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隻有謝明枝能做他正妃

字數:5328   加入書籤

A+A-


    李從撫了撫太陽穴,接過薄荷油卻並未使用,頭痛不過是他這些日子總發呆的一個說辭,他很健康,年輕的身體,俊朗過人的臉蛋,頭上並無銀發,也沒有南征北戰留下的那些暗傷。
    一開始他還以為這是一場幻境,謹言慎行,試探多日,才發覺,自己真的,是重生了,可是重生為何不是過一段不同的人生,而是倒轉了時間,回到了過去,還是他勢力未成之時?
    做了多年的皇帝,哪怕重生,他身上積威猶在,甚至讓自小服侍他的內侍小卓子,都不敢貿然打擾他思索。
    元泰二十年五月,他還未加冠,明年加冠後他就要出宮開府,而明年選秀過後,也是他娶謝明枝的日子。
    他母妃早逝,宮中沒個助力,此時對於李從來說,形勢並不有利。
    但李從早已不是十九歲的自己,莽撞又不知掩飾自己,更沒有辦法,隻能日複一日祈求父皇的良心,卻因為根本得不到而變得日漸偏激陰鬱。
    他早已學會隱忍,更知道在不利的態勢中尋找對自己有利的一麵,暫時蟄伏對他來說,也並沒有什麽憤懣不甘。
    “殿下,奴婢打聽著,淑妃娘娘有意把娘家侄女指給您,這鄭氏女可是跟五殿下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鄭家不過是個五品官,給五殿下做側妃,淑妃娘娘都不願意,卻指給您,這不明擺著欺負您嘛。”
    小福子很氣憤,淑妃娘家沒什麽助力,五殿下的側妃,淑妃都選好了,要定下三品大員家的女兒,卻偏要讓自己侄女,占著他們殿下正妃的位子。
    李從不以為意:“嗯,我知道了。”
    知道,就這麽平淡?以往殿下知曉淑妃的區別對待,可是義憤填膺,每每都氣的夠嗆。
    “殿下,明年您加冠就要出宮就封,淑妃娘娘這樣偏心,若是不幫您說話,您的爵位封地怎麽辦?”
    小福子顯然是急了,為自己主子的前程考慮,才會急不可耐,說了逾越的話。
    李從麵色更平淡了:“我知道,這不重要。”
    封王之事,他心中早有籌謀。
    不重要,那什麽重要,小福子急死了,就封可是大事,郡王和親王能一樣嗎,得寵的皇子不僅能留在京城,食邑還是繁華之地,稅收豐厚土地肥沃一輩子衣食無憂,可不得寵的,不僅不能留在京城,隻能去貧瘠苦寒之地,前麵幾個皇子,可都有母妃吹枕頭風,他們殿下母妃早逝,養母淑妃有自己親子,哪裏會為他們殿下拚盡全力。
    “重要的是,明年選秀。”
    小福子躊躇片刻,猶豫再三:“殿下,沈姑娘已經被預定為太子側妃,太子何等身份,奴婢拚死一諫,您還是早些把她忘了吧。”
    跟太子爭人,怎麽爭的過。
    “奴婢知道,您跟沈姑娘青梅竹馬情深義重,沈姑娘還是您遠房表妹,可是殿下,沈家對沈姑娘跟太子的婚事,滿意的不得了,沈姑娘自己都不堅持,您還念著她做什麽呢。”
    小福子已經盡量把話說的委婉些。
    比起做七皇子的王妃,沈家和沈姑娘明顯更願意做太子側妃,畢竟太子可是儲君,將來繼位,側妃至少也能封個四妃當當。
    他們殿下卻前途未明,這郡王爵都不知能不能封呢。
    小福子覺得,沈姑娘挺無情無義的,可他們殿下癡戀沈姑娘,不容許別人說沈姑娘的壞話,他真是左右為難。
    “我知道,此事母妃跟我說過。”李從忽然嗤笑:“母妃的娘家鄭氏,出身不顯,她那內侄女連自己親子都不願給指婚,卻指給我?”
    “殿下到底還要靠淑妃娘娘在陛下麵前美言,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至於沈姑娘,殿下要怎麽跟太子爭呢。”小卓子雖然害怕,可自小一起跟他長大,到底一心為他著想,還是勉力在勸。
    李從挑眉:“誰說我要沈氏?”
    小福子怔愣:“您想通了?淑妃娘娘的內侄女鄭氏女……”
    “我也沒說我要鄭氏。”李從打斷了他的話。
    小福子更加茫然,都不知該怎麽接話了。
    李從笑而不語,他的正妃人選,他自然有打算,除了上輩子的皇後謝明枝,還有誰能勝任。
    他還不是上輩子殺伐果斷,有賢妻輔佐,有群臣擁護,說一不二的皇帝,他現在不過是個沒什麽靠山的邊緣皇子,連封王都不知有沒有他的份兒,指望自己的父皇能把他想起來,完全是妄想。
    而他的婚事,其實他自己也並沒有話語權,但這不代表他沒辦法。
    重生一回,熟知上輩子所有事,這就是他最重要的籌碼,定然能夠比上輩子更順利,更早的當上皇帝,還有謝明枝,他的妻子,他的皇後,不論能力還是性格,都是最適合這個王妃的人選。
