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水力利用的萌芽
字數:5503 加入書籤
山泉旁的空地被陽光曬得暖洋洋,十幾根粗壯的硬木樹幹被鐵山帶人牢牢楔進地麵,組成了一個穩固的方形支架。林舟踩著臨時搭建的木梯爬上支架頂端,手裏拿著一把削得極為規整的木尺,仔細測量著橫梁的間距,時不時用木炭在樹幹上做下標記。
“聖子,這支架真的能撐住那巨大的輪子嗎?”王疤臉站在地麵,仰頭看著足有兩丈高的支架,臉上滿是擔憂。他跟著林舟幹了這些天,見識過杠杆和滑輪組的神奇,但眼前這“水車”的構想,還是讓他覺得有些匪夷所思——用水流帶動輪子轉動,還要抽水、磨麵,這簡直超出了他的認知。
林舟從木梯上跳下來,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放心,這支架的承重我算過了,每根樹幹都能承受千斤重量,隻要固定得當,絕對不會出問題。”他轉頭看向站在田埂邊的趙大,後者正蹲在地上,用樹枝比劃著溝渠的走向,眼神專注得像是在研究什麽絕世功法。“趙大,溝渠的坡度最後確認一遍,一定要保證水能自流到每一塊田地,不能有任何一處積水。”
趙大立刻站起身,快步走過來說道:“聖子,都確認好了!我按您說的‘水平原理’,用您教的簡易水準儀(裝滿水的竹筒)量過,每丈路麵隻降一寸,從蓄水池到最遠的三畝窪地,剛好能讓水流順暢通過,還在低窪處挖了三個排水口,絕對不會積水淹苗。”他說起這些時,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手指不自覺地在身上比劃著水準儀的樣子。
自從林舟提出要搞自流灌溉,趙大就像換了個人。以前他隻是個埋頭種地、勉強糊口的老農,如今卻成了黑石鎮的“農業技術員”,每天天不亮就去丈量地形、規劃溝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追著林舟問,那股鑽研勁,比修仙者追求突破瓶頸還執著。
林舟滿意地點點頭,從懷裏掏出一張折疊整齊的圖紙展開——這是他熬夜畫的水車詳圖,上麵標注著葉片的角度、轉輪的直徑、主軸的粗細,甚至連木槽的傾斜角度都精確到了寸。“好了,現在開始組裝轉輪。鐵山,你帶人把預製好的葉片安裝到主軸上,注意角度,必須和主軸保持三十度夾角,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承接水流的衝擊力。”
“明白!”鐵山立刻應聲,帶著幾個壯實的鎮民搬來早已打磨好的木質葉片。這些葉片都是用堅硬的棗木削成的,邊緣被打磨得光滑圓潤,每一片的大小、厚度都一模一樣——這是林舟要求的“標準化”,雖然鎮民們不懂什麽叫標準化,但還是嚴格按照林舟畫的模板製作,誤差不超過一指寬。
組裝水車的過程遠比修路複雜。主軸需要穿過支架上的軸承(用硬木掏空後浸泡在油脂裏製成),既要靈活轉動,又不能過於鬆動;葉片需要用堅韌的木楔固定在主軸上,還要保證每一片的角度都完全一致;轉輪外側需要安裝一圈木槽,用來舀水和輸水,木槽的接口處要用瀝青(從附近山穀的瀝青礦采集)密封,防止漏水。
林舟全程親自指導,每一個步驟都親力親為。他教大家如何校準葉片角度,如何固定主軸,如何密封木槽接口,甚至還演示了如何給軸承上油,減少轉動時的摩擦力。鎮民們學得很認真,雖然手上磨出了水泡,額頭上布滿了汗水,但沒有一個人抱怨。他們親眼見證了杠杆、滑輪組的神奇,對林舟提出的每一個想法都充滿了信任,相信這水車建成後,一定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五天後的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山泉旁時,黑石鎮第一台木質水車終於組裝完成。巨大的轉輪直徑足有三丈,三十片棗木葉片均勻分布在主軸上,下方的葉片剛好沒入水中;轉輪一側連接著一個同樣用硬木製成的石磨,另一側則安裝著一個傾斜的木槽,通往不遠處的蓄水池。
