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孤軍

字數:6403   加入書籤

A+A-


    “方位XX,標尺XX,高度XX,一發發射……”
    “轟隆……”
    同心縣外外的山穀山坳處。
    李雲龍171團的戰士,正在炮擊訓練。
    如今的炮營,擴展到了千人,說是炮團都不為過。
    但絕大多數人,隻能背炮彈。
    會打炮的不超過百人。
    可是為了讓他們快速提升戰鬥力。
    隻能實彈訓練來增加熟練度。
    “團長。”
    “這麽訓練,太,太浪費了。”
    “107每天要打六七百發,迫擊炮要打一千發。”
    “這要是用來打敵人,少說能夠殲滅敵人一個團……”
    李雲龍身邊,一些久經革命的戰士越看越是心疼。
    這次雖然補充了三倍的炮彈火力。
    但用實彈訓練,消耗也是非常恐怖。
    革命軍戰士早期彈藥不足,根本不可能有實彈射擊這一說法。
    現在是天天實彈訓練。
    “不訓練怎麽上戰場?”
    “讓炮營開炮打友軍嗎?”
    “你小子別嗶嗶,別到時候又求著炮營的兄弟要炮火支援。”
    李雲龍罵罵咧咧道,他看的也滿眼心疼。
    可接下來援西軍會和他們會師。
    未來半年還會爆發很慘烈的圍剿戰。
    如果不能快速掌控炮擊技術。
    到時候是要吃大虧的。
    李雲龍知道如何算這本賬。
    隻是,窮慣了的李雲龍,內心也是極度舍不得。
    多好的炮彈,威力多猛的炮彈啊。
    要是用來炸敵人的碉堡,碉樓,不知道能夠打破多少封鎖線,打掉多少敵人。
    現在都浪費在炸山石上麵了。
    每一次炮彈爆炸,李雲龍都揪心的難受。
    讓冷風開著軍用越野離開炮兵訓練駐地。
    去巡視其他地方。
    這樣的軍用越野車,這次帶了五輛過來。
    如今軍隊往萬人擴展。
    不可能居住在一個地方。
    需要分開發展,訓練。
    這也是為了防守同心縣周圍的要地。
    給各營劃定了防區。
    而一些往來的載具是必要的。
    雖然如今無線電通訊器下發到了班排一級,都能聯係的上。
    但李雲龍他們還是會去巡視的。
    最起碼。
    要看看思想改造的成效如何。
    程火炮老爺子和政工方麵的朱國強,進行多次公審和思想改造大會。
    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現在團部擴充,老兵帶新兵。
    雖然還是有很多戰士渾渾噩噩,不知道為什麽而戰。
    但絕大多數被編入部隊的,都是分到田地,分到糧食,衣服,領到油鹽肉罐頭等物資的家庭。
    家庭沒有後顧之憂,這些戰士也堅定為革命而戰。
    到了三營駐地。
    靶場上的槍聲不斷。
    李雲龍帶人巡視。
    三營長陳開和當教官的一位兵王走過來和李雲龍他們交流。
    每天一百發子彈打靶。
    不是一口氣打完。
    而是分時間段。
    早,中,晚,傍晚,夜晚,會抽時間打靶。
    就算沒有射擊天賦。
    在每日一百發子彈的訓練量下。
    都能練出不錯的槍法準頭。
    最重要的是,後世國家支援了很多錨具。
    最基本的就是四倍鏡,四百米能夠精確瞄準射擊。
    然後就是夜視儀,適合夜晚作戰。
    這樣更加增強了我革命軍夜間作戰的戰鬥力。
    如今夜晚作戰的訓練最多。
    成效也是非常的不錯。
    在訓練和磨合當中。
    各兵王給的意見就是多打陣地戰。
    人手一把多功能工兵鏟,方便工事作業。
    再加上強大的火力支援。
    遠遠比敵人更加優秀的射擊能力。
    陣地戰對射,其實是李雲龍他們這邊占優。
    畢竟,四倍鏡能夠看到四百米外的敵人。
    而敵人大多隻能看到一百五十米左右。
    當然,最好的戰鬥方式還是打伏擊,火炮洗地。
    因為無人機的偵查優勢,加上無線電可以連接班一級作戰。
    能夠準確下達作戰任務。
    這讓李雲龍軍隊的戰鬥力更加強大。
    步炮合成旅級別的隊伍,在慢慢訓練出來。
    27師政治部的那些參謀,技術人員。
    除了培訓學習國家支援的電台,操控機械之外。
    也在穩定根據地生產,做工作指導。
    李雲龍主抓戰士戰鬥力提升,焦守成那邊帶病進行政工工作。
    加上國家支援而來的一些人才。
    同心縣根據地開始逐漸穩定,有了很大的變化。
    十裏八鄉的老百姓,為了一口吃的,攜家帶口,都跑來做工。
    開荒因為有機械的緣故。
    這些老百姓,一部分是修路和修水利。
    另一部分是在同心縣各要道修建永備防禦工事。
    這是為了提前為反掃蕩做準備。
    冷風他們這次帶來的支援,有上萬噸水泥鋼筋等建材。
    甚至一體化建材有很多。
    這些用來修建永備防禦工事,是國家智庫早早計算好的。
    甚至在哪裏修建永備工事,如何修建。
    都是做了各種預案的。
    上周,袁朗他們在各地進行了地圖測繪。
    因為和後世相隔七八十年。
    河流變化地震變化導致的地理位置變化。
    這些地圖勘探也是非常必要。
    如今修建的那些陣地,地道,碉堡,暗堡。
    以鋼筋混凝土固化,構建交叉火力群。
    可以保障未來根據地的安全。
    而援西軍將會到來會師。
    得提前為他們準備營房駐區,這也是必要的。
    有足夠的物資糧食,雇傭老百姓做工。
    加上有肉吃,這些老百姓的做工也非常積極。
    男子給革命軍做工,不僅每天包吃包住,每天還能分到三斤米麵。
    女子做做飯,幫忙給戰士和做工的老百姓運吃食,打掃衛生,也能有米麵等衣物的發放。
    整個根據地的確是出現了各安其職的安穩祥和生活。
    時間一轉眼就是四天過去。。
    同心縣外,荒田大多都得到了開墾。
    四條水泥路,在上萬人開工下。
    修了三四十裏路。
    有小型挖機,推土機,破碎機。
    修路也有了一些後世工程隊的影子。
    唯一可惜的是,機械還是太少了一些。
    修路,修水渠,工事的速度還是有些慢。
    而這第四天晚上。
    無線電電台,破譯了反動派電台情報。
    有國家支援而來的信息技術部的院士級別的大佬。
    帶著27師政治部的電報員進行破譯情報工作。
    因為後世解密了一些電台情報信息,以及光頭內部的間諜。
    破譯工作還是很簡單的。
    今天,終於是有了成果。
    “同心縣兩百裏,寧綏交界處。”
    “反動派調動了一個師,準備圍剿一部革命軍隊。”
    “應該是援西軍先頭部隊。”
    “他們好像隻有一個團的兵力。”
    “這支先頭部隊沒有電台,但是吸引了大批反動派軍隊圍剿。”
    “反動派出動三個師圍剿他們。”
    “我們請示詢問過總部。”
    “聽聞有可能是丁偉和孔捷的兩個團。”
    “這兩團屬於是孤軍被圍的情況,專門來尋找李團長你的。”
    “如果沒有支援,怕是很危險……”
    破譯的電報信息被念出來。
    李雲龍騰的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