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無人見過的玉牌

字數:4730   加入書籤

A+A-


    另一邊,孫悟空與楊戩並肩而立,二人皆是眉頭緊鎖,神色凝重。
    楊戩側過頭,看了一眼身旁這隻安靜得有些過分的猴子,心中亦是有些詫異。
    自他認識孫悟空以來,這猴頭不是上躥下跳,便是出言不遜,幾時有過這般沉靜的模樣?
    “你這猴頭,又在想些什麽?”楊戩終是先開了口,“自方才起便這般神情。可是看出了什麽不妥?”
    孫悟空搖了搖頭,目光卻未離開那麵三生鏡,口中說道:“楊戩,俺老孫是在想太上老君那番話。他說是陸凡的師叔,說他師父與老君乃是故人。這話,你可還記得?”
    “有何不對之處?”
    “你想,”孫悟空轉過頭,一雙火眼金睛裏滿是探究,“方才鏡中照得明明白白,陸凡先是想拜入玉虛宮,元始天尊連麵都未曾露,這師徒的名分,是斷然沒有的。”
    “後來,他又遇上了截教的通天教主,得了那《上清大洞真經》。可聖人想要收他為徒,他自己卻沒答應。說到底,不過是一麵之緣,一場造化,這師徒的名分,也是沒有的。”
    “老君是何等人物?他說出的話,斷不會是無的放矢。可這鏡中照見的因果,卻又明明白白地告訴咱們,陸凡在封神那個年頭,根本就沒有師父。”
    “那老君這‘師叔’的輩分,到底是從何而來?”
    楊戩聽著他這一番條分縷析的言語,心中也是一動。
    他原先隻當是老君隨口一說,或是這其中有什麽自己不知的隱秘,卻未曾如這猴子一般,深究到這般地步。
    此刻被他點破,才覺出其中那巨大的矛盾之處。
    他沉吟片刻,方才緩緩說道:“此事......或許並非我等想的這般簡單。老君金口玉言,斷不會有錯。鏡中因果,亦是天道昭昭。二者皆為真,卻又彼此矛盾,那便隻有一個可能了。”
    “什麽可能?”孫悟空追問道。
    “或許,是我等會錯了意。”
    “老君所說的師叔師侄之論,所指的,或許根本就不是應在陸凡封神大劫的這一世。”
    孫悟空何等聰明,他聞言,眼中精光一現:“你的意思是......”
    “我也隻是猜測。”楊戩道,“三生鏡所照,雖是前因,卻未必是全部。你與他既在此世有同門之誼,或許陸凡和老君的這緣分,也是另有來處。”
    孫悟空點了點頭,覺得此言有理。
    他自己便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異數,這陸凡身上有些常理難以解釋的糾葛,倒也說得過去。
    他心頭的疑惑略解,便又看向楊戩,問道:“那你呢?你又在愁些什麽?從方才起,你這眉心就沒鬆開過。”
    楊戩並未看他,目光卻朝著佛門眾人所在的方向,若有若無地掃了一眼。
    “我方才留意到一件事。”
    “很早之前,佛門隊伍裏,有一個羅漢,悄悄地離了隊,獨自一人往南邊去了。我初時隻當他是奉了古佛之命,前往南海普陀山,去尋觀音大士了。”
    “可你算算這時辰,從這天庭到南海,駕著雲頭,便是慢一些,如今,怕是四個來回的時辰都有了,那羅漢卻遲遲未歸,連個影子也瞧不見。”
    孫悟空想了想,渾不在意地說道:“許是嫌此地聒噪,尋個清靜地方躲懶去了。”
    “起初,我也這般想。”楊戩搖了搖頭,神色卻未見輕鬆,“隻是覺得有些蹊蹺。這斬仙台上下,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佛門行事,向來是謀定而後動,這般平白無故地少了一人,總覺得不是什麽好兆頭。”
    “但願,是我想多了吧。”
    ......
    鏡光流轉,畫麵未停。
    那一道在夜空中劃出的血色遁光,本是迅疾如電,卻在飛出不過百裏之後,便開始搖搖欲墜。
