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員工培訓
字數:3758 加入書籤
兩人按照指示下樓左拐,巨大的廠房映入眼簾。還未走近,一陣混雜著切割聲、敲打聲、機器轟鳴聲的工業交響樂便撲麵而來。空氣中彌漫著金屬、油漆和焊接特有的味道。
先到倉儲領了工裝,庫管員是個年輕的小姐姐,惹得張維威一陣眼熱。
組裝車間的門敞開著,內部空間開闊得驚人,穹頂高聳,幾艘大小不一的遊艇骨架如同巨獸的骨骸般矗立其中,工人們在其間忙碌,像辛勤的螞蟻。與人事部的安靜整潔相比,這裏充滿了粗糲而蓬勃的生命力。
他們找到車間角落用玻璃隔出來的辦公室,敲了敲門。
“進來。”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
推門進去,一個穿著藍色工裝、身材壯實、麵色紅潤的中年男人正拿著對講機說著什麽。他掛斷對講機,目光銳利地看向兩人:“新來的?車懷瑾,張維威?”
“是,張主任您好!”兩人趕緊應道。
張主任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眼,點了點頭,沒什麽廢話:“嗯,鄭總跟我打過招呼了。我們這兒不搞虛的,既然來了車間,就好好學,手上見真章。理論知識再厲害,不會動手也是白搭。”他隨手從桌上拿起兩個安全帽和兩副嶄新的勞保手套遞給他們,“規矩第一條,進車間,安全帽、勞保鞋必須穿戴整齊,這是保命的玩意兒,別不當回事。”
兩人連忙接過,套上尺寸略顯寬大的工裝,戴上安全帽,瞬間就有了點工人的樣子。
“走吧,先帶你們熟悉一下環境,認認師傅。”張主任雷厲風行,領著他們走進喧囂的車間。
巨大的船體旁,一個穿著沾滿油汙工裝、頭發有些花白的老師傅正拿著圖紙跟幾個年輕工人講解著什麽。張主任走過去,拍了拍老師傅的肩膀,提高音量壓過噪聲:“周班長!給你帶了兩個徒弟,山輕工畢業的高才生,你多費心!”
周班長轉過身,他臉上刻著歲月的痕跡,但眼神專注而沉靜。他看了看車懷瑾和張維威,沒什麽表情,隻是點了點頭,聲音沉穩:“嗯,知道了。先把安全注意事項跟他們講清楚。”
“得,人交給你了。”張主任又囑咐了車懷瑾他們兩句,便匆匆離開去處理別的事務。
周班長沒多廢話,指著旁邊一堆材料和工具,開始用帶著濃重本地口音的普通話,一條條講解車間的安全紅線、工具的使用規範、各個區域的職能。車懷瑾聽得極其認真,恨不得拿個小本子記下來。張維威起初也有些新奇,但目光很快就被不遠處幾個正在協作打磨船體的年輕女工吸引了過去,她們即使穿著寬大的工裝,也難掩青春的氣息。
周班長似乎察覺到了他的心不在焉,講解的聲音頓了一下,目光淡淡地掃過張維威。那眼神並不嚴厲,卻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平靜,讓張維威心裏一凜,趕緊收斂心神,做認真聆聽狀。
“都聽明白了?”周班長最後問道。
“明白了,周班長!”車懷瑾大聲回答。
“好,”周班長從旁邊拿起兩把看起來最基礎的內六角扳手,遞給他們,“今天上午,就先跟著小劉他們,熟悉一下標準件的安裝和扭矩要求。看著簡單,裏麵的門道也不少。動手吧。”
車懷瑾接過扳手,感覺沉甸甸的,這不僅是工具,似乎也是他職業生涯真正的起點。他深吸了一口帶著金屬和油漆味的空氣,看向那龐大的、未完成的遊艇骨架,一種混合著敬畏與挑戰的情緒油然而生。
而張維威在擺弄了一下扳手後,目光又不自覺地飄向了那幾個女工的方向,心裏盤算著,這枯燥的車間生活,看來得自己找點樂子了。這片新的“狩獵場”,似乎比他想象得更具挑戰性,無論是技術,還是……人。
車間的工作充實也辛苦,兩人都是第一次從事這麽大強度的工作,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
好在入職的時候就已經12號了,熬了兩天就到新員工培訓的日子。
“可算是能喘口氣了,這活簡直不是人幹的。”張維威趴在宿舍床上,大聲地抱怨著。
“得了吧,組裝車間還好一些,我聽說焊接車間更辛苦。”車懷瑾泡著腳靠在床頭有一句沒一句地回著。
新員工培訓是脫產製的,公司培訓室很大,零零散散坐了小二十人,其中大部分都來自附近村子,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有,但主要還是以四五十的老漢子居多,大部分都是本地土著。
一群人坐在屋裏嘰嘰喳喳,也沒人管,得知車懷瑾和張維威是大學生,眾人一陣唏噓,一位老漢子湊過來,一臉關切地問道:“大學生怎麽也來這種地方上班?”
