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 23 章

字數:4866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十三章
    通靈寶玉!
    再一次受傷後,甄應嘉的心態徹底崩了。在甄老太太和後院女眷各種言語猜測下,甄應嘉的視線落在垂手站在床邊的甄寶玉身上時,不由想到了賈家那個含玉而生的賈寶玉。
    也許那塊玉…可以鎮邪!
    仿佛在抓最後一根稻草般,甄應嘉當天就迫不及待的派人入京盜玉了。
    他的人也走官道,一路快馬揚鞭日夜疾馳,抵達京城時,竟比同樣走官道的林如海還提前了三五日……
    而京中榮國府這邊,尚不知道自己脖子上那塊玉已經被人惦記上的寶玉此時還偎在賈母懷裏,一邊與史家的湘雲妹妹玩鬧,一邊聽賈母在那裏安排賈敏母女的住處。
    早在兩個多月前,賈敏就讓大管家林忠帶著一船的家當和部分下人先行入京。
    大管家於三月初抵達京城,先帶著家當和下人回林家,等安頓下來了才拿著賈敏的家信去榮國府。
    賈敏之所以要讓大管家先行一步,一是京城林府久無主人居住,需要提前收拾一番。二是林如海要坐馬車走官道回京城,大管家和一眾下人也能提前做好迎接的準備。
    往榮國府送家信,還真就是順道的事。
    不過賈敏從始至終都不曾在往來信件中與賈母等人提起自己中了秘藥的事。
    也正是因為不清楚賈敏此次進京的主要目的是看病,榮國府這邊在知道賈敏黛玉要跟著林如海回京述職後,到是都表現出一副喜出望外的態度來。
    尤其是賈母,一連聲的讓人給賈敏黛玉收拾下榻的院子,又讓人開庫房取各種擺件布置屋子。
    位於京城的這座榮國府,大致上可以分為東中西三路。
    東路的東大院住了襲爵的賈赦刑夫人一房,中路的榮禧堂住了賈政王夫人這一房,而榮禧堂正後麵則是賈璉和鳳姐兒的院子。
    再往西,穿過西路的垂花門,裏麵就是賈母居住的榮慶堂。
    對了,賈璉與鳳姐兒如今住的院子就是賈敏出閣前住的。以前賈母住在榮禧堂,便直接安排嫡親閨女住那裏。現在她住西路的榮慶堂,那院子又住了賈璉和鳳姐兒,於是賈母便準備在榮慶堂這邊給賈敏母女安排個小跨院。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且不說賈敏身邊有多少近身侍候的人,隻說黛玉身邊三十來號隨侍人員也不是那小小的跨院就能住得下的。
    若是寧寧也跟著去了…嗬嗬,那不就又成了小跨院版碧紗櫥?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寧寧對榮國府充滿了期待,但若賈家不下帖子請她,她也不方便直接跟著賈敏母女去榮國府。
    至於榮國府會不會下帖子請寧寧…這個還真不好說。
    眼珠子轉了轉,寧寧便笑了。
    以她現在兩國邦交吉祥物的身份,縱使榮國府沒有‘眼力見’,當今和她的渣爹叔伯們也會在林家入京後對她另眼相待的。
    隻要先拖住賈敏,不讓賈敏入京後立時回榮國府,那榮國府就會趨炎附勢的將她一道接回去。
    到時候盛情難卻,她再去榮國府也就名正言順了。
    ←←
    這廂,賈敏安排人提前去京城,寧寧卻沒讓易古兩位嬤嬤往京城遞消息。無他,寧寧準備到京城後再去和敏郡主府搞個突擊檢查。
    當然了,表麵上是這麽安排的,但這幾年寧寧一直利用她的任意門金手指悄悄往返京城和江南。
    雖然每次都是來去匆匆,但對郡主府的一些情況也多少知道一些。
    不得不說的是做了這麽多年的官家千金,寧寧一直都沒有人身自由。除了尋借口弄了一些人參靈芝種子,她空間裏仍舊和初始狀態沒兩樣。
    就是去年薛家主喪禮後,寧寧就吵著要種人參靈芝。之後易嬤嬤讓人弄了些種子和寧寧想要的深花盆回來。
    借著自己親自在花盆裏種人參靈芝的機會,偷渡了些種子到空間裏。不過以人參那漫長的生長期來看,沒個十年八年的時間,也指望不上它們……
