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喪權辱國

字數:6958   加入書籤

A+A-


    “馬匪無能!丟城失地!喪權辱國!”
    “娘希匹的,馬匪就是馬匪,一無是處。”
    “他們是幹什麽吃的?”
    “六萬大軍,連一天都沒撐住?”
    “就算是六萬頭豬,他紅匪一天時間也抓不完。我看,一定是有叛徒,背叛了國家……”
    總統府裏,光頭杵著精致的手杖,不停地,狠狠地杵著地板。
    力道之大,地磚都被杵的裂開了,可以想象他有多麽震怒。
    六萬頭豬的名場麵提前上演。
    雖然六萬頭豬一天之內抓不完,但是火力覆蓋之下,能夠讓六萬頭豬全部變成烤乳豬。
    那六萬人馬匪軍,就是這麽沒的。
    當然,光頭這邊,並不知道詳情。
    “委座。”
    “胡長官詢問,該如何是好。”
    “咱們的部隊被牽製在陝地。”
    “調動三個師已經是極限。”
    “若是要大規模出動去收服寧地。”
    “胡長官說,非二十萬大軍不可。”
    “可要是抽調二十萬大軍。”
    “紅匪總部的陝地區域,怕是又會擴張開來。”
    “屆時,封鎖圍剿便成了無用功。”
    總統身邊,有參謀滿臉憂慮的說道。
    剿匪剿匪,剿了十年。
    原本隻是南方有匪患。
    如今的匪患,南北開花。
    北方匪患愈演愈烈,根本控製不住。
    “調,調川軍和南方部隊北上。”
    “一定要剿滅匪賊。”
    “此是我國家之心腹大患!”
    “是黨國之第一要務!”
    光頭話語激烈。
    “校長。”
    “如今國內,國際輿論,對我們有點不利。”
    “很多報紙,都刊登了紅匪的文章。”
    “匪賊攻打寧地。”
    “在報紙上登報稱,是為了報仇。因為馬匪軍喪盡天良,滅絕人性,虐殺匪賊,他們有照片實證……”
    有反動派將領開口道,臉上滿是擔憂。
    國內反內戰的情緒高漲。
    這也是因為鬼子肆虐,國土淪陷,然而反動派將腦袋埋在土裏當鴕鳥的結果。
    但凡是熱血有誌之士,對於國家政府之作為,都感到痛心疾首。
    區區邊夷賤種,以小小四島之地,就想滅亡我華夏。
    這是很多人接受不了的事情。
    但反動派政府表現的越來越醜陋,這就更讓各界人士不滿。
    最近,革命軍借助後世的革命經驗。
    在國內各報紙點燃輿論風暴。
    李雲龍他們救助的革命軍,拍了一些傷殘戰士們的照片登報。
    將馬匪軍的畜生行徑,公之於眾,得到了眾多各界人士的聲援,以及對馬匪軍的聲討。
    而李雲龍他們攻打寧地,也是占了輿論優勢。
    光頭不敢正大光明宣揚剿匪。
    但暗中的手段是不停的。
    而且,談判也在進行,讓光頭也倍感壓力。
    “讓調查統計局去壓一壓報紙輿論。”
    “要是不服國家管理,直接殺了。”
    “談判放緩。”
    “務必要剿滅西北匪患!”
    “另外,進一步加緊拆分張楊手下的部隊。”
    “不能讓他們和紅匪勾連。”
    光頭重重的杵了杵手杖。
    確定了下一步反動派政府的戰略任務基調。
    ……
    在三路大軍同時出擊,殲滅馬匪軍三部大軍之後。
    孔捷,丁偉帶四千人攻打中寧。
    蕭副總指揮帶萬人大軍攻打中衛。
    羅軍長掃蕩寧中,寧西大片區域。
    準備和李雲龍,蕭副總指揮合兵一處。
    集結三路大軍,聯合攻打靈武。
    將寧地馬匪軍徹底趕出黃河以南。
    後世革命軍解放寧地的時候。
    一共動用了十萬大軍。
    攻打路線,和現在也是如出一轍。
    三路並進,東西夾擊。
    看似李雲龍他們隻有三萬人。
    但論及武器裝備的火力。
    是遠遠超過後世十萬大軍的。
    寧地馬匪軍主力盡喪。
    三萬多正規馬匪軍,加上兩萬多的地方保安軍,宗族軍。
    被一戰打沒之後。
    寧地軍政一把抓的馬鴻逵,手下現在也就一萬多嫡係部隊。
