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鳳臨天下,塵埃落定與新的開始
字數:5261 加入書籤
劉明的屍體被拖走,乾清宮外的血跡被清水反複衝刷,卻依舊在漢白玉的石縫間留下了難以抹去的暗紅痕跡。空氣中彌漫的血腥氣與清晨微涼的空氣混合,形成一種詭異而肅穆的氛圍。
小皇帝受了極大的驚嚇,被太醫施針後沉沉睡去。蕭玦傷勢不輕,強撐著處理完宮變後續,確認皇宮內外局勢被徹底控製後,才在蕭薇近乎強硬的命令下,被扶回王府治傷休息。
偌大的皇宮,仿佛一瞬間空曠下來。
蕭薇獨自一人,站在乾清宮高高的丹陛之上,俯瞰著下方漸漸被晨曦籠罩的宮闕萬間。她身上依舊穿著那件染血的緋色宮裝,臂上的傷口已被簡單包紮,鳳簪重新簪回發間,隻是上麵的血珠已被悄然拭去。
一夜之間,天翻地覆。
權傾朝野的太後、皇後及其外戚集團,灰飛煙滅。隱藏至深、布局二十載的大太監劉明,伏誅身亡。持續數十年的“玄鳥”之謎,似乎也隨著劉明的死亡而告終。
可她的心中,卻沒有半分輕鬆。
母親的仇,算是報了嗎?害死母親的直接凶手孫思邈和劉明都已死去。可推動這一切的,是那冰冷無情的權力欲望,是那視人命如草芥的陰謀算計。這種無形的東西,又如何能真正“報仇雪恨”?
先帝、敬親王、瑞賢長公主……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被扭曲的真相,又能向誰去討還?
“殿下,”青黛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她身後,低聲道,“各部官員已在宮外候旨,請示……今日早朝事宜。另外,林文正大人遞了密信,漕運虧空及通敵案所有賬目、人證均已整理歸檔,隨時可供調用。”
蕭薇緩緩轉過身,臉上已不見之前的空茫與疲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靜如水的威儀。經過這一夜的血火洗禮,她眉宇間最後一絲屬於“沈薇薇”的彷徨與軟弱,已徹底褪去,隻剩下屬於“鎮國長公主蕭薇”的堅毅與決斷。
“傳令,今日罷朝。令各部主官各司其職,穩定民心,若有異動,嚴懲不貸。”她的聲音清晰而冷靜,“將林文正整理的證據,抄錄關鍵部分,明發天下,公告太後、承恩公府、劉明等人罪狀。其餘卷宗,封存入庫。”
“是。”
青黛領命而去。蕭薇知道,這隻是開始。清算罪責,安撫朝野,整頓吏治,恢複民生,乃至應對北境可能出現的後續動蕩……千頭萬緒,都需要她來執掌。
她不再是那個隻需要複仇的沈薇薇,她是鎮國長公主,是這個龐大帝國在風雨飄搖中,必須站出來的支柱。
三日後,攝政王府。
蕭玦背後的傷口已重新愈合,隻是失血過多,臉色依舊有些蒼白。他靠在軟榻上,聽著心腹匯報朝中動向。
“……長公主殿下手段雷厲,罪證公布後,朝野震動,無人敢有異議。太後、皇後餘黨已基本肅清,林文正因舉報有功,擢升戶部尚書,主持漕運整頓及戰後錢糧調度。北境軍報,狄戎主力因先鋒盡喪,內部紛爭又起,已暫時退兵,邊境暫安。”
心腹頓了頓,語氣有些遲疑:“隻是……陛下自那日受驚後,一直纏綿病榻,精神萎靡,太醫說……是心病,需長期靜養。朝中已有大臣私下議論,陛下年幼體弱,恐難當國政之重負……建議……建議由長公主殿下……更進一步……”
蕭玦沉默著,指尖輕輕敲擊著榻沿。他明白“更進一步”是什麽意思。薇薇是瑞賢長公主之女,名正言順的皇室嫡脈,又有救駕、平亂、穩定朝局之大功,無論從血統、能力還是功績,都足以……問鼎那至高之位。
而他自己呢?攝政王……先帝幼弟,軍權在握,功高震主。若薇薇登基,他該如何自處?是繼續做他的攝政王,權傾朝野,惹人猜忌?還是……急流勇退,換取新君的安心與信任?
他從未覬覦過那個位置,以前輔佐小皇帝是責任,如今……他心中所念,唯有那個在血火中與他並肩而立的女子。
“王爺,”心腹低聲道,“長公主殿下……來了。”
蕭玦抬眼,隻見蕭薇一身素雅的月白常服,未施粉黛,緩緩走了進來。她屏退了左右,室內隻剩下他們兩人。
幾日不見,她清瘦了些,但眼神更加深邃明亮,仿佛蘊藏著星辰大海。
兩人相顧無言,一時間,室內隻有燭火輕微的劈啪聲。
最終還是蕭薇先開了口,聲音很輕:“你的傷……好些了嗎?”
“無礙了。”蕭玦看著她,目光複雜,“你呢?手臂的傷……”
“皮外傷,不礙事。”蕭薇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朝中的議論……你聽說了吧?”
