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頂峰相見

字數:4610   加入書籤

A+A-


    女帝受命於危難之際,以一己之力苦苦支撐著破敗不堪的大景。
    在位五年,雖在天王幫步步緊逼之下,盡失中原腹地,卻也穩住了腳步,沒讓大景的情況進一步惡化。
    再加上開海之國策,國庫日漸充盈,又籠絡人才,不出五年必能轉危為安。
    可惜,在此緊要關頭女帝竟身患重症,時日無多。
    當真是…天不遂人願啊。
    林修久久無言,他仿佛看到了大景江山傾覆,民不聊生之景。
    蒼茫大地陷於戰亂之中,天下最終卻落於韃子之手,而後閉關鎖國,炎黃子孫淪為韃子圈養的人奴。
    而後西方用大炮轟開國境大門,開始長達數百年的屈辱史。
    一樁樁,一件件,無不令人心神恍惚。
    我漢家兒女,又該何去何從?
    李煜看著陷入沉思,麵帶痛苦的林修,歎息著搖了搖頭,起身帶著李洪哲離開。
    “父親,您又怎知公主殿下非驚才絕豔之人,又怎知公主殿下會穩不住當今之天下?”
    李洪哲不解的看著李煜。
    女帝之胞妹,在民間素有賢民,更是女帝親手帶大的。
    雖然李洪哲沒見過公主,但他卻覺得公主不一定比女帝要差。
    李煜看著眼神之中充滿智慧的李洪哲,不由得抿心自問,同樣都是少年郎,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會如此之大?
    他僅僅隻說了一句,林修便能夠立即知曉一切,而自家這孽障,卻甚都不懂!
    但終歸是自己的親骨肉,李煜歎息著答疑解惑:“太平年間,公主殿下或許能成為一代明君,可當今之天下,已近乎崩潰,再加上強敵環伺…”
    李洪哲依舊是滿臉的不解,李煜隻能換個方式,解釋的更加直白:“兩軍對壘,敵軍被我方大帥殺的丟盔棄甲,最終決戰卻臨危換將,縱使這位新的將領有著天人之資,但大勢已去,無力回天啊…”
    隻要女帝還坐在龍椅之上,不管天下局勢爛到了何種程度,大景終究還有一戰之力。
    可永寧公主…
    李洪哲身形一晃,也變成了林修那般魂不守舍的模樣。
    林修枯坐半日,自穿越以來,他第一次如此的迷茫。
    也許,他沒必要想這麽多,畢竟他不是這個世界的原住民,大景也非大明…
    可是,身而為人,又怎能眼睜睜的看著同胞百姓淪為人奴?
    “大哥!”
    “吃飯了!”
    馬騅豪放的聲音響起。
    林修看著滿臉關心的馬騅,依舊還有些沒緩過神來。
    馬騅緊接著繼續說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發慌。”
    “大哥你中午飯就沒吃,餓壞了可咋整!”
    林修心頭一暖,師長族人對他寄予厚望,連帶著他自己都將自己當成了救世主,但至親的親人,關心的永遠隻是他會不會餓著肚子。
    林修笑了一聲,原本鬱結的思緒突然之間變的一片空明。
    “我二弟當真天下無敵!”
    林修大笑出聲。
    誇的馬騅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摸著腦袋憨笑連連。
    上了飯桌,林修立即說道:“明日一大早,咱就回村子。”
    “回村?”
    驚霓不解的看著林修:“公子,不等府試放榜了嗎?”
    “不等了。”
    林修搖了搖頭:“考都考完了,留在這幹等著也無濟於事,過與不過,李兄都會給我寫信。”
    “不若早點回村子休整一番,再直接下江南!”
    林修拍板做下決定,馬騅和驚霓再無異議。
    翌日一大早,驚霓便找來了牙人退租,馬騅到鏢局租了輛馬車,一行三人就此踏上歸途。
    回鄉的路很長,足有二百餘裏,一路上走走停停,林修一直坐在馬車內做著各種謀劃,書信寫了一封又一封。
    待他回到縣城之時,已是四天之後。
    期間,府試亦放榜了。
    李洪哲特意起了個大早,天都沒亮便早早的收拾妥當,結果卻被李煜給攔在了家門口。
    “不用去了,林修已經回去了。”
    李煜淡聲道。
    “啥?”
    李洪哲滿臉的不敢置信。
    府試,這可是人生大事啊,過了這一關便是童生,結果林修竟然連成績都不看便走了?
    “三日前,馬騅連夜前來報信,為父見你挑燈夜讀,便將這消息給扣了下來。”
    李煜解釋道。
    “父親,會不會是朝堂之上的事對林兄打擊過大?”
    李洪哲滿臉的擔憂之色。
    可李煜卻是搖了搖頭:“古往今來,如林修這般天資絕豔,少年成名之人,無不心懷蒼生,心係天下。”
    “他自有自己的安排,你隻管大步朝前走便是。”
    李洪哲不明白自己親爹為何對林修如此自信,他將信將疑的來到府學,等待放榜。
    巳時,紅榜已貼。
    林修之名高居於榜首之位!
    紅榜之側,乃是此次府試前三甲的考卷。
    三篇經義題,林修答的讓人眼前一亮,破題之新穎,言辭之犀利,著實令李洪哲以及圍觀的一眾學子望而生畏。
    而策論題,解決蝗災之策,更是令人目瞪口呆。
    “蝗…蝗災,竟然是福非禍,還能成為百姓謀生之手段?”
    有人不解,但很快便有人給出答案。
    此人乃是一名寒門學子,昔年蝗災,家中缺糧,他愣是吃了旬月蝗蟲。
    用他的話說,便是嘎嘣脆,雞肉味。
    而林修之策論,甚至還附帶了一道如何將蝗蟲做成美味的方法,掐頭去尾,用竹簽穿成串,以小火烤製成金黃色,再撒上辣椒麵…
    眾人大駭,以對林修奉為天人。
    至於最後一道詩賦。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嘶…”
    周遭,倒吸涼氣之聲不絕於耳。
    一篇足以傳唱千古的名詩就這麽水靈靈的寫出來了?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林公子之誌,吾不及也。”
    “吾何其幸運,能得見林公子之神跡!”
    李洪哲亦是滿臉的震驚,望著那鏗鏘有力的字跡怔怔出神。
    良久,李洪哲才終於回過神來。
    他臉上的迷茫消失不見,眼神之中好似迸射著耀眼的金光。
    林兄…既如此,我們頂峰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