    抓抓壯丁,其他或許還有個三四萬的保安部隊,以及地方守備部隊。
    可基本沒什麽戰鬥力。
    連正常布防都做不到。
    後世進攻寧地的時候。
    馬匪軍是有準備的,組織了多道防線。
    然而這次三路大軍隱秘進攻。
    直接將馬匪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不僅沒有防線不說。
    主力基本被打掉。
    整個黃河以南,在被革命軍迅速清掃。
    因為有無人機的緣故。
    馬匪軍的埋伏,險要之地的堡壘,都是能夠偵查得一清二楚。
    沒有什麽堡壘能夠扛得住一發單兵雲爆彈和燃燒彈。
    加上三股大軍攜帶了大量的107火箭彈和迫擊炮。
    這一路直接定點爆破,摧城拔寨即可。
    部隊進攻的第五天。
    中寧,中衛,以及寧地中西部地區,基本被掃蕩一空。
    馬匪軍完全是望風而逃,很多縣城基本沒有發生戰鬥。
    馬鴻逵在銀川瑟瑟發抖。
    已經準備坐飛機逃跑了。
    但革命軍部隊其實沒有想過渡過黃河進攻銀川。
    主要是兵力不夠,無法徹底掌控寧地。
    而打下一些縣城。
    需要留下兵力維持地方秩序。
    這一路打,一路分兵。
    真要是將全部寧地打下來。
    到時候,三萬多人根本不好守。
    而且,寧地這邊被馬匪軍經營足足上百年。
    想一時間改變老百姓的認知,不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
    這需要進行不少的政治工作。
    所以,寧地戰略的初期目標。
    就是將黃河以南的半數區域,掌控在革命手裏。
    在第二次第五天的時候。
    三路大軍攻下靈武。
    冷風他們也因為兩周時間到了,在兩天前返回後世。
    從戰略任務製定,到靈武被攻下,僅僅是十天時間。
    這個速度,快的過於離譜了一點。
    出乎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西北的青,甘馬匪軍以及反動派軍隊,被西路軍大部隊吸引注意力。
    絕大多數馬匪軍,在大西北提防西路軍。
    寧地兵力空虛。
    一開始又被隱蔽襲擊打掉主力。
    後續地方雜牌,基本上被隨手解決了的事情。
    真正意義上的勢如破竹。
    而且,三六年十月之後,寧地本就爆發過幾次大戰。
    鹽池之地也被革命軍攻陷過,有一定群眾基礎,以及諜報人員潛藏。
    當時隻是沒有實力守住。
    但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
    有能夠偵查方圓三百多公裏的無人機。
    寧地有多少敵人的軍隊,那是清清楚楚。
    一旦那裏有大規模兵力集結。
    就會出現此次三路大軍同時隱蔽襲擊的情況發生。
    可以說,寧地的革命軍,在武器彈藥和物資充足之後。
    是真正掌控了當地的主動權。
    也真正的開始立穩腳跟。
    “寧地根據地副總指揮賀,電令李雲龍。”
    “劉總指揮將在五日後達到。”
    “令安排好靈武防務守備之後,立刻返回同心縣……”
    李雲龍,蕭副總指揮,羅軍長三部大軍指揮,都收到了電報。
    劉總指揮的援西軍走了快一個月,終於是趕到了寧西南根據地邊緣。
    他們其實遭了無妄之災。
    因為光頭在暗戳戳的讓部隊圍剿零星的革命軍。
    又調了大部隊北上。
    雙方部隊正好撞在一起。
    劉總指揮他們被圍追堵截,非常之淒慘。
    而且,胡壽山將劉總指揮他們當成了寧地滲透部隊。
    原本是從西南進入寧地配合寧地馬匪軍行動。
    但是七日前,他們就得到了電報。
    寧地馬匪軍主力被剿滅。
    任務目標轉變。
    所以就先行剿滅周圍的匪賊。
    這又使得,劉總指揮他們延緩了會師的時間。
    但終歸是要到達寧西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