車懷瑾一眼看穿老漢子的虛情假意,在他的滿麵笑容下,隱藏著嘲諷和一絲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車懷瑾理解這種饒有趣味的笑容是怎麽來的。
十幾年前,這裏還沒建成開發區,鎮駐地窮且荒涼,連家像樣的工業企業都沒有。後來政府招商引資,建設開發區,引進了一眾企業,村裏靠著服務工人,漸漸富了起來。
再到後來,越來越多工廠來這邊投資,占用了村裏的土地,每年都給村子分錢,有多有少,每口人少則幾百多則幾千,車懷瑾家是鎮駐地,開發區投資建設時占地最多,每年也有幾萬塊的分紅錢。另外,工廠也給附近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幾年時間,這裏便從頭到腳地大變樣。
時來運轉,大起大落,部分人心態也有了微妙變化,無知、排外、自我感覺良好,是很多人身上表現出來的特性,特別是當地還有一句特別排外的口頭禪:“都是些西部萊子”,屬實讓人反感。大學生在他們眼裏就是一個笑話,寒窗苦讀十幾年,到頭來還是什麽都沒有,一切重新開始,所以這個學不上也罷,看看他們,一家六七口人,隨便上個班,加上村裏分錢,一年下來輕輕鬆鬆幾萬塊,生活無比滋潤。
“沒有合適的工作,先幹幹看看。”車懷瑾笑了笑說道。
“現在大學生太多了,都不值錢了,以前大學生都包分配,小夥子,你有對象沒?”老漢子沒話找話。
“還沒!”
“我給你介紹一個吧,我們村的,倆女兒,都是房車廠的正式工!真要成了,雙職工不愁日子不好過。”老漢子熱情地說道,人暴富之後有個毛病,尤其是家裏沒男丁的,喜歡招募上門女婿,特別是車懷瑾這樣的窮13大學生,真要入贅成功,頤指氣使特別有成就感。
“不用不用,我暫時還不考慮。”車懷瑾婉言謝絕。
“這麽好的人家可不好找,小夥子你有些心高氣傲啊。”老漢子隻是隨口一提,他的主要目的還是跟車懷瑾炫耀他們本地土著的優渥生活,即便如此,還不忘埋汰車懷瑾一把。
車懷瑾笑了笑,沒有說話,總不能用方言來一句:“我家是崖西村的,待遇比你們村好得多吧。”
老漢子絲毫沒有懷疑為什麽其他外地來的小夥子都聽不懂他的方言,而這個小夥子卻對答如流,他憐憫地看了車懷瑾一眼,轉身找別人聊天去了。
一會兒之後,辦公室來了一個小夥子,簡單講了講公司的一些基本製度和常識,然後一人發了一本培訓資料,接著就消失不見,第一天就這樣在嘻嘻哈哈中度過。
接下來的1天大同小異,這群人就像被散養的羊一樣,每天有人過來看看,簡單講幾句就放任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