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贗品

字數:4294   加入書籤

A+A-


    “不可能,毛筆作畫哪來這麽多講究!”

    “筆法竟然有這麽多技巧,這些都是古代人研究出來的嗎,比我們現代的畫技還要精妙啊。”

    “原來還有水拓法這麽神奇的作畫方式!”

    “水拓法、水破墨、水破色……這些技巧,杜館長,你感覺有沒有涉及到物理變化,像不像我們對道的修煉?”

    “雖然是基礎畫技,但很顯然,如果放在現代,能把這些神技複原,絕對可以引發道的共鳴,搭建暗物質橋梁,發揮巨大不可思議效果!”

    “古代畫技,令人驚歎!”

    “我最驚歎的是周岩,為什麽他能對古代畫技理解這麽透徹,而我們研究幾年、十幾年,都研究不出多少頭緒。”

    “這位聯邦美術狀元,不簡單。”

    《寫意畫入門》已經被李梅、趙館長等人相繼閱覽,沒有像樊政那樣看得仔細,但都已經把大致內容了解。

    其中的道理,或許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但不妨礙他們對其中記錄的知識,感覺到震撼。

    “不可思議!”

    李梅望著正在修複台上,拿著放大鏡,一筆一劃觀摩殘篇的周岩,心頭漸漸火熱,喃喃道:“趙館長,我有預感,如果《寫意畫入門》是正確的,古代畫技領域恐怕要掀起一項重大的科學變革。”

    趙館長眯起眼睛,跟著歎道:“李所長,你有多大把握,這些內容是正確的?”

    李梅不答。

    隻是跟其他幾位古畫所的專家對視,互相眼神交流。

    其中一位專家,正聲道:“盡管《寫意畫入門》講的知識點,都是很空泛的內容,但我剛才回憶一遍這些年的研究,發現所有的研究,竟然都在書中闡述的框架內。”

    “不錯,很少有跳出框架的內容,寫意畫、工筆畫的考古資料十分零散,但歸根結底,它們是有著一套嚴謹體係的古代畫技,《寫意畫入門》即便沒有闡述準確,也距離這個體係十分接近了。”

    專家們沒有靠近修複台,去打擾正在觀摩王羲之真跡的周岩、樊政。

    但不妨礙他們熱烈討論,以及把目光不斷投向全神貫注的周岩背影上,或驚疑、或火熱、或感慨、或複雜。

    李梅是個氣質很高傲的中年婦女,她畫著淡妝,神采奕奕:“古代畫技的崛起即將開始,杜館長,你知道我現在想起誰了嗎。”

    “哦,你想起誰了?”

    “寒江先生。”

    “寒江先生?”

    杜館長楞了一下,隨即笑道:“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年輕時曾經在弘文館做過幾年畫師,那個時候寒江先生也在弘文館做畫師,我有幸跟他喝過幾次酒。他給我的感覺是十分安靜,那時候我就想,他必然成大器。”

    “周岩呢。”李梅輕聲問。

    趙館長思考道:“從我的短暫接觸,他也有一種沉穩的氣度,但沉穩之中又很有銳利感,我看過他的資料,武道天賦很不錯,大概這就是他武者的銳氣……兩個人都給人一種必成大器的感覺。”

    兩人說話的聲音比較小,但還是被旁邊的幾位古畫所專家聽清楚。

    一名專家表示:“所長,這本《寫意畫入門》我們得拷貝一份,帶回去好好研究,另外,不知道能不能把周岩提前招進古畫所,有他在,我們能更好研究寫意畫技法和國畫筆法。”

    李梅點頭:“等一會再說。”

    ……

    專家們背後。

    小薑已經驚駭到沒有言語來形容自己的內心震撼,先前樊政的反應,就讓他震驚,從未見自己的老師對一個人如此器重。

    但現在,不僅僅樊政器重周岩,古畫研究所的李梅所長,更是把周岩當成古代畫技崛起的契機。

    她和趙館長,一唱一和,直接把周岩跟寒江先生對比在一起。

    小薑已經沒有任何嫉妒的心裏,隻感覺到陣陣悲哀和無力:“這就是天賦的差距,這就是天才與普通人的差距嗎?聯邦美術狀元的天賦,真的直追畫聖嗎?十七歲的承念級,再強也應該有個限度吧!”

    他看著還在光屏上被專家指指點點的《寫意畫入門》,其實並不能看懂。

    但這些專家們卻仿佛在討論稀世珍寶,嘖嘖有聲。無疑,周岩書寫的五萬字著作,是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著作。

    他自己寫個論文都感覺到頭疼。

    周岩卻寫出連專家們都拍案叫絕的著作,這才剛入大學三個月不到,立刻就著書立言,此等表現著實令人不敢嫉妒。

    “呼,我得調整好心態,或許十幾年、甚至幾年後,他就是我需要仰望的存在了。”

    ……

    不知不覺間。

    周岩感覺到自己的思維,變得無比活躍,他依然專注觀摩王羲之的真跡殘篇,沒有發現自己腦海裏的小齒輪,已經悄然轉動。

    他的大腦已然加速,各項指標飆升。

    思維快捷、記憶敏感、想象力活躍。

    精神高度集中在四幅殘篇上,學習、研究、思考上麵書法所蘊含的各種筆法技巧,並且入微觀察每一個細節,對照自己總結的知識,加以分析。

    他發現。

    四幅殘篇在自己的眼中,漸漸放大,每一個微小的墨跡,都呈現出清晰的排列方式。這是玄之又玄的狀態,眼睛、大腦同步協調,仿佛在腦海裏安裝一台分析儀器。

    漸漸地。

    他眼中的四幅殘篇,不再是書法。

    而是被拆分,每一個字都開始剝離,一道一道的軌跡,明晰的分出界限。

    他看到,每一個字的邊緣,都有一條細線,而中間則是大團的墨色,細線與墨色幾乎融為一體,但它還是有著先後的界限。

    “這是……雙鉤廓填,這幾幅殘篇都是臨摹的作品,不是王羲之真跡。”

    “原來雙鉤廓填的用筆技巧是這樣的,我想我已經明白,古人如何臨摹作品。這種書畫技法,幾可以假亂真,很有利用價值。”

    眼睛微閉,在腦海裏回味雙鉤廓填的技法。

    不短時間後睜開眼睛。

    但見樊政不知道什麽時候,正炯炯有神盯著自己。

    “老師你……”

    樊政興奮詢問:“是不是有所感悟,我發現你剛才狀態很奇妙,空氣中的靈氣圍繞著你轉動,這是在修煉靈能時才會發生的現象,或者‘悟道’的時候也會如此。你還不能修煉靈能,肯定是悟道了。”

    “悟道?”

    周岩想了想道:“略有所得。”

    “哦,快說,快說。”

    “我發現這四幅王羲之真跡,都是贗品,臨摹的版本。”