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慶祝新家下館子
字數:3519 加入書籤
到了自家門口,蘇彥海掏出鑰匙插進鎖孔,推開房門,屋裏幾天沒人就落了一層灰。
一家人分工明確,蘇彥海扛著大包袱先走進去,林晚和趙秀英拎著零碎物件緊隨其後。
東西實在太多,從棉衣被褥到鍋碗瓢盆,幾乎把家裏能帶走的都帶上了,前前後後搬了兩三趟才全部弄完。
動靜驚動了隔壁鄰居,一位梳著齊耳短發的嬸子推開門探出頭,笑著問道:“哎呀,你們就是新搬來的住戶吧?這一大家子人,可真熱鬧。”
林晚連忙笑著回應:“是啊嬸子,我們剛到,給您添麻煩啦。”
鄰居嬸子笑著擺擺手,邁著步子走進來打量了一圈,熱心地說道:“不麻煩不麻煩,我姓崔,你叫我崔嬸子就成,我跟你們說,咱們這家屬院住著可方便了。”
她指著樓道盡頭,“往前走拐個彎就是公共水房,早晚都有水,記得備個水桶,打水不用跑遠,東邊那排小平房裏是廁所,雖然是公用的,但每天都有人打掃,挺幹淨的。”
她又湊近了些,壓低聲音:“樓下還有個小煤房,冬天取暖的煤都堆在那兒,到時候你們跟管理員說一聲就能領。
對了,院裏有個小賣部,油鹽醬醋都能買到,不用跑大老遠去供銷社。”
林晚聽得連連點頭,趕緊讓蘇彥海給嬸子遞水:“真是太謝謝您了,您這麽一說,我們心裏就有數多了。”
崔嬸子往樓道裏望了望,笑著介紹:“咱們這一排樓總共五戶人家,現在也就住了四戶,都是好相處的,清淨得很。”
她指了指左右兩邊,“東邊住的是張師傅家,兩口子帶著個小子,人特實在。
西邊隔一間是李老師,平時愛看書,性子文靜。你們住中間,鄰裏間互相有個照應。”
林晚點點頭,心裏更踏實了,人少清淨,鄰裏關係也容易處。
安安趴在門框上,小腦袋歪著數:“一、二、三......”
逗得崔嬸子哈哈大笑:“這小丫頭真機靈。”
蘇彥海拍了拍手上的灰:“你們先收拾屋子,我去買些煤炭回來,晚上好燒火做飯取暖。”
林晚應著,拿起掃帚開始清掃地麵,趙秀英則整理起行李被褥。
孩子們也沒閑著,蘇景懷和蘇景煜幫著擦桌子,蘇景晨負責遞抹布,安安踮著腳尖夠著床沿,用小手抹掉灰塵,也幫家裏幹活。
屋裏頓時熱鬧起來,空蕩蕩的屋子瞬間有了煙火氣。
沒過多久,蘇彥海扛著一麻袋煤炭回來,重重放在門口:“煤炭買回來了,夠咱們用一陣子了。”
先前馬大娘把爐子留給了他們,蘇彥海麻利的生火,現在天氣太冷,離不開煤炭。
蘇彥河卸完貨,馬不停蹄往回趕,路過供銷社的時候,還給孩子們買了兩包點心。
蘇彥海生完火,簡單洗了把臉就催著大家出發:“走,咱一家人去國營飯店吃頓好的,犒勞犒勞大家。”
國營飯店裏人聲鼎沸,蘇彥海一口氣點了紅燒肉、炒青菜、西紅柿雞蛋湯,還有孩子們愛吃的炸丸子。
趙秀英看著菜單,心疼地拉了拉林晚的衣角:“少點些菜。”
林晚握著她的手,笑著安慰:“媽,咱們一路折騰都累壞了,吃頓好的補補身子。再說,能花就能賺,現在進城了,機會多著呢,咱們未來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紅火。”
趙秀英聽著這話,想了想覺得有道理,錢放在那裏看著不能生財,得動起來。
菜剛上桌,安安就盯著油光鋥亮的紅燒肉挪不開眼。
小手攥著筷子,費力地夾起一塊肥瘦相間的,顫巍巍地伸到趙秀英碗裏,奶聲奶氣地喊:“奶奶,吃肉,多吃點。”
趙秀英看著碗裏的紅燒肉,又看看孫女認真的小模樣,眼眶一熱,夾起肉塞進嘴裏,連聲道:“哎,咱們安安真孝順,奶奶吃得香。”
蘇彥海和林晚看著這一幕,相視一笑,滿桌的飯菜都透著溫馨的滋味。
吃完飯剛走出國營飯店,蘇景煜就眼尖地瞥見門口的糖葫蘆攤,拉著安安的手蹦起來:“媽媽,你看,糖葫蘆。”
安安也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小嘴巴立刻張成“O”形,拽著林晚的衣角晃了晃:“媽媽,我要吃糖葫蘆。”
林晚看著孩子們期盼的眼神,笑著點點頭:“走,媽給你們買。”
她快步走到攤前,掏出錢票買了四串紅彤彤的糖葫蘆,分給四個孩子。
安安舉著糖葫蘆,先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嘴裏化開,立馬眯起眼睛笑出了小梨渦:“真甜。”
孩子們舉著糖葫蘆,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身後,糖葫蘆的甜香混著晚風,把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傳得老遠。
回到家屬院,一家人都累得眼皮打架,卻還是強撐著精神收拾。
四間屋子收拾得幹幹淨淨,分配得明明白白。
蘇彥海和林晚住一間,趙秀英帶著安安住一間,三個小子擠一間,剩下一間當雜物房兼蘇彥河的住處。
林晚燒了熱水,讓孩子們先洗澡,自己則和趙秀英收拾剩下的行李。
安安洗完澡,裹著小被子鑽到奶奶懷裏,沒多久就打起了小呼嚕。
大人們忙活完,也各自洗漱歇息,一夜的疲憊讓大家很快進入夢鄉,隻有窗外的月光照耀,守護著這家人在省城的第一個夜晚。
天剛蒙蒙亮,趙秀英就輕手輕腳地起了床。
她惦記著昨晚燒過的煤爐,生怕屋裏不透氣會煤氣中毒,先快步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縫,讓新鮮空氣湧進來。
又摸了摸煤爐的溫度,確認爐子裏還有底火,才鬆了口氣。
林晚揉著眼睛走進廚房,見趙秀英正忙著添炭燒水,連忙上前接過她手裏的工具:“媽,您歇著,今天不做飯了。”
她擦了把臉,笑著補充,“咱們帶大家夥出去吃碗熱乎的豆漿油條,吃完正好一起去學校報道,順道熟悉下周邊環境。”
趙秀英聞言停下手裏的活,欣慰地點點頭:“還是你想得周到,這樣也省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