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降大雪

字數:5247   加入書籤

A+A-


    一路上,葉臨覺得越來越冷。
    遠處,鉛色雲層壓得低低的,風裏裹著濕冷,像要下雪。
    牛車終於抵達村口,葉臨父子背著背簍,緊趕慢趕回家。
    家中幾個孩子見葉臨接連拿出衣服和糧食,眼珠子都定住了,半天沒轉一下。
    “別愣著,都試試。”
    葉臨一邊催著,一邊把衣服分下去。
    怕孩子們起疑,葉臨故作神秘道:
    “那玉佩怪值錢,買下這些東西還有餘!”
    孩子們驚訝,是因為爹有了那麽多錢,竟然沒去賭,還給他們買新衣穿,買糧食吃。
    爹現在是世界上最好的爹了吧!
    孩子們一邊試新衣,一邊鬧作一團,其樂融融。
    西邊小屋內,方希拿著襦裙,摩挲了半天。
    她從沒穿過裙子,就連結婚的時候也沒有。
    葉臨給她買的裙子,是她人生中第一條裙子,是她夢寐以求了十幾年的東西,還是她最愛的粉色。
    公公是把她也當作自己的孩子嗎?
    公公已經兩天沒罵她了。
    好日子,終於來了啊!
    方希抿著嘴,羞答答地換好衣服,扯了扯葉大山的衣襟。
    “好,好看嗎?”
    葉大山從沒見過方希如此淡雅清秀的樣子,已經看呆了。
    “太好看了!爹真會挑衣服。”
    “我也覺得好看。”
    方希垂下頭,盡可能地打量自己,她要是有塊鏡子就好了。
    葉臨看孩子們高興,他也十分暢快。
    然而,當他跨出門外,看見零星飄起的雪花,心中一沉。
    天上的雲層又黑又厚,看樣子雪不會小。
    都說瑞雪兆豐年,但這二月天下雪,或暗藏危機。
    臘月或者正月的雪,可封地、護苗、儲水,到春天解凍時能滋潤田土。
    這種雪後的春播會非常順利,便是所謂的瑞雪兆豐年。
    然而在已經大旱三年的大乾朝,卻未見得是好事。
    二月雪往往意味著寒潮反複、倒春寒嚴重。
    土凍更狠,化得更慢,延遲春耕。
    本就缺糧的農民,日子會更加艱難。
    往近了說,這對葉臨也十分不利。
    積雪厚重,上山不易,他很難采到什麽東西賣給拚夕夕。
    他剛買的吃食最多能撐十天。
    情況,並不樂觀。
    無論如何,不能掃了孩子們的興。
    他們今天得到新衣和好吃的,比過年還開心,葉臨完全不想潑冷水。
    他收住內心擔憂,招呼葉大山和葉二河將灶搭上。
    外邊正下雪,溫度沒有那麽低,可以取土。
    等雪停了,土凍住,這灶幾天都搭不上。
    他新買了鐵鍋,搭好灶,以後兩口鍋做飯,省時省力。
    葉臨對搭灶一竅不通,葉大山去年跟一個師傅學過瓦匠活,倒是懂一些門道。
    他挖來黃泥,又找了些稻草,加水和到一起,便可以壘灶了。
    葉臨和葉二河在一旁打下手,土灶很快搭好,拿小火烘個半幹,便能用了。
    原身從未跟兩個兒子合作做過什麽事。
    自從葉大山長到十歲,原身從來都是頤指氣使,幹活少,指揮多。
    等葉二河過了十歲,原身更甚,什麽活兒都不幹了。
    “爹,我,我覺得你不一樣了。”
    葉大山忍不住說道。
    葉臨一愣。
    他想到過家裏人會懷疑,卻沒想到憨厚老實的葉大山會先開口問。
    也好。
    他並不想模仿原身的行為舉止,往後他就想堂堂正正做自己。
    這種態度,不光要家裏人知道,也要讓村裏人知道。
    他早想好了理由。
    “你娘給爹托夢了,她說看著你們受苦,她在那邊也不得安生。挨了你大伯的打,我更是徹底明白,你們才是我最重要的人。
    你娘我沒辦法彌補,往後,我一定會好好撐起這個家,不讓你們再受苦。”
    托夢是假,情感是真。
    葉臨現在確實是將他們當做家人,想帶他們過上好日子。
    “知道了,爹。”葉大山有些哽咽,“這個家,我會幫你撐著。”
    “我也會!”
    葉二河與葉大山的性格不同。
    他聽了葉臨的話,心裏的第一感覺不是感性,是高興。
    話說開,葉臨也舒坦。
    他想象著父親的樣子,笨拙地拍拍兩個兒子,笑道:
    “好小子!”
    方希看著其樂融融的父子三人,心中欣喜不已。
    公公變好的這兩天,家裏的日子真是翻天覆地,一天比一天好。
    往後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吧!
    她摸了摸肚子,心中微沉。
    她希望肚子裏的娃是個男娃,公公曾說過,生了女娃就賣了,她太擔心那樣的事情發生了。
    “方希,灶壘好了,做飯吧!”
    葉大山的聲音打斷方希的思緒。
    “這就來。”方希回應。
    “做紅燒肉吧!”
    葉臨將一大坨豬頭遞給方希。
    “割些肥膘煉油,剩下的都做紅燒肉。”
    方希照做。
    葉臨買的調料比較全,方希手藝不錯,豬肉燉得色香味俱全。
    豬肉燉好,葉臨又盛出一碗,讓葉二河給外婆家送去,並囑咐他,外婆給什麽都別要。
    上次葉大山去送雞肉,他外婆給拿回兩顆雞蛋。
    這次是豬肉,想必他外婆想給的更多。
    葉臨給她送吃的,是看在她惦記幾個孩子的份上。
    原身記憶中,原身妻子李氏去世後,多虧了原身嶽母的照拂,幾個孩子才不至於餓死。
    現在葉臨占了原身的身體,便為他贖一點罪孽吧!
    況且,原身嶽父李鶴年是青石村少有的秀才,在村裏頗有威望。
    葉臨要想在青石村安身立命,跟李家緩和關係,是最便利的捷徑。
    ……
    葉臨嶽父家。
    高氏縮著肩膀進屋,邊拍打衣褲邊說道:
    “可不得了了,要下大雪了,怕是要誤了春耕呦!”
    李鶴年敲了敲煙袋,啞聲道:
    “官府不會不管的,聽說下一批撥糧,馬上到了。”
    “瞧你那嗓子啞的。”高氏給李鶴年倒了杯水推過去,“要不,別去教書了。咱都一把老骨頭了,經不起折騰啊!”
    “不教書,哪來的錢?”李鶴年喝了口水,重重放下水杯,“絕收三年了,也不能眼睜睜看那四個娃餓死!”
    李鶴年老年得女,對那已逝的女兒李氏嬌慣得很。
    從小到大,李氏說一不二。
    這也造就了她非葉臨不嫁,李鶴年無法幹涉的局麵。
    想到女兒,李鶴年心痛不已。
    可憐她為葉家操勞十幾年,最終因為性子太烈、不肯投靠娘家,有病不醫,年紀輕輕便去了。
    “外公,外婆!”
    葉二河的聲音傳來,李鶴年布滿皺紋的臉才稍微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