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見好就收

字數:4971   加入書籤

A+A-


    唐三藏訓完了孫悟空,便轉向蓮台之上的燃燈古佛,雙手合十,深深一揖。
    “古佛恕罪。貧僧這劣徒,生性頑劣,野性難馴,縱然已證得佛果,這口無遮攔的毛病,卻還是改不掉。他方才言語衝撞,還望古佛海涵,莫要與他計較。”
    燃燈見台階終於來了,鬆了口氣。
    “到底是金蟬子,明事理,知進退。”
    然而,唐三藏並未接他這茬。
    他不疾不徐地又行了一禮,緩緩道:
    “古佛謬讚。金蟬子乃前世之因,貧僧今世之果。”
    “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古佛是過去佛,當知過去之我,非今日之我。貧僧如今的法號,是旃檀功德佛。”
    一句話,跟燃燈劃清了界限。
    咱倆沒那麽熟。
    更重要的是,這是燃燈之前用來撇清自己和闡教關係的話。
    這一下,等於回旋鏢又在他臉上抽了幾下。
    燃燈嘴角抽了抽,最終還是決定不與他計較,轉而再看向孫悟空。
    “鬥戰勝佛。”
    “西行取經,乃是你師徒的功果,亦是我佛門東傳的大事。”
    “其中種種,早已塵埃落定,功過是非,自有世尊如來評說,自有三界眾生論斷。不勞你今日在此處,舊事重提。”
    他這話,便是不接孫悟空的茬,直接將此事輕輕地揭了過去。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目光如炬,掃過在場眾仙。
    “今日,我等齊聚這斬仙台,是奉玉皇大天尊之聖旨,行三界之公議,為的,是審這陸凡觸犯天條,濫殺我佛門僧眾的前因後果!非是讓爾等在此閑談故舊,論我佛門的是非長短!”
    這一番話,說得是又重又硬,全無方才那般春風化雨的姿態,反倒透出幾分闡教副教主當年的威勢來。
    “三壇海會大神。”
    哪吒正看得出神,冷不防被點了名,心頭一凜,連忙躬身應道:“古佛有何吩咐?”
    燃燈古佛徐徐說道:“今日乃天庭公審,審的是陸凡觸犯天條之罪,論的是他三世因果之源。此乃三界矚目之大事,非是閑話家常之所。”
    “方才種種,皆是陳年舊事,與今日公案無涉。時辰不早,莫要再因這些閑言碎語,耽擱了正事。”
    說罷,他便重新合上了雙眼,垂眸端坐,寶相莊嚴,再不言語。
    好一個強硬的轉圜!
    眾仙見狀,心中皆是雪亮。
    這便是輸了理,不輸勢。
    古佛這是辯不過那猴頭,便幹脆不辯了,直接用身份與這公審的規矩,將話題給壓了下去。
    雖然失了些顏麵,卻也及時止住了這場風波,不至於讓佛門的臉麵,被那猴子剝得更難看。
    他們心裏頭雖覺得這燃燈古佛行事未免太過霸道,可他話也說得在理。
    今日畢竟是公審,總不能真個將這斬仙台,變成論那西天取經舊事的茶話會。
    於是,眾仙紛紛收斂了神情,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再不敢交頭接耳。
    孫悟空見他這般,撇了撇嘴,眼中閃過幾分笑意。
    曉得這老和尚是急了眼,要耍賴了。
    他也並不追著不放。
    他今日的目的,本就不是要與佛門撕破臉皮,隻是要挫一挫他們的銳氣,讓他們曉得,他孫悟空的師弟,不是那麽好欺負的。
    如今,話已說到,理已辨明,燃燈吃了這個啞巴虧,他心裏頭已是痛快。
    目的已然達到,再糾纏下去,反倒落了下乘。
    他曉得見好就收的道理,便也不再多言,隻抱著胳膊,繼續好整以暇地看著場中。
    哪吒得了燃燈的令,又見孫悟空不再糾纏,心中也是鬆了口氣。
    他實在是不願夾在這兩方之間。
    他朝著燃燈古佛與玉帝的方向各行了一禮,朗聲道:“謹遵古佛法旨。”
