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包產到戶?我們不!
字數:3477 加入書籤
而這,對於劉守仁來說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畢竟劉家村生產大隊能有今時今日的發展,除了自家小妹提出的生態立體養殖、木耳種植,充分利用山野資源和種種子田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一致的結果。
到底是聚沙成塔,攏指出拳,還是團結的力量大。
現在要把一個大集體分成許多個小家庭,各自為政的話……
劉守仁覺得他們劉家村生產大隊很可能做了那逆水而行的舟,本就逆流而上又沒有了眾誌成城的團結勁兒。
不進反退,幾乎是必然的。
但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蔚然成風,甚至成了新興的政策。到時候他就是不讚成,那也是徒勞的吧?
“這有啥好糾結?不想分,就趁著這事兒沒成定局之前征求下全體社員的意見呐!生產大隊也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也好,那都是為了更好服務於鄉村發展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當然得視咱們當地的具體情況,選出一條最適合咱們劉家村生產大隊發展的路子啊!
大哥,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群眾的意誌是不可違背的喲!”雖然沒想到大哥會當村官上了癮,愣是把劉家村生產大隊的發展強大當成了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不過大哥喜歡操著個心,樂意大公無私。
她當妹妹的還能怎麽辦?
當然是隨時隨地的提點他,盡量讓他的村官之路走得更輕鬆些啊!
“對哦,小妹你就是聰明!大哥難得腦瓜子直懵的事兒,往往到你這三言兩語就給解決了。要我說咱們兄妹仨,還真是屬於你心裏最有數兒了。要是你還當這個大隊長,肯定比我更厲害。至少在高瞻遠矚這方麵,我是拍馬也攆不上你的。”如醍醐灌頂般瞬間被點撥,劉守仁禁不住豎起大拇指積極為自家小妹點讚。
淑珍嘴角一抽,無奈攤手:“哪兒就大哥說的那麽誇張?我啊,不過是旁觀者清而已。什麽事置身事外,換個角度想一想,總能有不同的看法。大哥你可不是不聰明,隻是身在局中顧慮的方方麵麵難免多了些。至於什麽做大隊長的話哥哥你可別再說,論正直無私一心為公來,妹妹我可是萬萬趕不上你。”
高瞻遠矚什麽的,更是托了重生的福。
不然的話,也許她現在還是那個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瘋子。為些個不值得的人和事,傷了真正愛她、疼惜她的人。
既瘋,且傻。
討得了主意劉守仁也就沒多待,而是趕緊回去醞釀、部署,想著咋個趁熱打鐵法兒了。
雖然這些年劉家村生產大隊各種的蒸蒸日上,社員們的生活水平正經叫一個芝麻開花——節節高。但有分產到戶自己當自己的家這個強大誘惑在,劉守仁覺得心生向往的肯定不會少。
然而事實上,打從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之後,社員們都摩拳擦掌著等他們的好隊長帶著他們再創佳績呢。
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分產到戶。隻要保證了公糧的按時、按量繳納,完全就可以自己當自己的家,想種啥就種啥?
求不要!
我們就稀罕地裏種著兩位專家培育的優良種子,到時候賣種子糧、賺大錢。
就喜歡在大隊長的帶領下開廠子、搞山貨的精深加工。
要不是有兩位專家的種子田在,種地能掙幾毛錢?
咱們劉家村生產大隊的大頭錢兒,從來都不在種地上!
所以當劉守仁微帶忐忑地說出繼續保持生產隊模式,和解散生產隊施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兩個選項後。
全場九成以上的人扯嗓子喊:我們不要分家,不要施行什麽包產到戶。就樂意讓大隊長帶著咱們,種地、養殖、開廠子。咱們大家夥兒的劉家村,當然得大家夥兒一起共同建設的話。
倒也有那麽幾十個嚷嚷著其實包產到戶,自己當自己的家也挺好。
結果話音未落,就遭到了來自他們父母、子女或者伴侶親友的一致狂噴。本來也不咋堅定的‘分裂’小火苗兒即刻淹沒在一片口水聲中,幾分鍾的功夫都沒用上就迅速變了節。
“既然大家都不讚同施行聯產承包責任製,不想直接包產到戶的話。等會兒就在請願書上簽個字兒,按個手印啥的。也算是咱們劉家村全體社員的一個表態,明示咱們不要單打獨鬥更喜歡團結一致奔小康!”目標大大超出預期地達到,劉守仁眉眼含笑心情特別的爽朗。
拿出報紙大的請願書同時,還很是跟大家夥兒說了他之前對於村裏建設的一些個想法。
這個殺手鐧一出,就是原本有些個想法的也徹底收了心思。
住上整齊劃一,有鍋爐、有下水道,能跟城裏人一樣在屋裏上廁所、洗澡的房子。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兒就能從育紅班上到高中,不用隔山吊遠地去遭罪還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在村裏建醫院,定時給社員們免費檢查,再不用擔心小病拖成大病啥的,聽著就叫人無限向往。
而且那一個個的廠子建起來,哪個不得招工人過去幹活兒來著?
一句劉家村生產大隊社員優先的話出來,以後村裏的大姑娘小夥子不得在現在這十分緊俏的情況下加個更字兒?!
守家在地就能像城裏人一樣穿得溜光水滑去上班,享受著比城裏人更城裏人的待遇。
樁樁件件的,簡直都叫人期待死了好麽?
趕緊一個個爭先恐後簽了那請願書,就怕慢了一星半點兒讓分產到戶的文書比上頭同意他們繼續大幫哄下去的意見先一步到達。
跟著大隊長和兩位專家他們才有肉吃,有錢賺。自己單打獨鬥的,能有個球的出息?
好吧,從生態養殖到種木耳、高產白菜蘿卜白菜籽兒。套種技術再到旱改水、高產稻種、羽絨製品廠和二百三十一名考生無一落榜的奇跡。樁樁件件的,已經奠定了劉守仁和淑珍、連山在社員們心中大山般不可動搖的地位。
在淳樸的社員們眼裏,隻有他們大隊長和兩位專家不想辦的,就沒有他們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