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那你別管

字數:6733   加入書籤

A+A-


    六千萬發子彈的消息。
    讓戰帥他們震撼了好一會兒,紛紛嚷著現在就想看看子彈。
    對於革命軍來說,他們實在太窮苦了。
    就拿整個抗戰的後八年時間來統計。
    革命軍總計消耗了子彈約有三到四千萬發。
    因為初期沒有工業能力,子彈全靠繳獲,反動派政府發放,亦或是去撿,去黑市購買。
    反動派政府和革命軍合作的前期,也就前三年。
    每年能夠獲得兩,三百萬發的子彈發放。
    因為革命軍作戰英勇,戰果頗豐,像衛將軍等,有著民族大義的反動派軍隊的將領,還會偷偷給革命軍多發放一些。
    可革命軍真正能夠領到的子彈,也不過九百萬發,炮彈一萬發左右,手榴彈十來萬發。
    幾百萬,十幾萬,幾萬,聽著似乎很不少。
    但反動派軍隊在正麵戰場的子彈年消耗是一點八億發。
    到三九年後,光頭因為忌憚革命軍實力提升,停止了彈藥發放。
    而這個時期,我革命軍主要的彈藥獲取方式。
    一是繳獲,二是自己生產,三是去撿,四是購買。
    武器彈藥繳獲,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入不敷出。
    因為你必須快速殲滅敵人,才能繳獲足夠多的彈藥。
    否則,時間拖久了,別人子彈就打光了。
    就算殲滅了敵人也是入不敷出,很多時候都是處在虧麻了的狀態。
    在生產彈藥方麵。
    子彈生產的難度,往往比製造炮彈,手榴彈更高。
    三九年時期,某大行根據地,年產手榴彈能達到三十萬枚。
    抗戰後期,年產手榴彈能夠達到六百萬枚。
    然而三九年時期,子彈生產的數量,不超過十萬發。
    很多子彈不是生產,而是複裝。
    也就是撿子彈殼回去,重新填裝藥,底火,彈頭。
    在四一年後,我們才解決無煙火藥的問題,後續慢慢的解決了彈殼問題。
    子彈的產量才提升起來。
    但整個抗戰時期,革命軍的子彈生產量,總共才七八百萬發。
    當時革命軍缺少工業設備,原材料,技術人才。
    這些子彈,真就全靠手搓,純純的綠皮科技。
    讓人苦笑無奈的是。
    革命軍前期自己生產的子彈,不如撿的多。
    沒錯,是撿的。
    如何撿?
    在反動派政府軍隊正麵潰敗的戰場上撿。
    鬼子離開,去守縣城,城市之後。
    革命軍會偷偷摸到以前的反動派駐地,陣地。
    亦或是在大戰爆發的區域撿破爛。
    反動派軍隊很多時候基本是不戰而潰。
    遺棄了大量的彈藥,子彈,炮彈。甚至連迫擊炮,火炮都能撿到。
    這種離譜的事情,還不是段子,是普遍存在於抗戰根據地後方的事情。
    革命軍從很多遺棄的彈藥庫,倉庫,撿到了大量的好東西。
    撿彈藥這事兒,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戰帥的部隊,某幺幺五師開始幹的。
    他們當時撿的子彈和炮彈,比自己庫存都還多。
    真就離譜給離譜他媽開門,離譜到家了。
    當然撿武器裝備這事兒,不是可再生資源。
    畢竟物資不會像遊戲那樣刷新。
    另外獲取彈藥的方式,也很離譜。
    買。
    雖說買辦政府奉行造不如買。
    但革命軍在前期艱難時候,缺乏彈藥也隻能買。
    這也多虧了國內外的一些想賺錢的聰明蛋兒。
    倒賣武器彈藥,不僅僅是反動派官兵幹的事情,鬼子軍隊,及其下的偽軍都幹這事兒。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這就會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鬼子封鎖區白天大掃蕩。
    晚上就有偽軍和一些鬼子代理人在黑市賣武器彈藥。
    外出掃蕩,自己偷偷藏點子彈,就說打出去了,這很正常吧?
    不小心掉了一挺機槍,步槍,這也沒毛病吧?你們蝗菌自己也給革命軍送武器裝備的啊。
    什麽你說在黑市發現了?那肯定是革命軍幹的!
    當時黑市行情非常混亂。
    革命軍在這個時期,反倒是成了市場調解員。
    機槍三四萬一挺,子彈四毛一發,了解一下?
    為了買槍械子彈,抗戰後期,革命軍內部都卷了起來。
    甚至相互抬價截胡,在總部打小報告,就是為了有武器彈藥打仗。
    到了後期,眼看鬼子要完蛋了,某汪大漢奸,直接讓親戚和革命軍談大單軍火生意。
    鬼子自己也是瘋狂倒賣。
    這又是一些離譜的事件了。
