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 26 章

字數:4469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十六章
    在賈元春爬上龍床前,這套說詞還真能嚇唬住賈母和王夫人。等賈元春封了妃……嗬嗬,她不愁沒辦法,想必榮國府那邊也會更投鼠忌器。
    想罷,寧寧便笑眯眯的掃了一眼屋中的丫頭嬤嬤以及抬腳邁步走進來的黛玉,語氣歡快的說道:“我一向敬重嫂子,疼愛黛姐兒,隻要她們與哥哥不受委屈便罷了。”
    反之,她也有了正當理由攪風攪雨。
    不管旁人怎麽想,聽見寧寧這麽說,黛玉直接燈下黑了。
    噠噠噠的小跑到寧寧跟前,揚起大大的笑臉抱著寧寧的腰撒嬌:“姑姑最好!”
    與黛玉蹭了蹭額頭,寧寧很有些小臭屁的揚了揚小下巴,“那必須噠!”
    姑侄倆個親昵互動了一回,便頭挨著頭的商量起了明日進宮的穿戴。
    寧寧與黛玉都不缺出門見客的大衣裳,路上的時候賈敏和寧寧便都想到了入宮見駕的可能,還特意吩咐人做了幾身新衣裳。
    寧寧喜歡象征正統的大紅色,黛玉也喜歡鮮豔衣料,但卻不拘於什麽顏色。
    這會兒,寧寧直接挑了一件大紅織金撒花圓領對襟褙子,下配米黃墜米珠的紗裙。黛玉則選了一件鵝黃色暗花緞麵斜襟褙子,桃紅色繡粉白桃花的紗裙。
    選好了明天進宮時穿的衣裳後,二人又挑了一身以備不時之需的衣裙一並讓丫頭們拿下去熨燙熏香。
    除了衣裳,還有首飾。
    不過寧寧與黛玉的年紀都不大,所以也沒挑那些成套的首飾,隻挑了三五樣精致小巧又不失|身份體麵的便撂開手了。
    等姑侄倆個挑好了衣裳首飾,易古兩位嬤嬤便又抓緊時間給她們講入宮的那些個規矩應對。
    寧寧還好說,船上那小兩個月得閑了就會學上一會兒,黛玉卻是全然不曾接觸過這些的。好在她一向聰慧伶俐,即便臨陣磨槍,也能將那套規矩應對都記住。
    見黛玉活潑伶俐的站跪行坐,寧寧又不由想到了原著。
    其實寧寧一直有個疑問。那就是以黛玉的情商,她為什麽會在初到榮國府的時候,就當著一眾外姓親友的麵說出那句‘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親友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的話。
    還有就是人參養榮丸主攻補氣養血、健脾安神,適用於氣血不足、心脾虛弱等症狀。與其說它是一種家常服用的治病良藥,還不如說是更高級些的保健品。
    黛玉是六歲那年的冬日進京的。在那之前賈敏生病,她在病榻前侍奉湯藥,然後靈前守孝,最後又因哀傷過度,大病了一場。前腳病愈,後腳便又拋父進京都,最終在舟車勞頓近兩月後,才來到榮國府。
    再一個,此次入京身邊就隻跟了王嬤嬤和雪雁兩個侍候的人。船行運河之上,還是從溫暖的揚州往寒冷的京城趕路,想來一應飲食起居皆不適應。
    原著中的黛玉又是個敏感心思重的,一邊思念獨自留在揚州的老父,一邊又會時不時的想念一回亡故的母親。完事再用一種忐忑不安的心思擔憂一番從此寄人離下的生活,以及猜測一回不曾見過麵的外祖母一家諸人心性規矩……
    就這麽折騰下來,換個身強體壯的大老爺們都得瘦上兩圈。六歲的黛玉還能給眾人留下一個舉止言談不俗,怯弱風流的初印象,也是強的一批了。
    ←←
    不過話又說回來,一個六歲小孩遠離長輩親人獨自趕了小兩個月的路,‘眾人’不問路上是否吃了許多苦頭才會如此神情憔悴瘦弱,竟都主觀篤定黛玉有病?
