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人間自有溫情在
字數:4744 加入書籤
傅辰軒沒有回應她的話,隻是抬眼看向她濕漉漉的發梢,眸色沉了沉,伸手輕輕拉過旁邊的椅子,示意她:“坐下。”
蘇媚愣了愣,下意識地依言坐下,心裏滿是疑惑。下一秒,就見他轉身走進衛生間,很快拿著吹風機走了出來,插頭“哢噠”一聲插上,暖風吹出的瞬間,帶著淡淡的木質清香。
“低頭。”傅辰軒的聲音在頭頂響起,低沉而溫柔。
蘇媚猛地抬頭看他,撞進他深邃認真的眼眸裏——沒有絲毫玩笑,隻有滿滿的專注。她的心跳驟然漏了一拍,臉頰不受控製地泛起熱意,乖乖低下頭,耳尖紅得快要滴血。想要拒絕,男人卻不給機會。
溫熱的風裹挾著他掌心的溫度,輕輕拂過發絲。傅辰軒的動作很輕,手指穿過濕漉漉的長發,小心翼翼地梳理著,避免扯到她的頭皮。暖風一點點烘幹頭發,也將暖意透過頭皮蔓延到全身,驅散了洗澡後的微涼。
蘇媚僵著身子,大氣都不敢喘,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指尖的觸感,還有他靠近時身上傳來的沉穩氣息。這是他們結婚以來,第一次如此親密的接觸,沒有契約的束縛,沒有外人的目光,隻有此刻純粹的溫柔。
她偷偷抬眼,從鏡子裏看到他的模樣——他微微垂著眼,眉頭輕蹙,專注地打理著她的頭發,陽光透過窗戶落在他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輪廓,平日裏的威嚴褪去,隻剩下令人心安的溫柔。
蘇媚抿了抿唇,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鼻尖縈繞著他身上的氣息和吹風機的暖風,眼眶有些發熱。
原來被人這樣溫柔對待,是這樣的感覺。
吹風機的嗡鳴聲漸漸停了,傅辰軒關掉開關,指尖輕輕撫過她吹幹後柔軟的發絲,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寵溺:“好了。”
蘇媚猛地回過神,連忙轉過頭,不敢看他的眼睛,聲音細若蚊蚋:“謝、謝謝。”
傅辰軒看著她泛紅的臉頰和躲閃的目光,眼底掠過一絲淺笑,沒有拆穿她的羞澀,隻是輕聲道:“收拾東西吧,早點回去看看奶奶。”
蘇媚點點頭,起身時腳步還有些虛浮。剛才那短暫的吹頭發時光,像一顆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讓她心裏那道名為“契約”的防線,又鬆動了幾分。
接下來的兩天,傅辰軒和蘇媚幾乎寸步不離地守著奶奶。
傅辰軒偶爾會接視頻會議、處理集團事務,但大多時候都陪著奶奶聊天——聽她講蘇媚小時候的糗事,說連城的風土人情,語氣耐心又溫和,全然沒有平日裏商場上的淩厲。蘇媚則忙著照顧奶奶的飲食起居,削水果、讀報紙,病房裏總是縈繞著淡淡的溫馨。
第三天一早,醫生檢查後告知可以出院,蘇媚和傅辰軒都鬆了口氣。收拾東西時,奶奶卻主動開口:“你們下午就回濱海吧,不用管我。”
“奶奶,跟我們一起去濱海城市住幾天吧,也好方便照顧您。”蘇媚勸道。
“不去不去。”奶奶擺了擺手,笑得豁達,“我在這兒住慣了,有街坊鄰居陪著,自由自在的。你們回去忙你們的正事,還有工作等著你們處理呢,我在這兒挺好的。”
蘇媚還想勸說,卻被奶奶堅定的眼神打斷。傅辰軒見狀,輕聲道:“既然奶奶喜歡這兒,我們就尊重她的意願,常回來看看就好。”
蘇媚終究拗不過奶奶,想到確實該回濱海處理輿論收尾的事,便點了點頭。兩人快速訂了下午的機票,收拾好行李,送奶奶回到老宅。
臨走前,奶奶拉著蘇媚的手反複叮囑:“到了那邊好好照顧自己。”又轉頭對傅辰軒道,“你也是別經常忙工作,顧好自己。替我和親家母問好。”
傅辰軒鄭重應聲:“您放心,我會的。”
午後的陽光正好,兩人告別奶奶,驅車趕往機場。飛機衝上雲霄,朝著濱海的方向飛去。
飛機降落在濱海機場,兩人走VIP通道順利離開,沒有遇到任何記者攔截。距離輿論發酵已近一周,網上熱度始終居高不下,各種猜測與謾罵從未停歇,但這正是蘇媚想要的——等的就是證據鏈完整的這一刻,一次性擊碎所有謠言。
回到傅家別墅,蘇媚稍作休整,便立刻聯係安媛:“可以發了。”
半小時後,蘇媚的個人社交平台更新了一條長文,附帶多條清晰的證據鏈,瞬間讓沸騰的網絡再次炸開鍋。
長文開篇沒有多餘的煽情,隻有冷靜的陳述:“針對近期網傳‘冷血棄養’‘惡意斂財’等不實言論,現將相關證據公之於眾,不再回應任何無意義的揣測。”
第一條證據是近五年的慈善捐款明細截圖,來自多家醫院和公益組織的官方回執:“網傳‘轉賬給父母的封口費’,實為對困難患者及家庭的定向資助。其中一筆長期轉賬,是為了幫助一位患重病的粉絲完成治療,相關聊天記錄與醫院診斷證明附後。我從未用捐款作秀,也從未想過以此博取名聲,隻是想盡綿薄之力,幫那些和我曾經一樣陷入困境的人。”