    有那麽一瞬間,寧寧是後悔沒早點在空間裏種人參的。但寧寧也不得不承認,若不是她去薛家吊唁時想到了原著劇情,也不會想到自己種人參。
    就算是…薛家還了她送金鎖的‘人情’好啦~
    ~
    北上這一路,林家的官船時常停船補給,寧寧便會經常借著補給的機會帶著黛玉去附近的寺院道觀轉一轉,拜一拜。
    她本意是多去幾次有門的地方,以備不時之需,但麵上卻要做出一副替賈敏祈福的姿態。
    旁人信不信寧寧不知道,但黛玉卻是信了的。
    於是遇廟就拜,遇觀就上香,小小年紀,竟還不是一般的虔誠。
    這日距離通州還有七.八日路程的時候,寧寧又趁夜將一套石門丟到了水裏。
    木門會順水飄走,但石門會直接沉到水底。
    寧寧想著若是將來有什麽人或是東西必須要處理幹淨,那與其讓旁人處置或是留在空間裏,還不如丟到水裏呢。
    石門是當年在姑蘇林家老宅時,特意讓人定製的,之後便一直放在老宅那邊的院中廂房裏。
    那年寧寧先後定製了兩套石門,之後與賈敏黛玉來金陵時,卻沒將它們一並帶走。
    旁人隻以為寧寧小孩心性,想一出是一出,卻不知道寧寧就是在等所有人都將石門忘到腦後。
    一晃三年過去了,這次從金陵出發回京城,寧寧便抓緊時間利用任意門回了趟姑蘇老宅,直接將兩套石門都收進空間帶走了。
    一套先丟在運河裏,另一套找機會丟到禦花園裏。將來要是處理什麽屍體,首選禦花園的荷花湖,不但肥水不留外人田,還能讓她也盡一回孝。
    ……
    四月二十六,林家的官船於通州碼頭靠岸,早早就等在這裏的林家下人立即趕了馬車上來接人。
    因乘船北上,又有馮倫章氏隨行,賈敏的身體和精神都還不錯。這會兒上了馬車,還抓緊時間詢問來接人的管事媳婦一些林如海和京城的情況。
    上個月,林如海進京城述職,禦前奏對。因當今聽說他擅長刑偵,之前的江南道按察使也是這方麵的官職,於是便直接授了他一個正三品的邢部侍郎。
    轉天,林如海就走馬上任了。
    從地方官到京官,再從從三品到正三品,雖說升了官,但日子卻再沒有以前輕省了。
    旁的不提,天不亮就要去上早朝這個事,便足夠讓林如海懷念外放生涯了……
    此時寧寧與黛玉同乘一輛馬車。
    因馬車行駛在熱鬧街道上時,車外不光有熟悉的京片子,還有許多她聽不出來的口音和叫賣聲,於是寧寧便悄悄掀開車窗一角朝外看。
    黛玉也好奇京城街道是什麽樣,便可可愛愛的湊到寧寧跟前與她同看。
    看到發型另類的倭奴人時,眼睛都瞪圓了!
    小爪子一邊摸自己的頭發,一邊扯寧寧的衣袖示意她也看。
    寧寧的視線從街邊小吃轉移到那幾個倭奴人身上時,不知心裏想到了什麽,臉色多少有些難看。
    易嬤嬤和黛玉身邊的胡嬤嬤陪她們同乘,見姑侄二人這般,先是互視一眼,隨後又由著她們看了半刻鍾,這才清了清嗓子,以示提醒。
    聽到聲音,寧寧與黛玉都乖乖坐好,隻是姑侄倆個的心思卻南轅北轍起來。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寧寧等人入京這一日,竟還是榮國府賈寶玉的生辰。
    因史家的大太太病逝,一直養在榮國府的史湘雲被史家接回去守孝,寶玉便有些悶悶不樂。於是賈母和王夫人便決定借著寶玉的生辰好好熱鬧熱鬧。
    雖說王大太太是寧國府的姑奶奶,但按親疏規矩寶玉還真不需要為王大太太服孝。
    但在親生母親過世不足五個月的時候,還要給寶玉辦什麽生辰小宴,陪著說笑逗趣……反正鳳姐兒的心情糟糕透了。
    她雖年輕卻也知道不能將心事掛在臉上,隻是勉強應付了半日,剛回家換衣裳就聽說寶玉的玉丟了。
    這還了得!
    這一刻,鳳姐兒的一張芙蓉麵先是黑黑白白,最後才滿臉焦急擔憂的往榮慶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