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戰一觸即發
字數:5719 加入書籤
“同心縣騎兵二十七旅。”
“以及反動派新調過來的晉綏軍46軍4師2旅。”
“將準備從西北,正北兩個方向,掃蕩我同心縣山區根據地……”
李雲龍身邊,27師政治部的參謀,老劉。
在詳細講述,如今的敵我態勢。
“同心縣的馬匪軍被我們半年前的攻勢給打怕了。”
“十天前又在團長手上吃了虧,二十七旅團,無論是士氣,還是戰鬥意誌都很差,戰鬥力也相對較低。”
“作為地方軍閥的守備部隊,他們更想守城自保。”
“但是調過來的晉綏軍不一樣。”
“他們是奉命行事,想要急立戰功。”
“畢竟光頭畫的餅,給的獎勵不錯,武器彈藥和補給物資調配的很充足。”
“我們得到的情報是。”
“晉綏軍這個二旅已經進駐同心縣,正在休整。”
“他們會在明日,對我根據地發動進攻。”
劉參謀指著地圖的方位,繼續說道。
“俺的想法是,他們準備明日打過來。”
“我們反其道而行,今天晚上進攻,先打過去。”
“就是不知道,幾位同誌訓練的感覺怎麽樣?”
“那個火箭彈,能打嗎?”
“迫擊炮又能有多少火力支援的?”
李雲龍征求似的詢問了一下。
打,李雲龍肯定要打。
火力凶猛,有凶猛的打法。
火力微小有微小的打法。
這要看炮營掌控的情況怎樣。
“全團每人背兩發107火。”
“單是107火箭彈的威力,我們就可以在一瞬間內,打出三到八個炮兵師的火力。”
“若是迫擊炮的話,我們十人,加上剛教會的四個炮兵,組成一個炮兵營火力是絕對沒問題的。”
“如果能夠摸清楚敵方旅團的軍營駐地。”
“今晚就可以將他們旅團給端了。”
炮兵兵王王忠國一臉堅定。
現在團裏戰士是三千人。
男的戰士背兩發炮彈,女性背一發。
按最少計算,少說能背三千發炮彈上前線。
三十個基數炮彈齊發,相當於四個師的炮兵火力了。
這要是無法將敵人兩個旅犁一遍,他王忠國可以給自己來一炮了。
而且,他們還能動員民兵背炮彈。
這幾天,給根據地老百姓吃肉吃白麵米飯,這可不是白吃的。
不僅將群眾基礎搞了出來。
整個根據地的民心牢靠,到處都是革命軍戰士的眼線。
真要是打起來,火力隻怕會更加恐怖。
“那就這麽定了。”
“今天晚上,夜襲同心縣。”
“現在,商量一下具體的作戰計劃……”
李雲龍和袁朗他們達成一致想法。
開始確定作戰計劃。
午間,吃飯之後。
讓戰士們睡覺休息,養好精神,晚上發動襲擊。
下午六七點時間。
吃了晚飯之後。
團裏開始了戰鬥動員。
首先是分發子彈。
171主力團戰士們手頭分發到了兩百發子彈,機槍手翻倍。
炮營發放的子彈略少,也有百來發。
民兵五十發子彈。
然後就是107火箭彈的搬運。
按照炮兵兵王王忠國平常認知。
普通戰士背兩發107是沒問題的,一發三十六斤左右。
但那是後世久經訓練後的戰士體能。
如今的戰士,因為長期營養不良,身體素質太差。
背兩發很吃力。
更別說還要背槍械,手榴彈,子彈,水,食物了。
大多數的體能,都隻能背一發炮彈。
但即便如此,三千主力團,就是三千發炮彈。
這可是相當於50噸炮彈了。
對於後世,可能就是炮兵連,重炮打三五個基數。
但是對於如今來說,那可就太恐怖了。
實際上,此行參加軍事行動,周圍的民兵也是非常積極。
畢竟,民兵也一視同仁參與了訓練,分發了作訓服。
他們也劃撥了一些人背炮彈,彈藥。
看到戰士們背後背的炮彈,李雲龍內心很是激動和興奮。
三五千發炮彈,那得何等火力?
對方兩個旅團雖然有上萬人。
但李雲龍此行,主力團戰士三千,加上兩千左右的民兵。
這仗有的打。
雖說九成戰士是剛摸槍三五天的新兵蛋子。
可這些年革命當中,有多少戰士是槍都沒摸過就上戰場的?
主力團戰士少說打了兩三百發子彈。
普通民兵都打了十幾二十發子彈。
這比當初李雲龍他們鬧革命的時候強多了。
當然,李雲龍是這麽認為的。
李雲龍他們坐的是那兩輛卡車,還有冷風的貨三輪。
這些天,袁朗他們也在教一些有學曆的知識分子,比如27師政治部的那些技術人員開車,掌控無線電……
等到部隊擴員到一萬人。
冷風就能運一些載具過來。
哪怕暫時無法支援坦克,但是普通裝甲車,運輸車,運兵車還是可以的。
現在也得培養一批技術人才。
李雲龍他們是先頭部隊。
主要是無人機偵查,確保大軍出動後不會被敵人的偵察兵發現。
事實上,反動派也不會將偵察兵派到遠離同心縣六七十裏之外的地界。
為了夜襲成功,確保部隊秘密安全行進是非常重要的。
冷風他們十一人,所有人都有偵察無人機。
加上冷風上次留下的四架無人機。
如今無人機數量,其實有二十多架。
可以配置到連一級。
然後就是無線電步話機,不是抗戰時期的那種大哥大。
而是現代的對講機一般,全部是小型化的。
配備到班一級。
李雲龍如今的主力團部隊,無論是訓練方式,還是製式裝備,部隊編製,完全是向現代化靠攏。
突出一個信息技術化。
當然,和真正的信息技術化差了點意思。
但也能隨時隨地了解班一級戰士們的情況。
不用擔心上級命令無法及時傳達的情況。
這也是戰鬥力的保障。
因為是在夜色之下行軍。
很多戰士有夜盲症。
但因為配發了夜視儀的緣故,這都不是問題。
冬日寒冷,羽絨內棉軍大衣,加上手套暖寶寶,確保戰士們保暖。
放在後世,軍隊是不敢用暖寶寶的。
無他,一發紅外熱成像製導導彈下來,直接就團滅了。
但這個時代可沒有紅外製導。
李雲龍原本想搞個騎兵營,但是聽了袁朗他們的建議,改為了後勤隊。
四百來匹戰馬,拉著板車,跟著隊伍行進。
這些板車上麵是防彈插板,以及手榴彈,以及其他彈藥補給。
還有水,吃食補給之類的。
戰士們負擔已經很大了,如果加裝十幾斤的防彈插板,很多人行軍都困難。
五千多人浩浩蕩蕩,在無人機帶隊的情況下,朝著同心縣進發。
而大戰也是一觸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