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讀書人為什麽是讀書人?
字數:3781 加入書籤
要說黃為民此人,還真是貪得無厭,明明是他與王扒皮勾結,以摘除賤籍為引,設計坑了族長百兩銀子,將林氏一族逼入絕境。
結果,他拿了銀子不說,竟然還想讓林修對他感恩戴德。
林修就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可師兄的教誨,他銘記於心,黃為民此人背景頗深,僅憑他現在的能耐,與黃為民作對無異於以卵擊石,根本就拿黃為民一點辦法都沒有。
他需暫避鋒芒,等待機會,一擊斃命!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林修的生活逐漸歸於平靜,由於書院距離族內實在是太遠,林修甚至住在了書院內。
日日苦讀,文章寫的越來越好的同時,與同窗的關係也頗為不錯。
尤其是經常一起開小灶的李洪哲,林修與他更是成了至交好友。
在林修潛心鑽研學問的同時,他卻不知,在千裏之外的京城,有一陣清風漸起,並隱隱有發展成狂風巨浪之勢!
歸隱十餘載的大儒賀長文,竟然再度回到了京城,竟然還要與國子監諸位大學士辯道,辯題‘何為讀書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就是那大字不識一個的市井鄉民,亦是想聽聽在大儒、大學士的心中,讀書人究竟是啥玩意兒。
轉瞬之間,辯道之日已到,賀長文身著一席清秀儒衫,緩步來到國子監。
在賀長文的身後,跟著數百上千名好事之人。
賀長文一到,國子監立即門戶大開,大學士皆坐於國子監院內,為首之人更是當朝唯一超品大學士,當今太傅沈浩邈!
“賀兄,你既無心入仕,又何至於此?”
沈浩邈悠然發出一聲長歎,他與賀長文曾是同窗,他欽佩賀長文的不為五鬥米折腰,學富五車卻終生不入仕途。
可他卻無法認同賀長文的行為,寒窗苦讀數十載,卻不科舉,簡直就是讀書讀傻了!
賀長文並未回答,一聲不吭的在沈浩邈與一眾大學士對麵之高台坐下。
賀長文輕撫儒衫,眼神卻愈發銳利了起來,頗有針尖對麥芒之感。
數息過後,賀長文起身,稍稍躬身行禮,淡聲道:“儒生賀長文,求問諸位大學士,何為讀書人,讀書人因何而讀書?!”
話音剛落,國子監上下皆是噤聲。
沈浩邈微微蹙眉,沉聲答道:“讀書,自是飽讀詩書之人。”
“之所以讀書,自是因為讀書可知興替,可明事理,待他日高中才不至於做那糊塗官。”
讀了書,就能不做糊塗官了麽?
賀長文這一生見過的讀書人不知幾何,就連書院的學子,又有多少不是為了權勢錢財而讀書?
以前,賀長文雖然不認同這般行為,可此乃天下大勢,天底下所有讀書人的追求皆是如此,就因這些人是山崖書院的學子,所以賀長文便要剝奪他們科舉當官的權利?
但自從見過林修之後,賀長文才終於明白,錯了,一切都錯了!
讀書人從根上就已經爛透了,若是不糾正讀書人讀書之由,大景一朝遲早會亡國!
於是,賀長文才會有這一趟京城之行。
既是為林修揚名,亦是為國盡力!
賀長文再躬身,他深吸了一口氣,而後娓娓道來:“太傅之高見,恕儒生不能讚同。”
“太傅口中的讀書人,應該用識字人形容才恰當,讀書人說得好聽,實際上不過就是識幾個字的爭權奪勢之輩,稱不上讀書人。”
“嘶…”
此言一出,國子監上下皆是不約而同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賀長文此言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他怎麽敢的啊?!
國子監的一眾學子,皆是怒目圓睜,若非師長在前,他們怕是早就引經據典指著賀長文的鼻子臭罵了。
什麽狗屁大儒,分明就是嘩眾取寵的小醜!
而沈浩邈等一眾大學士的臉色亦是難看至極,但沈浩邈倒是不著急,他知曉賀長文並非那放蕩之輩,之所以有此一言,定是有所高見。
身為太傅,沈浩邈又怎能不知,大景一朝已經到了風雨飄搖之時,內憂外患,若是沒有破局之法,少則數載,多則不超過二十年,在座之人皆是亡國奴!
沈浩邈想改變現狀,可著實心有餘而力不足。
沈浩邈正襟危坐:“還望賀兄賜教!”
賀長文微微抬頭,看了眼東方,旭日東升,在那裏有著大景一朝的希望!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簡簡單單四句,道盡了讀書人畢生之追求。
沈浩邈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緊盯著賀長文,已是不由自主的紅了眼眶。
是啊,與賀長文口中的讀書人相比,他們算什麽狗屁讀書人?!
就連位高權重的沈浩邈,皆被驚的說不出話來,更何況其他人?
此時此刻,國子監上下千餘人,無不對賀長文鞠躬行禮,原本還有些看不起賀長文的國子監學子更是長跪不起。
“多謝先生賜教!”
“學生曾口出狂言,忤逆先生,願終生服侍先生,不求能夠得到先生的原諒,隻求跟隨先生身旁做一名小小書童…”
“所先生不棄,學生願長伴先生左右!”
別說學子們激動的難以自己了,就連國子監的一眾大學士,都有不少人自相形穢,辭官歸隱的想法。
無他,與賀長文相比,他們就是群臭識字的,渾身沾滿了銅臭味,根本不配稱之為讀書人!
橫渠四句一出,立即就以驚人的速度傳遍京城的大街小巷,讀書人聽此一言,無不跪地朝著國子監的方向膜拜,賀長文已經成為了讀書人眼中的聖人!
朝野之中,亦是風波不止。
某間客棧包間內,一名衣著華服的貴人,聽著下人匯報而來的消息,不禁攥拳,皺緊了眉頭:
“賀長文…可惜了。”
“若是朕能早登基數載,又豈會讓這麽一顆明珠蒙塵?!”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從此往後,天下讀書人皆以此道為己任,讀書人的根終於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