不休的道統之爭,那血與火的慘烈廝殺,隨著光陰流轉,也漸漸沉澱了下來。
斬仙台上,先前那股子幾乎要將人神魂都壓垮的窒息感,此刻竟是消散了許多。
眾仙一時有種五味雜陳的感覺。
一位在天庭身居高位,專司掌管星鬥運轉的白發星君,輕輕地歎了口氣,對著身旁一位同僚搖頭道:“聽聽,聽聽,便是那位老爺自己說來,這樁事,也透著一股子說不清的委屈。”
“千年已過,也不知在紫霄宮中,他老人家是否放下了。”
他身旁那位同僚,原先也是截教門下,封神之後上了榜,如今在水部任一閑職。
聽聞此言,他臉上露出一抹苦澀的笑意,低聲道:“星君說的是。我家師尊的脾性,便是如此。他老人家心裏頭,隻有師徒情分,沒有天數定論。”
“當年之事,若非二師伯做得太絕,他又何至於擺下那等毀天滅地的大陣,與自家師兄拚個你死我活?”
“話也不能這般說。”另一位出身闡教的仙官聞言,忍不住插了一句,“當年大劫起時,師尊便有言在先,讓我等緊閉洞府,靜誦黃庭,非有師命,不得下山。”
“是你截教門人,自恃神通,屢屢下山幹預西周大事,這才一個個應了劫數。這因果,如何能全怪到我闡教頭上?”
“話也不能這麽說吧?申公豹一句‘道友請留步’,不知害了我多少同門。他挑起事端,我等同門有難,豈能坐視不理?”
“是啊!你闡教護短,我截教便護不得了?”
眼看這兩邊又要爭執起來,先前那白發星君連忙擺手,做了個和事佬。
“罷了,罷了。陳穀子爛芝麻的事,如今還提它作甚?你我如今同在天庭為官,低頭不見抬頭見,早不是當年那般光景了。”
“說到底,都是道祖門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當年那場大劫,你我兩教鬥得元氣大傷,到頭來,還不是叫旁人撿了便宜去。”
他這話一出,眾人都是一陣沉默。
在場的神仙,哪個不是人精?
誰不曉得這其中的彎彎繞繞。
闡教也好,截教也罷,如今不都在這天庭,受玉帝管轄?
當年在榜上有名,或是肉身成聖的,如今都成了天庭的臣子,再不複往日逍遙。
而那些未上榜的,如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幾位,最終也入了西方,成了佛門的菩薩。
一場大劫下來,玄門凋零,佛門大興,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眾人心中各自計較,再去看那鏡中,心思便又活絡了起來。
這樁天大的事,聖人自己都解不開的死結,如今竟拿去問一個凡夫俗子。
倒要看看,這凡人能說出什麽驚世駭俗的道理來。
......
鏡中,陸凡跪在雪地裏,低著頭,認真地思索著。
他自然不知曉這故事背後,牽扯著三界之內最頂層的道統之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隻當是聽了一樁富貴人家的兄弟鬩牆。
他從一個凡人的角度,一個掙紮求生的庶民的角度,去揣摩這樁事的脈絡。
良久,他才抬起頭,臉上帶著幾分躊躇,開口道:
“仙長這樁事,聽著是家事,可內裏的水,怕是比四海還要深。弟子人微言輕,不過是些村野之見,說出來,怕是汙了仙長的耳朵。”
那人影笑道:“但說無妨。貧道今日,便想聽聽你這村野之見。”
陸凡定了定神,這才接著往下說:
“依弟子看,這樁事的症結,不在於那份苦差事,也不在於誰去誰留,而在於三樣東西。”
“哦?哪三樣?”
“麵子,道理,還有情分。”
陸凡的條理很是清晰。
“您那位二哥,要的是麵子。他門下弟子,個個出身清白,是他的臉麵。他覺得您門下的弟子,來路混雜,拉低了家裏的門風,讓他麵上無光。所以,他想借著這個由頭,將您的人都清出去,全了他的臉麵。”
“您呢,要的是道理。您覺得老太爺既然定了規矩,那便該公允。”
“您二哥這般行事,是壞了規矩,失了公道,所以您心中不服,要爭這個理。”
“至於那位老太爺,他怕是什麽都不要。”
“他既不要麵子,也不要道理,他要的,隻是家裏和睦,差事有人去辦,莫要因為這點事,傷了兄弟間的情分。”
“可如今的局麵是,您二哥為了麵子,不要情分。您為了道理,也不顧情分。”
“兩位這般爭執下去,最難做的,反倒是那位老太爺。”
那人影聽著,半晌沒有言語,似乎是在品咂他這番話。
陸凡見狀,膽子也大了些,繼續說道:
“弟子覺得,仙長若是硬要與您二哥爭這個理,怕是永遠也爭不贏的。”
“為何?”
“因為這世上的事,往往不是誰有理,誰就能贏。”
“您二哥既已鐵了心要護著他的人,您便是將道理說到天上,他也不會聽。”
“硬爭下去,最終的結果,便是兄弟反目,兩敗俱傷,叫外人看了笑話,也寒了老太爺的心。”
“到那時,您縱然爭來了一時的道理,卻輸了全部的情分,豈不是因小失大?”
“恐怕,到時候就連那位老太爺也不會向著您。”
喜歡按理說你這級別的菩薩還無權審我請大家收藏:()按理說你這級別的菩薩還無權審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