“準備試水!”林舟站在堤壩上,聲音洪亮,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
鐵山和幾個鎮民合力推開了堤壩的閘門。“嘩啦啦——”清澈的山泉如同奔湧的銀龍,順著預留的水道直衝而下,狠狠撞擊在水車的葉片上。
起初,水車隻是微微晃動了一下,葉片與水流撞擊發出“砰砰”的聲響,像是在積蓄力量。隨著水流持續衝擊,葉片被水流推著緩緩轉動起來,“吱呀——吱呀——”的轉動聲悠揚地回蕩在山穀間,隨著轉速越來越快,聲音變得越來越均勻、流暢。
“動了!水車動了!”人群裏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幾個孩子興奮地圍著水車奔跑,拍手叫好,臉上洋溢著純粹的喜悅。
隨著水車轉動,葉片頂端的木槽不斷將水舀起,順著傾斜的木槽源源不斷地送入蓄水池中。蓄水池是用石塊砌成的,周長足有十丈,深度三尺,很快就被清澈的泉水填滿,水麵泛起粼粼波光。林舟打開蓄水池底部的放水口,清澈的泉水順著蜿蜒的溝渠流淌而出,如同一條銀色的絲帶,朝著鎮上幹裂的紅土地奔去。
當第一股水流浸潤到龜裂的土地時,原本堅硬的紅土瞬間被滋潤,幹裂的紋路如同被撫平的皺紋,漸漸合攏,發出“滋滋”的吸水聲。趙大快步跑到田邊,蹲下身,用手輕輕撫摸著濕潤的泥土,眼眶瞬間紅了。他在黑石鎮種了半輩子地,見過太多因缺水而顆粒無收的年份,見過太多人因為饑餓而流離失所,從未想過有一天,水能夠不用挑、不用抬,自己流到田地裏。
“有水了!真的有水了!”趙大聲音哽咽,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滴進濕潤的泥土裏。他轉頭看向林舟,臉上滿是感激與崇拜,“聖子,您真是神了!有了這水,咱們的田地就有救了!明年一定能大豐收!”
周圍的鎮民們也紛紛跑到田邊,看著水流在田裏蔓延,滋潤著每一寸幹涸的土地,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拄著拐杖,顫巍巍地走到溝渠邊,掬起一捧水,放在鼻尖聞了聞,又伸出舌頭舔了舔,感慨道:“幹淨的水,能澆地的水……我以為這輩子都看不到了。”
鐵山站在林舟身邊,看著轉動的水車和流淌的泉水,臉上滿是震撼。他親眼看到,這台不用靈力、不用人力的水車,僅憑水流的力量,就將水從低處送到了高處,還帶動著旁邊的石磨緩緩轉動。他轉頭看向林舟,語氣帶著一絲難以置信:“聖子,這水車也太神奇了!不用靈力,不用人力,就能把水從低處送到高處,還能帶動石磨轉動,這簡直比修仙功法還厲害!”
林舟笑了笑,指著奔湧的水流和轉動的水車,說道:“鐵山,你看這水流,它沒有靈氣,卻蘊含著強大的力量。我們利用這種力量,就能灌溉田地、驅動石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這就是‘流動的力量’,和你們修仙者追求的靈氣,本質上都是一種能量。隻不過靈氣需要靈根才能吸收,而這種力量,隻要我們掌握了方法,任何人都能利用。”
鐵山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神裏充滿了敬佩。他以前總覺得,隻有修煉出靈氣才是強大的象征,隻有成為高高在上的修士,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可現在看著眼前的景象,他才明白,掌握了這些知識和技巧,普通人同樣能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同樣能創造出奇跡。
此時,水車主軸另一端的石磨也開始發揮作用。幾個婦女將曬幹的穀物倒入石磨上方的料鬥,穀物順著料鬥的縫隙落入磨盤之間,隨著磨盤的轉動,細膩的粉末從磨盤下方的出口落下,散發出淡淡的穀物清香。
“太好了!以後磨麵粉再也不用費勁了!”一個婦女看著源源不斷落下的麵粉,高興地說道,“以前磨一袋麵粉,要兩個人輪流推磨大半天,累得腰都直不起來,現在有了這水車帶動石磨,一會兒就能磨好,真是太方便了!”