    燃燈點點頭,指尖靈光點向那三生寶鏡。
    鏡麵之上,波光再起,方才那斬仙台上的種種風波,皆被這玄光蕩滌一空。
    畫麵流轉,又回到了那商末的朝歌城中。
    ......
    張主簿府內,一處極為考究的上房客舍之中,那兩位自西域而來的法師,正相對而坐。
    門窗早已緊閉,下人們送來的茶點果品,紋絲未動地擺在桌上。
    這屋中陳設精美,便是那一張待客的椅子,也是上好的花梨木所製,雕工繁複。
    那年輕的法師,此刻再沒了人前的沉穩,臉上滿是按捺不住的焦急與不解,對著那老法師問道:“師父,弟子心中實有不明之處。”
    “方才那張主簿,已是答應了以千兩黃金、一箱珠寶相酬,師父為何要拒之門外?我等自西土而來,一路之上盤纏早已用盡,如今正缺這黃白之物打點。有了這筆錢財,咱們建廟塑像,招攬工匠,豈不都便宜了許多?”
    “再者,那張主簿既是有求於我等,何不就勢叫他出麵,在朝歌城中為我教法揚名?”
    “他乃朝中官員,人脈廣博,有他一句話,勝過我等百日奔走。如此一來,傳法之事,便可事半功倍。師父今日這般處置,弟子......弟子實在是看不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老法師聞言,並未立時作答,反是端起桌上的清茶,慢條斯理地呷了一口,這才抬起眼皮。
    那雙渾濁的眼睛裏,哪裏還有半分方才在人前的慈悲,隻剩下一種浸透了世情的精明。
    他將茶盞放下,發出一聲輕響。
    “癡兒,你還是看得太淺了。”
    “為師問你,咱們是來做什麽的?”
    年輕法師一愣,答道:“自然是來東土傳我教法,普度眾生。”
    老法師搖了搖頭,忍不住笑了:“普度眾生是果,不是因。你需記得,咱們此行,是要在這道門的眼皮子底下,紮下一根釘子,立住我西方教的跟腳!這才是根本!”
    “你隻看到了眼前的千兩黃金,卻沒看到這背後的勾當。我再問你,那張主簿是個什麽樣的人?”
    年輕法師想了想,答道:“觀其言行,聽那街坊所言,此人貪婪狠毒,為謀財不惜害人性命,是個十足的惡人。”
    “說得好。”老法師點了點頭,“他既是惡人,那他拿出來的錢,便是沾了血的髒錢。咱們若是收了,成什麽了?成了他這惡人府上的清客,是他花錢請來的幫閑。日後旁人提起,我教的清名,豈不就此被他一人給玷汙了?”
    “錢財是小,名聲是大。今日拒了他的金銀,咱們便不是他的幫閑,而是他的恩人,是解他父子身家性命之憂的大德高僧。他心中便永遠對咱們存著一份敬畏。這敬畏二字,可比那千兩黃金值錢多了。”
    年輕法師聽得瞠目結舌,嘴巴微張,半晌才道:“那......那傳法之事呢?有他相助,總是方便些。”
    “糊塗!”老法師的聲調重了幾分,“方便?這世上最靠不住的,便是這等小人的方便!你想想,由一個謀財害命的貪官汙吏,去替我佛門宣揚教法,這朝歌城的百姓聽了,會怎麽想?”
    “他們隻會覺得,我這西方教,與這張主簿是一丘之貉,都是些糊弄人、圖謀不軌的家夥罷了。”
    “我教之法,講的是慈悲,是解脫。這張主簿是什麽?他是這城中百姓的苦難根源之一!咱們若是與他攪合在一處,那些真正需要我佛法度化的善男信女,誰還敢信咱們?誰還願近咱們?”
    “我教之法,要立的是萬世之基業,傳的是救苦的法門。”
    “這第一步的根基,斷斷不能歪了。”
    “若是叫人以為,我教是與這等醃臢之輩沆瀣一氣,那往後還如何取信於人?”
    “名聲一壞,便是萬劫不複!”
    老法師說到此處,站起身來,在屋中踱了兩步,眼中精光畢現。
    “再說,為師何時說過,拒了他的金銀,便不用他的錢財了?”
    喜歡按理說你這級別的菩薩還無權審我請大家收藏:()按理說你這級別的菩薩還無權審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