    聰慧敏感如黛玉,也許就是察覺到了話裏的惡意才會這麽說的吧?當然,也有可能是作者想要借這段對話交待些什麽也未可知。
    原著什麽的,也忘得差不多了。但若是寧寧沒記錯,元春省親前,好像都沒有正麵描寫過黛玉生病呢。
    ‘你說我有病,那我就順著你的意思說自己有病。你問我為啥不治,那肯定是沒治了呀。不過有個賴頭和尚說我這病不能哭,也不能見外姓親友,所以別看我有病,但我好好的留在家裏肯定不會有事。這會兒你見我似有病容,那肯定是因為我又是哭,又是見了外姓親友,被你們克到了。’
    “噗嗤~,哈,哈哈哈,哈哈哈~”
    寧寧歪歪了一回黛玉那段話,還將自己逗得哈哈大笑。一旁的教養嬤嬤們見寧寧不光學規矩的時候溜號,這會兒還笑成這樣,當即就變了臉色。
    “姑娘好歹用些心。別明兒進了宮,再讓人指出什麽不是來。”
    “是呀,人家不好說姑娘什麽,隻會說咱們做奴才的對姑娘不盡心,太太做長嫂的也對小姑子不上心。”
    然後借著自己攻奸林家,貶低和敏,最後再牽扯出當年舊事,讓無辜的人再度成為旁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思及此,笑意瞬間散盡。寧寧抿唇吐氣做了一個深呼吸,之後一邊承認錯誤,一邊沉下心繼續跟教養嬤嬤們學規矩應對。
    “嬤嬤莫怪,剛剛是我淘氣了。”
    黛玉站在寧寧身側,見寧寧這麽說,先小心翼翼的瞄了一圈教養嬤嬤,隨即便飛快的對寧寧眨了兩下眼睛,端的俏皮可愛。
    ~
    另一邊,林如海一杯接一杯的灌濃茶提神,時而與王子騰對視一眼,再扯扯嘴角露出個擔憂的苦笑,旁的話卻是一概不說,更不參與任何不靠譜的討論。
    林如海是見過那塊玉的。大小如雀卵,與成年男子的一小節拇指差不多大。若想不動聲色的將其藏匿…身為刑部侍郎的他能不加思索的說出十數種辦法來。
    若是臨時起意,可以先將其藏進發髻裏;若是早有預謀,那辦法就更多了……
    與林如海有同樣想法的還有王子騰,但他是寶玉的親娘舅,所以此時他仍是抱著微弱希望盼著那塊玉能自己跑回來。
    對了,賈家人都知道賈敏入京了。賈母還問賈敏怎麽沒一塊過來,林如海隻略做遲疑便將賈敏被人下了秘藥的事說了。
    與其尋借口遮掩,再讓人誤以為賈敏不關心親侄兒,傷了彼此親戚情份,那還不如直言不諱呢。
    一邊是隻剩下半條命的親閨女,一邊是進氣多出氣少的親孫子,縱使經曆過不少大風大浪,賈母此刻也猶如火藥庫一般被點燃了。
    一邊咒罵給賈敏下秘藥的人,一邊又喝罵偷玉的混帳羔子。越罵越激動,越激動詞兒越多。
    林如海:“……”
    真不愧是老國公夫人,罵人的話竟沒一句重樣的。
    ……
    看過原著的都知道,寶玉之所以會銜玉而生,全是賴頭和尚與跛足道人擅自為之。
    如今補天石失蹤了,寶玉又是昏迷又是吐血,那著急的,心虛的,氣急敗壞的,肯定是警幻和那對邋遢僧道。
    如今寶玉神魂不穩,隱有夭折之兆,警幻察覺有異後自是要溯本求源一番。
    雖不曾查出寧寧這個罪魁禍首,卻讓警幻發現賴頭和尚與跛足道人擅做主張,還想借機給自己謀劃功德。
    如今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他二人所累,竟生了許多意料之外的變化。
    唉,自來都是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此後諸人命軌如何衍變,已是再難推演了。
    少時,警幻將替人背鍋的僧道二人全部喚至太虛幻境。嚴詞喝問一番後,這才震驚發現二人不光齊齊斷了一截舌頭,還一人成了啞巴,一人變成了結巴。
    警幻:“……”
    待震驚過後,二人便用道法神通將當日之事學與警幻知曉。警幻推演片刻仍無法窺見其中內情,隻得暫壓此事,複又帶著二人去了榮國府。
    三人都知道寶玉吐血昏迷與那塊補天石毫無關係,但他們又找不到寶玉病成這樣的原因,一時間竟都有些束手無策。
    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神瑛侍者還能不能救?
    又要怎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