    上輩子謝明枝一開始不過是他的侍妾,身份卑微,這輩子他讓她做王妃,做正妻,也算補償她上輩子不是元後的遺憾。
    李從一想到,身為五品小官之女,卻成了七皇子妃,她那驚喜呆愣的模樣。
    不自覺,露出會心的笑。
    枝枝一向性子沉穩,泰山崩於眼前也絕不眨一下眼睛,但到成婚的時候,她一定會想不明白,她身份如此卑微,怎會一朝飛上枝頭,成了皇子正妃。
    到那時,她也會更愛他吧。
    如今形勢,不太樂觀。
    自家殿下要怎麽博得淑妃歡心,那鄭女一顆心都在五殿下身上,即便嫁給自家殿下,真的能跟殿下情投意合相敬如賓的過日子嗎?
    若是跟鄭氏女之間有齷齪,淑妃再不滿,爵位可怎麽辦。
    小福子實在憂心忡忡,不知自家殿下要如何破局。
    李從的生母,隻是個卑微宮婢,生下李從後,也不曾獲得位份,他從小被交給淑妃撫養,生母去世時,還是淑妃看他可憐,給他生母求了個位份,以美人身份下葬。
    若淑妃無親子,必然會把他如珠如玉的對待,什麽都會緊著他,但淑妃偏生有親子,皇子在他父皇眼中,也並不金貴,畢竟李從是七皇子,上麵六個哥哥,下麵還有十個弟弟,偏偏都沒早夭,都立住了。
    比起後宮其他高位嬪妃,淑妃是小戶女出身,父親隻是個七品小官,即便淑妃封了妃,成了後宮四妃之末,淑妃之父也不過提拔了個五品閑官,淑妃一係的皇子,是絕沒有可能被立為儲君,繼承大位的,親子不可能,他這個養子,更不可能。
    李從進了宮,照常先去勤政殿給父皇請安。
    也照常根本見不到他的好父皇,隨後他才去清涼殿,給淑妃請安。
    對待淑妃,李從很尊敬,也很貼心,他準備了禮物,是一串珍珠珠鏈,各個珠圓潤澤,足有指頭大,淑妃愛不釋手,甚至當即就戴上了。
    淑妃最愛珍珠,但珍珠價貴,皇帝嫌喜珍珠之風奢靡,未免勞民傷財,不讓大規模采珠,禦貢的珍珠都要先緊著皇後和貴妃挑選,淑妃一向是撈不到的。
    皇後是一國之母,是皇帝發妻,貴妃寵冠後宮,淑妃卻隻是因為是潛邸老人又生了皇子,才得以占了個四妃的位子,麵對皇帝,淑妃一向拘謹,也不敢讓皇帝知道自己喜歡珍珠。
    畢竟貴妃製一頂珍珠冠,便是用了宮裏五年的珍珠份額,皇帝隻會讚貴妃生的美貌,這珍珠冠正與貴妃相宜。
    但淑妃連自己喜歡珍珠這件事,都不敢表露,生怕皇帝說她奢靡,身為後妃不崇節儉,德不配位。
    “七殿下當真是孝順,被陛下外派到福州,也不忘給娘娘帶東西呢,瞧這南珠,不比進貢的差。”說話的是淑妃身邊的大丫鬟芳春。
    “芳姑姑謬讚了,母妃將兒臣撫養長大,兒臣不論做什麽都是應該的,隻要母妃高興就好。”
    李從麵上有些受寵若驚,似乎讓淑妃高興對他來說,是多大的榮耀似的。
    然而他內心無比平靜,說來能知道這些後妃甚至是父皇的喜好,還要多虧了謝明枝,她為了幫他鋪路,不僅是父皇個各位嬪妃,便是前朝朝臣的夫人小姐的喜好,也摸得很清楚。
    他曾經不太喜歡她如此長袖善舞,覺得太過鑽營,可後來才漸漸了解,謝明枝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他。
    “你月錢能有多少,攢這麽一串珠子可不容易,你有心了。”淑妃讚道。
    芳春瞥到李從的眼色,當即道:“娘娘,前幾日德妃不是跟您炫耀陛下賞賜給她的明珠,現在您也有了,還是殿下孝敬的,說出去不比德妃娘娘更揚眉吐氣。”
    淑妃很滿意:“不錯,到了我們這個歲數,兒子都要娶妃開府了,還比陛下的恩寵有什麽意思,德妃可沒兒子,更沒我兒這麽有本事,還知道孝順。”
    “將來殿下娶了正妻,夫妻倆一起孝順娘娘,娘娘的福氣,更大了。”芳春說著湊趣的話,讓淑妃更加滿意。
    “母妃為你定下的,是我母家的內侄女,最是賢惠不過,今日正好她在宮裏,你們未婚夫婦也見見麵,熟悉熟悉,我在雪浮宮擺宴,你們年輕孩子們可以賞花也能有事做。”
    李從微微一笑,鄭氏是否賢惠,他難道不知?畢竟這可是上輩子他第一個王妃,按理說該是原配,可他成了皇帝,卻根本沒追封鄭氏為皇後,因為她,本就是不配的。
    心中腹誹很多句,李從臉上表現的,卻是完全沒意見,但憑淑妃吩咐,這讓淑妃更加滿意。
    兩人一前一後去了雪浮宮,李從表現的就如同任何一個孝順兒子,鞍前馬後噓寒問暖。
    行至禦花園狹道,淑妃聽到一聲低泣,奴婢聽到了,本想過去嗬斥,宮婢隨意哭泣,擾了淑妃娘娘的安,該當何罪,然而下一句宮婢就嚇得噤若寒蟬不敢上前。
    “表哥,我不想嫁給七皇子,我不喜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