蕭玦沉默片刻,點了點頭:“嗯。”
“你怎麽想?”蕭薇轉過身,目光清澈地看向他。
蕭玦與她對視,沒有回避:“那個位置,責任太重,風險太大。你若不願,無人可以強迫你。”
“若我願呢?”蕭薇反問,語氣平靜。
蕭玦深吸一口氣,站起身,走到她麵前,目光沉靜而堅定:“你若願,我必傾盡全力,護你周全,助你穩固江山,肅清寰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後呢?”蕭薇追問,眼神銳利,“做一個權傾朝野的攝政王?讓新君日夜難安?還是……功成身退,遠走天涯?”
蕭玦看著她,忽然笑了。那笑容裏帶著一絲如釋重負的坦蕩,和一種深入骨髓的溫柔。
“薇薇,”他第一次在隻有兩人時,如此自然地喚出這個名字,“我從未在乎過什麽權位。以前輔佐陛下,是受先帝所托,是責任。如今……我所求,不過是你平安喜樂,江山穩固。”
他伸出手,輕輕握住她微涼的手,語氣鄭重如同宣誓:“你若為帝,我願為你手中最鋒利的劍,掃平一切障礙;亦願為你身後最堅實的盾,抵擋所有明槍暗箭。你若信我,我便留在朝堂,為你分憂;你若疑我,我即刻上交兵權,解甲歸田,隻求……能遠遠看著你,知道你安好。”
他的目光坦誠得沒有一絲雜質,將所有的選擇權,都交到了她的手中。
蕭薇看著他,看著他蒼白卻堅毅的臉龐,看著他眼中那毫不掩飾的深情與守護,心中最後的一絲疑慮與陰霾,終於徹底消散。
她反手緊緊回握住他的手,感受著那掌心傳來的、令人心安的溫度和力量。
“我信你。”她一字一句,清晰地說道,“蕭玦,從冰天雪地的那一夜起,從我得知身世陷入迷茫起,從你為我擋下那一刀起……我從未真正懷疑過你。”
她的眼中泛起一絲水光,卻帶著無比燦爛的笑意:“那個位置,很重,很冷。但我願意去承擔。不是因為權力,而是因為……這是母親或許未能守護好的江山,是先帝和……和你父親可能為之付出生命的社稷,也是無數百姓賴以生存的根本。”
她向前一步,靠進他的懷裏,聲音輕柔卻堅定:“所以,留下來。陪著我。我們一起,讓這片瘡痍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你做我的劍與盾,我做你的……江山與依靠。”
蕭玦身體微微一震,隨即用力將她擁入懷中,仿佛要將她揉進自己的骨血裏。千言萬語,都化作了這一個無聲卻勝過萬語的擁抱。
一月後,皇帝下詔,因龍體欠安,不堪國事重負,自願禪位於鎮國長公主蕭薇。詔書中曆數蕭薇救駕、平亂、穩定朝局之功,譽其“德配天地,功蓋寰宇”,乃天命所歸。
禪位大典隆重舉行。
蕭薇身著十二章紋袞服,頭戴十二旒冕冠,在文武百官和萬民矚目下,一步步走上那至高無上的禦座,成為了大雍朝開國以來,第一位女帝。
改元“鳳臨”。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同時以鐵腕整頓吏治,清查田畝,改革漕運,鼓勵農桑,與民休息。攝政王蕭玦官拜太師,掌天下兵馬,全力輔佐。
朝局在新帝與攝政王的聯手治理下,迅速走向穩定,呈現出一派中興氣象。
又是一個雪夜。
皇宮,紫宸殿皇帝寢宮)外的梅園裏,紅梅傲雪綻放,暗香浮動。
蕭薇如今已是鳳臨帝)披著一件玄色繡金鳳的大氅,與隻穿著一身墨色常服的蕭玦,並肩站在梅樹下。
“北境傳來消息,狄戎內亂,幾個王子爭權,短時間內無力南犯了。”蕭薇輕聲道。
“嗯,邊關可暫安數年。”蕭玦點頭,替她攏了攏被風吹開的氅衣領口,“朝中那些老臣,最近也安分了不少。”
兩人相視一笑,默契盡在不言中。
“有時候,覺得像一場夢。”蕭薇看著枝頭晶瑩的雪花,“從宣武侯府那個雪夜,到現在……不過一年光景。”
蕭玦握住她的手,目光溫柔:“不是夢。所有的痛苦,掙紮,背叛,堅守……都是真的。也正是這些,造就了現在的你我,和現在的大雍。”
他頓了頓,看著她被雪光映照得愈發清麗絕倫的側臉,低聲道:“薇薇,等江山再穩固些,四海再平定些……我們……”
他的話未說完,但蕭薇已然明白。她臉上飛起一抹極淡的紅暈,在雪光下美得驚心動魄。
她沒有回答,隻是將他的手握得更緊,抬頭望向那無盡飄雪的夜空。
塵埃已然落定,但屬於他們的故事,和這個帝國的未來,才剛剛寫下新的序章。
前路或許仍有風雨,但隻要彼此攜手,便無所畏懼。
第一卷終)
喜歡洞房夜,我給攝政王發合約請大家收藏:()洞房夜,我給攝政王發合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