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兩個好消息
字數:3842 加入書籤
長芳對靜秋說:“我媽說你來了之後,老二變得好勤快了,一天跑回來幾趟看要不要挑水,因為你們城裏的女孩講衛生,用水多。他怕你不習慣用冷水,每天燒好多瓶開水,好讓你有喝的有洗的。我媽好高興,看樣子是想讓你做我二嫂呢。”
……
自從想好要寫《山楂樹之戀》後,徐峰除了上課,其餘時間都花在了寫作上。
至於這段時間因劉庭化上門拜訪而引起的轟動和流言蜚語,徐峰一並都沒有在意。
眼下的他隻想寫文章賺稿費!
隻是《山楂樹之戀》字數預計在20萬字左右,因此想要寫完,得花上一陣子時間呢。
當然,在埋頭苦寫的時候,徐峰也在等待著朱霖的回信,他挺好奇對方會寫點什麽。
而在周五中午,剛剛吃完午飯的徐峰來到成府路郵局,看看有沒有自己的信,沒想到還真有。
一看,果然是朱霖姐發過來的。
按照郵寄時間推算,看來對方應該是剛收到信就馬不停蹄地回複了。
心情不錯的徐峰回到了宿舍,一進門就瞧見劉振雲在那跟其它舍友聊得火熱,一旁的趙侯卻是悶悶不樂,心中的那點苦楚全寫臉上了。
“什麽事聊得這麽開心?”
徐峰出聲問道,瞧見又多了一名觀眾,劉振雲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我投稿給《未名湖》的稿子有結果了……”
“你過稿了?”
“誒呦,你怎麽知道了~哎呦這消息怎麽傳得這麽快,僥幸罷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劉振雲忽略了對方的疑問口氣,立馬笑嗬嗬地說道,徐峰也不拆穿,笑著給他捧場,聽他在那吹著牛逼!
“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沒想到居然湊巧過了,全靠學長學姐捧場,你說我那三腳貓功夫,怎麽好意思跟史鐵生,矛盾這樣的知名作家放在一塊給大家看呢……”
劉振雲聊得越嗨,旁邊趙侯的臉色就越臭,後來實在忍不下去了,便氣衝衝地離開了宿舍。
大家也沒理他,這家夥就這麽個性格!
而徐峰自然也看出來對方這次投稿肯定是無疾而終了,接下來幾天時間,估計都得是這幅“大姨父”來了的狀態。
等劉振雲在這邊聊得差不多,跑到別的宿舍去吹牛逼後,徐峰也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然後拆開了朱霖寫給他的信。
“徐峰同誌:好久不見!很高興能夠收到你的來信,謝謝你的關心,我最近一切安好,近來天氣轉涼,希望你也要注意保暖。
得知你過稿的消息,我為你感到非常開心……”
跟自己的隨意比起來,朱霖姐的遣詞造句自然就要顯得更加文鄒鄒一點,而看著前邊“同誌”的這個稱呼,徐峰猜測她肯定是考慮了好久才決定用這個詞的。
看來攻略朱霖姐這條路,還任重道遠啊!
徐峰猜的的確沒錯,在落筆的時候,在稱呼這個問題上朱霖確實斟酌了許久。
她覺得直呼其名不好,跟著徐峰的稱呼來,喊他做弟弟又顯得有些親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喊同誌正式一些。
隻是又有些擔心,這個稱呼會讓對方不開心……
跟這位北大的弟弟相處,朱霖心裏總是有著各種擔憂!
把信看完後,徐峰把它放回了信封裏,隨即又把信給收好。
他不打算立馬回信,等過幾天再說!
隨即掏出紙跟筆,繼續寫《山楂樹之戀》!
……
9月29日,徐峰有了兩個好消息。
一是《兒童文學》把樣刊發了過來,這份雜誌將會在10月1日正式麵市。
徐峰簡單翻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那篇《黑貓警長》。
跟著一塊過來的還有他的稿費,那是一張匯款單,總共是112.32元!
千字4元的定價,兩萬八左右的字數,差不多就是這個稿費了。
一想到一個月前自己甚至連12元的火車票錢都掏不出來,此刻就已經是個“百元戶”了,徐峰心裏充滿了感慨。
他把匯款單收好,準備找個時間去取出來,至於這筆錢的用處,他心裏已經有了主意。
第二個好消息,就是他寫了20天左右的《山楂樹之戀》終於寫好了。
目前正在從頭到尾進行檢查,隻要沒問題,就可以拿去投稿了。
這部中長篇小說自然不適合投在《兒童文學》,至於投給哪……
徐峰打算先投給《十月》試試!
不過實話實說,徐峰對於《山楂樹之戀》一次過稿的前景並不看好。
《山楂樹之戀》跟《黑貓警長》不一樣,後者非常符合當下的思想潮流,質量又高,因此一次過稿自然是理所應當。
可《山楂樹之戀》不一樣。
這部小說講的主要內容是20世紀70年代,高中生靜秋到三水村體驗生活、參與教材編寫,結識了勘探隊青年孫建新,也就是“老三”。
老三溫和體貼,對靜秋心生愛慕,靜秋也在與他的相處中,漸漸被其吸引,二人展開了一段純真又克製的愛戀。
然而,老三身體本就有恙,加之現實因素的阻礙,他們的感情充滿波折。後來老三病情急劇惡化,靜秋趕去醫院時,他已彌留。
最終老三離世,隻留下對靜秋深沉且純粹的愛,而這段發生在特殊年代、幹淨如山楂樹一般的愛情,也成了靜秋心中永恒的印記。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幹淨,感人的愛情故事。
但是眼下的文**流是傷痕文學,而小說雖然時間點定在特殊時期,但並沒有在這方麵多做文章,這種“逆潮流”的選擇,並不是所有雜誌都會接受的。
所以到時被拒,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過沒關係,反正徐峰目前已經有一筆稿費在手中了,並不著急。
《當代》《收獲》《花城》那麽多家雜誌呢,一家不行,那就多投幾家,向佘華同誌學習!
他相信,總會有編輯慧眼識珠,發現這塊金子的。
他也相信這部小說發布後,一定會得到大眾的喜歡和認可的。
這種幹淨美好,能直擊人心中最柔軟部分的故事,絕不是能被所謂的“潮流”給束縛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