    後世時間線的革命軍,一步步走來,是真的不容易。
    如今天上掉餡餅一樣的非正常的後世國家支援。
    是真的將所有人震驚的頭皮發麻。
    大家看到一箱箱子彈擺在眼前,都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現在後世國家支援的子彈,正是革命軍自己,曾經一點點完成的奠基。
    如今讓革命軍少走幾十年彎路,這也沒毛病。
    “那個蜂窩子有五百門?迫擊炮有兩千門?”
    “十萬發那個火箭彈,十萬發迫擊炮炮彈?”
    聽著丁偉繼續報菜名,戰帥他們腦子都有些宕機了。
    抗戰時期,因為我們國力弱,工業能力弱。
    沒能力製造身管火炮,也就是山炮,野戰炮,榴彈炮,加農炮等重炮。
    75毫米這種小水管,放在歐美,那就是團營一級的入門炮,低端炮。
    可放在反動派政府這裏,竟然被稱之為,重炮!
    三七年抗戰全麵爆發,反動派政府軍隊的身管火炮隻有五百門。
    這五百門火炮,對應的是兩百萬正規軍。
    華夏泱泱大國,出現這種離譜的事情,怕是現代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後世普通人,隻知道正麵戰場打得很艱難,犧牲很大,很壯烈。
    似乎除了艱難,壯烈,就沒法描述解釋其他事情了。
    但為什麽艱難,為什麽壯烈,那你別問。
    要知道咱韃清洋務運動之後,直到大清滅亡,那可是製造了四千多門各種類型的身管火炮,甚至還能造巡洋艦。
    哪怕很多都是碳素鋼的低質量火炮,甚至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可那也是在提升數量,發展重工業,軍工行業。
    北洋軍閥時期,直奉戰場上,還出現過海陸空協同作戰,炮兵裝備比例遠遠超過反動派政府軍隊。
    等服務於帝國主義的反動派買辦政府一上台,反而開了曆史倒車,造不出來身管火炮了。
    不僅造不出炮,還嫌棄韃清的碳素鋼炮,嫌棄北洋軍閥購買的一戰淘汰貨。
    對抗鬼子時,反動派政府軍隊真正主要的重火力,是製造難度較低的迫擊炮。
    因為眼高手低,覺得迫擊炮這種營一級的火力武器,配不上高貴的反動派軍隊,他們該向歐美國家靠齊,然後就出現了缺少炮兵編製的德械水壺師。
    更恐怖的是,一個泱泱大國,在抗戰前,迫擊炮的年產量隻有幾十門,因為反動派政府的逆天操作,還將生產人員給辭退,生產線給砍了。
    在打革命軍的時候發現火力不夠,光頭這才想著提高迫擊炮產量,提升到每年生產兩百多門,炮彈十來萬發(炮彈能夠激發率隻有60%)。
    在抗戰時期,被鬼子打急了,年產量提升到了七百門。
    看著似乎不錯。
    可迫擊炮是製作最簡單,科技含量最低的火炮。
    哪怕是小作坊手搓,擁有半壁江山的反動派政府,也不至於一天才生產兩門。
    從反動派政府成立,到抗戰結束。
    反動派政府擁有的迫擊炮數量,總的也不過一萬門出頭左右。
    抗戰時期僅僅是生產了七千多門。
    其他幾十年時間,就沒想著多生產點用以國防力量,就特麽離譜……
    看著就不像是一個四萬萬人的泱泱大國該有的國防裝備。
    到抗戰結束,反動派政府軍隊達到了峰值五百萬人。
    然而身管火炮,通過進口,仿製,繳獲,也隻有兩千門不到。
    同等比較鬼子,別人一年生產九千門,從三七年持續到四四年都是這個產量。
    而到了五三年時期,革命軍政府年產各類型火炮1.1萬門。
    什麽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他光頭掌控的反動派政府,真的是正經的政府嗎?真對得起正麵戰場上犧牲的那些壯烈軍人嗎?
    現在丁偉先頭部隊支援過來的迫擊炮有兩千門。
    相當於五百萬反動派軍隊之中,迫擊炮數量的五分之一。
    如果算上李雲龍部,劉,賀總指揮四個軍的迫擊炮數量。
    怕是超過五千門,達到反動派軍隊的一半迫擊炮數量了。
    就這十萬人不到,火力能夠堪比光頭兩百五十萬軍隊。
    這還不包括蜂窩子107,以及接近五千支的四零火火箭發射器。
    戰帥這第一軍,號稱全軍最強火力的迫擊炮連,隻有八門迫擊炮。
    炮彈是剛剛繳獲不久的六百發。
    最近反圍剿,還用了不少。
    現在估計還有個兩百發炮彈。
    如今聽到丁偉帶來了的炮彈有二十萬發以上。
    戰帥他們聽了之後是什麽表情?
    誰能相信,革命軍能夠有這種恐怖數量的彈藥量?
    這是何等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