    光華明滅不定,好似風中殘燭,隨時都會熄滅。
    終是到了強弩之末。
    那光芒徹底黯淡下去,一道人影自半空中直直地墜落,重重地砸在一片荒蕪的山林之中。
    砰然一聲悶響,塵土飛揚。
    他摔在一片嶙峋的怪石之間,身子抽搐了幾下,便再也動彈不得。
    林中重歸寂靜,隻餘下蟲鳴與風聲。
    陸凡趴在地上,身下很快便被湧出的鮮血浸染出一片深色的印記。
    先前被那老僧禪杖擊中的胸口,整個地塌陷了下去,森然的白骨刺破了皮肉,暴露在外。
    方才那搏命一擊,早已將他體內的法力榨得幹幹淨淨,更將那本就受創過的經脈,震得寸寸斷裂。
    雖然通天教主以大法力助他修複過了一次,卻也經不住這樣的折騰。
    這一次的傷勢,比之上次重創,還要凶險十倍。
    他的氣息微弱到了極點,胸膛的起伏幾不可見,眼看便是要魂歸地府,身死道消了。
    這一次,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父母之仇未報,自身亦落得這般下場。
    他不甘心。
    可不甘心,又能如何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這彌留之際,一件物事自他那破爛的衣襟中滑落出來,掉在他臉龐邊的泥土裏。
    那是一塊青色的玉牌,在幽暗的林間,散發著一層溫潤的微光。
    ......
    斬仙台上,一眾仙家本在議論陸凡棄親而逃之事,言語中多有鄙薄之意,此刻見鏡中那微光一現,話頭便都頓住了。
    先前通天教主親手將此物交予陸凡時,眾仙便已是看得分明。
    隻是那時,眾人隻當是聖人隨手賜下的一件護身符,並未太過放在心上。
    畢竟,在那場大劫之中,聖人親賜的寶物亦非罕見,比這玉牌靈光更盛的,不知凡幾。
    可此刻,這塊玉牌在陸凡彌留之際自行滑落,便又有了別樣的意味。
    尤其是截教一脈的眾位仙家,更是看得仔細。
    財神趙公明眉頭微蹙,側過身,向著身旁的三霄娘娘低聲問道:“三位師妹,你們可曾記得,師尊何時有過這樣一塊玉牌?後來封神事畢,可曾聽聞過此物的下落?”
    雲霄娘娘乃三姐妹之首,性情最是沉穩,她凝神看了半晌,緩緩搖頭:“不曾見過。師尊隨身之物,我等大多識得,但這塊玉牌,卻是麵生得很。至於後來......我等姐妹三人身陷大陣,之後便上了封神榜,身不由己,哪裏還顧得上打聽這些。”
    性情火爆的瓊霄娘娘接口道:“正是。我隻記得,當年師尊門下,得了法寶的,遭了劫數的,大多都有個下落。便是人死了,那法寶也總會被對頭拿了去。”
    “可這陸凡......後來似乎便沒了音訊。按理說,他得了師尊的傳承,又身懷此等信物,若是在大劫中殞命,這玉牌總該有個去向才對。怎地從未聽人提起過?”
    碧霄娘娘心思最是活絡,她眼珠一轉,說道:“這便奇了。咱們截教上榜的同門,如今十有八九都在這天庭當值。前前後後,也曾聚在一處,追憶過當年舊事,從剛才三生鏡映照出玉牌開始,居然從未有人說起過,見過這塊玉牌。”
    她這話一出,周圍幾個同屬截教的仙官,亦是紛紛點頭附和。
    “碧霄娘娘說的是。我等的確未曾聽聞。”
    不少人環顧四周,揚聲問道,“諸位師兄師姐,可有哪位在後來見過此物,或是有過耳聞的?”
    周遭的截教仙神紛紛搖頭。
    “未曾見過。”
    “聞所未聞。”
    就連那曾為殷商太師,如今執掌雷部的聞仲聞太師,亦是撫著額上神眼,緩緩搖頭:“老夫當年與西岐連番大戰,亦未曾聽聞此物。”
    喜歡按理說你這級別的菩薩還無權審我請大家收藏:()按理說你這級別的菩薩還無權審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