截圖裏,每一筆捐款的時間、金額、收款方都清晰可查,甚至有公益組織工作人員的佐證視頻,證明蘇媚多年來一直匿名資助困難家庭,從未主動公開過。
第二條證據直指“棄養父母”的謠言:“關於我的原生家庭,我本不願過多提及,但既然被惡意炒作,便如實說明。父母在我五歲時離異,父親因生意失敗長期酗酒家暴,母親離異後重組家庭,八年間未對我盡過任何撫養義務。我由爺爺奶奶拉扯長大,爺爺因操勞過度早逝,奶奶身體常年不佳。”
“網傳‘見父母冷臉’的照片,是我回老家探望奶奶時,父母突然找上門索要巨額錢財,協商無果後發生爭執時被偷拍。我並非‘冷血’,隻是無法對長期缺席我人生、如今隻為錢財而來的人產生所謂‘親情’。我已盡我所能贍養奶奶,至於父母,法律規定的贍養義務我從未推脫,但超出合理範圍的要求,我有權拒絕。”
聲明中還附上了當年父母離異的判決書、奶奶的病曆、老家村委會出具的贍養證明,以及父母索要錢財時的錄音片段,錄音裏清晰傳來兩人的辱罵與不合理要求,與網傳“受害者”形象截然不同。
最後,蘇媚寫道:“我出生於普通家庭,經曆過原生家庭的傷害,也體會過孤立無援的滋味,所以更懂得珍惜眼前的生活,也更願意幫助他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要忍受無端的抹黑與造謠。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對於此次惡意造謠、P圖誹謗、侵犯隱私的個人及賬號,我已委托律師追究其全部法律責任。”
蘇媚發布的證據鏈雖清晰,卻仍有部分網友抱著“洗白”“擺拍”的質疑,熱度雖有回落,卻未完全扭轉所有偏見。就在這時,一條五分鍾的短視頻突然在網絡上瘋傳,瞬間讓輿論徹底反轉,也讓蘇媚本人看得熱淚盈眶。
視頻的發布者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女孩,正是蘇媚資助多年的重病粉絲。鏡頭裏的她臉色雖仍有些蒼白,卻帶著明亮的笑容:“大家好,我是小雅。今天鼓起勇氣發這條視頻,是想謝謝一位一直默默幫助我的人——直到昨天,我才知道,那個五年來一直匿名給我打治療費、給我寄書本和鼓勵卡片的‘陌生人’,就是蘇媚姐姐。”
女孩舉起手中泛黃的卡片,上麵是蘇媚娟秀的字跡:“別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她哽咽著說:“我從小患血液病,家裏花光了所有積蓄,是姐姐的資助讓我能一直治療,讓我有機會看到今天的太陽。我一直不知道她是誰,隻知道有個好心人在幫我,直到這次看到網上的謠言,我才知道是蘇媚姐姐……她那麽好,怎麽可能是網上說的那種人?我相信姐姐的為人!”
視頻裏陸續出現了其他麵孔:有被蘇媚資助完成學業的山區孩子,他們舉著獎狀,用稚嫩的聲音說“謝謝蘇媚姐姐,我們會好好讀書”;有受助的困難家庭主婦,紅著眼眶講述蘇媚不僅給了生活費,還幫她找了工作,讓她能養活孩子;還有醫院的醫護人員,佐證蘇媚多年來一直定向資助重症患者,從未要求過任何回報,甚至不願透露自己的身份。
每個人的發言都樸實無華,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帶著最真摯的感激。他們不知道蘇媚正在經曆輿論風暴,隻是單純地想為這位默默幫助過自己的人說句公道話。
視頻一經發出,瞬間刷屏全網,評論區徹底淪陷:
“看哭了……匿名資助五年,不求回報,這才是真正的善良吧!”
“之前錯怪蘇媚了,真的很抱歉!那些造謠的人良心不會痛嗎?”
“對比她的經曆,她能做到這些真的太不容易了,原生家庭的傷害沒有打垮她,反而讓她更懂得共情別人。”
“那些說她冷血的,看看這些受助者的發言,謠言不攻自破!”
無數之前謾罵過蘇媚的網友自發道歉,#向蘇媚道歉#的話題迅速衝上熱搜榜首,熱度遠超之前的負麵詞條。行業內的合作方紛紛官宣繼續合作,甚至有新的公益項目向蘇媚遞來橄欖枝。
而傅家別墅裏,蘇媚看著視頻,眼淚早已模糊了雙眼。她從未想過要讓這些人出來為自己發聲,甚至刻意隱瞞了身份,就是怕連累他們被網絡暴力攻擊。可這些素未謀麵或僅有一麵之緣的人,卻在她最難的時候,用最純粹的感激為她正名。
傅辰軒走到她身邊,輕輕遞上紙巾,眼底滿是心疼與驕傲。蘇媚靠在他肩頭,淚水無聲滑落,心裏卻暖暖的——原來善良真的會傳遞,原來公道自在人心。這場持續了一周的輿論風暴,終於在最真摯的善意中,落下了圓滿的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