“是啊!有了這水車,我們就能省下更多的時間去種地、去修路,還能去山裏采集草藥、打獵,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
“聖子真是我們的救星!跟著聖子幹,不僅有飯吃,還有這麽多好東西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鎮民們的議論聲充滿了對未來的期盼,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林舟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也充滿了成就感。水力的利用,是黑石鎮發展的重要一步。有了穩定的灌溉水源,農業生產就有了保障;而水車驅動的石磨,則大大提高了糧食加工的效率,解放了勞動力,讓鎮民們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生產活動中。
趙大一直守在田邊,直到水流將所有的田地都滋潤了一遍,才戀戀不舍地回到林舟身邊。他臉上帶著興奮的紅暈,說道:“聖子,我已經想好了,明天就開始組織大家製作堆肥,改良土壤。我打算先在田裏試種一些耐旱的靈穀,等土壤肥力上來了,再種您說的高產作物。我保證,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讓大家明年都能吃上飽飯!”
“好。”林舟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鄭重地說道,“農業的事就交給你了,以後你就是黑石鎮的‘農業部長’,負責帶領大家種地、改良土壤、培育作物。有什麽需要,比如工具、人力,盡管跟我說,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農業部長?”趙大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臉上露出了激動的神色,連忙拱手道,“謝謝聖子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負您的重托!”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水車、堤壩和溝渠上,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畫麵。鎮民們漸漸散去,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林舟和鐵山留在山泉邊,檢查著水車和堤壩的穩固情況。
“聖子,有了水車和灌溉係統,黑石鎮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鐵山說道,語氣中充滿了憧憬。他看著轉動的水車,心中感慨萬千,從一開始的懷疑、不解,到現在的信服、崇拜,林舟用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成果,改變了他的認知,也改變了整個黑石鎮的命運。
“這隻是一個開始。”林舟望著遠方的黑石鎮,眼神堅定,“我們現在有了幹淨的水、平整的路、穩定的灌溉,但這還不夠。你看我們的房屋,都是用泥土和茅草搭建的,遇到暴雨就容易倒塌;我們的堤壩,是用石頭和泥土砌成的,不夠堅固,遇到洪水或者妖獸衝擊,很容易被衝垮;我們的道路,雖然平整,但下雨後還是會泥濘不堪。”
他頓了頓,蹲下身,撿起一塊泥土,捏了捏,泥土在他手中散開,變成細小的粉末。“我們需要一種更堅固、更耐用的材料,一種這個世界從未有過的神奇材料。這種材料,能讓泥土變成石頭,能讓房屋堅不可摧,能讓堤壩抵禦洪水,能讓道路四季暢通。”
“用泥土變成石頭?”鐵山一臉茫然,瞪大了眼睛看著林舟手中的泥土,仿佛在看什麽不可思議的東西,“聖子,這……這可能嗎?泥土怎麽可能變成比石頭還堅固的材料?”
“當然可以。”林舟站起身,望向漸漸暗下來的天空,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這種材料,叫做水泥。隻要找對原料、掌握好配比和火候,我們就能通過燒製,讓泥土和其他原料發生反應,變成一種堅硬如石、防水防潮的神奇材料。有了它,我們就能建造出真正堅固的房屋、堤壩、道路和橋梁,就能抵禦更大的自然災害和妖獸的侵襲,就能讓黑石鎮變成真正堅不可摧的家園。”
夜色漸濃,繁星點點。林舟知道,燒製水泥將是黑石鎮發展的又一個重要裏程碑,也是他基建藍圖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有了水泥,他才能真正展開大規模的建設,才能讓黑石鎮的發展邁入快車道。
但燒製水泥的過程並不容易,需要精確的原料配比、嚴格的溫度控製和複雜的工藝流程。在這個缺乏工業基礎、甚至連基本的化工知識都沒有的玄幻世界,要成功燒製出水泥,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這“點土成石”的奇跡,真的能順利實現嗎?林舟的心中既充滿了期待,也帶著一絲忐忑。但他知道,無論遇到什麽困難,他都必須迎難而上。因為他不僅要在這個玄幻世界活下去,還要帶著這些信任他的鎮民們,一起創造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繁榮而強大的家園。
而這窯火一旦點燃,黑石鎮的命運,也將迎來新的、更加波瀾壯闊的轉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